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京畿衙门。
圣旨到。
一个腰身微弯的高帽太监,站在高台细音蜜嗓地宣旨:
“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何爱卿所奏浪客囚人积压一事,朕已明了。现颁布新规,浪客者,剑心照胆,可施放与民,保我太平盛朝。凡浪客者,切勿滥杀,合村或者合户以入籍式买断者,可近身杀贼,如丹书铁券,不必追究。钦此。”
何皎皎接过圣旨,恭送了那位公公。
皇帝老儿说了这一大堆,大体意思就是要把大牢里的那些武卒浪客全都放了,让他们像日本闲散武士一样去民间找工作。
简而言之,谁家或者哪个村子让某个浪客入了籍,出了钱粮养活他,那名浪客才可以替那家或那村杀强盗贼人,这样杀人便不犯法。
如此说来,沈寒就是何皎皎门下的浪客了,可以合法地替她杀人,当然必得是威胁了皎皎性命的强盗贼子。
前些日子,自己还没上任,就在大街上把自己未来的副官石蕊给“挤兑”走了,现在又没有精明能干之人可以接位,所以到头来还是自己给自己找了麻烦。
亲自去牢门监督释放浪客还不算完,何皎皎又草拟了新政的告示,命手下法曹去各大街上张贴,今日的公案算是了结了。
“呼……”忙完一切后,皎皎突然想起来自己的“好姐妹”——金何夕了。
从前在实验室录完数据,她和金何夕会约去校门后的堕落街吃些重口味的小吃,释放一天的压力。待项目完成了,资金也分下来之后,金何夕必定会去和她大吃一场自助餐,彼此畅谈项目的未来。
这些已经是前世旧梦了……
而眼下,金何夕被皇帝赏给东宫太子了,现在如何了?
是做了太子妃,还是因形貌不受待见?这些从民间杂学旁收的传闻里,也都没个音讯。
何皎皎身为朝廷命官,按理不可结交皇子党羽,与东宫私信往来也不便利,她只能偶尔派个贫嘴多舌的法曹四处打听。
就在此时,那个法曹慌忙进见,拜于堂下。
“何大人!东宫出大事了!太子爷赵星川……今日被……被被皇帝给废了!!”
第18章 相逢必是曾相识
自从上次李二鹤发狂事件之后,何皎皎便及时寻了平安都的能工巧匠,用最轻便却韧性十足的材料,仿照武卒的精细软甲,打造出了第二代“寒光照铁衣”。
这二代“铁衣”并不沉重,因此她每天背在小背囊中即可。
一大早,皎皎便乘着马车去了衙门。
太子赵星川被废黜的音尘,早已吹遍了整个平安都,可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轰动。
早市上,连卖六月鲜的小贩都只是简要提了一嘴:“听说没,‘那位’真给废了?”
“嗨,本就废无可废了的……”
“是啊,‘那位’原本不就废人一个嘛……”
何皎皎的马车路过饭摊,把这些话听了去,仍是一点金何夕的音信都没有。废太子不足以引起别人的太多谈资,更何况他身边的一个女人。
从宫中传出的檄文来看,原本就挺废的太子,现在被彻底废了,不单只是废其储君之位,而是废为庶人,且逐出皇宫,在皇家祖籍里削其宗族之名。
新立的太子为伽罗皇后所生嫡子赵寅,尚在襁褓之中。
《盛朝物美实录》早有记载,“废太子”赵星川是已逝的玲妃所生。玲妃生前颇受宠爱,因此皇帝封其子为储君。
赵星川与世俗为敌,从不崇尚大国师祝明俊推行的“物美之治”,他不绮靡浓艳、伤春悲秋,自称喜好重甲兵器,却连个狼牙棒都提不动。
他整日嗜酒如命,见到油头粉面的女人就躲的远远的,似乎美女都是魑魅,近不得身的。
所有皇帝或者其他大臣送他的美人,往往到了东宫不久就暴毙身亡,何因何故无人知晓。验尸后发现死去的美女都仍是完璧,太子未曾染指过她们。
何皎皎也曾忧心过金何夕被送到东宫后的境地,可她转念一想,金何夕形貌不扬,未必引得起废物太子的厌恶。
晌午的日头毒了起来,卖早点的小贩们逐一收摊了,摊点上吃着香脆油撒子的几个长舌妇,也早早的散了。
吃瓜吃了半天,没吃到自己的好姐妹,罢了,回衙门。
却说此日衙门里清闲无事,连个邻里间吵嘴绊舌的小案子都没有,也并非是所谓“太平盛世”,只是战火初平,衙门还未重新拾起百姓们的信任罢了。
那些人不过敬何皎皎是个官,算是个新贵族了,但是她是否尸位素餐,没人去嚼这个舌头。
眼下有了浪客制度,谁还闲的无聊走衙门去挨脸色瞧,哪怕自家雇不起浪客替自己消灾解难,打杀盗贼,整个村子合起伙来也是雇得起一个的。
何皎皎闲了半日,决定去京郊黑烟林探索那“丑鬼”一事。
这世上若真有鬼魅,便真真是个麻烦事了,但凡有什么破不了的巧宗奇案,岂不是都可推脱给鬼魅之说了。
何皎皎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除了指甲上的恶诅无法用科学解释,其他的万物生长更替,都是符合自己的科学认知的。
如果她带着实验室穿越,以及指甲的恶诅是源于某种宏观的系统,那么这个穿越来的世界,必定符合唯物辩证的逻辑,因此不该存在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