剩下的东淮王府和北离王府,武帝一时就不敢轻易下手了。之后几位皇子争夺储位,内政混乱,朝中紧接着又出了男主这个碍眼的家伙。削藩就更艰难了。
北离王府和东淮王府两家也知晓武帝的心思,虽然明面上没有撕破脸,私底下小动作不断。
其中原主崛起,青云直上,执掌朝政,也少不了这两家的暗中推波助澜。其中的北离王季寰,坐拥重兵,与原主兄弟相称。虽然没有真正结义,也算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而东淮王府更是新朝幕后的大金主。江南豪商背后,几乎都有东淮王府的影子,淑妃出身的沈家就是其中之一。淑妃的亲姑姑,还是东淮王庶弟的夫人。
当初淑妃和德妃一起入宫,便是原主与这两大王府的一个交易。
云舒翻看着地方商道的奏报,忍不住想着。
难怪武帝想要削番来着!
先看东淮王府,占据了东南商贸的大部分不说,还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海贸,包括对东洋和南洋的贸易船队,光是直属其名下的海贸船队就有十多支,上千艘船。像淑妃出身的沈家这种依附家族的船队就更多了。而且东淮王府还设有专门的海军舰队,来护卫这些海上贸易。
甚至根据东锦司送来的消息,海外来往的时候,有些南洋小国妄图占东淮王府的便宜,被他们派兵灭了好几个,扶持了自己的傀儡上台。整个国度,基本上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了。
这他妈的哪里是土皇帝,人家都要当洋皇帝了!
再看北离王府,一样的庞然大物。
因为长年驻守北疆,抵抗北狄的入侵,封地虽然不及东淮王府富庶,却军备精良。
北离王府长年驻扎在对抗北狄的前线,麾下兵马战力比起朝廷的毫不逊色。
如今北狄已经被男主给灭了国,疆土变成了中原的一部分。北疆七镇,北离王府的大本营,依然驻扎着近三十万的精锐,还坐拥北方十几个郡一半的税收,就不太合情理了。
以乱臣贼子的身份,自然是压制前梁皇庭的势力越多越好,自己才能趁虚而入。但如今坐在这皇位上,才发现这两个王府,实在是太碍眼了。
一时间云舒只觉得,削番这事儿……武帝真是太英明了!
谢景正在整理翻乱了的奏折。突然听见身边的人嘀咕了一句:“真的是屁股决定脑袋。”
谢景瞪了他一眼:“什么乱七八糟的?”
“朕在说,今年年底北离王府和东淮王府的人都会来吗?”按照惯例,每年的年底,藩王都要入京朝贺,去年遇上了前梁余党谋逆,京城一团乱,所以就没张罗这件事。今年国泰民安,该有的仪式自然少不了。
谢景道:“东淮王为人老迈,贪生怕死,肯定不可能来此冒险,多半是安排世子前来朝贺。”
“冒险?来一趟京城,算什么冒险?”云舒嘀咕着。
“说不定有来无回呢,只看陛下能否狠下心。”谢景笑了一声。
第74章 栗子
这种实力强大的藩王, 任何有点儿骨气的中央朝廷都不会看顺眼。天下人皆知,谢景篡位登基, 手段激烈酷狠, 真干出什么太正常了。
之前的武帝朝,东淮王都是安排世子朝贺的, 到后来, 干脆连世子也不派了,只安排臣子带着贡品抵达。
不过如今新朝方立,这是藩王第一次朝贺, 再怎么样也得安排世子前来,否则就是太不给面子了。
“倒是北离王季寰, 可能亲自前来。”
“是啊, 他还是朕的好兄弟来着。”云舒咬着笔尖儿, 嘟囔着。
这什么习惯。谢景将毛笔从他嘴里抽出来,拿起一块点心塞给他。
云舒接过来, 塞进嘴里。
“啊, 这个味道我最喜欢了。”
谢景塞给他的是羊奶泡螺, 微带甜味, 然后是浓浓的奶香。
谢景目光一暗,别过头去。
“这两个王府,你准备怎么下手。”
“什么下手?”
“削番啊。”谢景毫不避讳地道。
谢景篡位登基之前也曾经考虑过跟两个王府的关系。
他的上位固然是自己奋斗得来,中间也少不了两个王府的扶持。
他们需要一个代理人,来对抗大梁武帝的压力。而谢景也需要别的势力存在,让武帝忌惮, 不得不重用他,双方一拍即合。
从这个角度,他干得很好,或者说太好了点儿。联合肃王熬过了武帝,扶持了顺帝这个废物。
但他成长的速度之快,只怕也超出这两个王府的预料之外,掌权没几年,就直接篡位登基了。
如果这个过程让云舒来比喻,应该是王皇后为了对抗萧淑妃,将武才人从感业寺迎回了大唐皇宫。
如今,前梁这个萧淑妃已经搞定了,下一步就要开始斗倒王皇后了。
虽然有削藩的意图,但谢景也明白,不能操之过急。先不说双方之间的情意,只说彼此实力对比。
十年里,他这个代理人成长得快,这两个王府,也没有落后。尤其是东淮王府,在短短十几年里,日渐庞大。北离王府也不逊色。真逼急了两家联手,朝廷都要顾此失彼。
“削番啊,这可得慢慢来。”云舒咬着嘴里的点心。从盒子里拿了一块,投桃报李,喂给谢景。
谢景微有窘迫,还是抬手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