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没说的。”
“您在别地儿可有吃过?”
“……这倒没有。”老夫人若有所思的点头,若是卖的是独份,确实有赚头。
“我先试试手,如果不行再想别的法子,总能赚到钱的。”
“行,先试试。”老夫人看了眼苏嬷嬷,苏嬷嬷会意,从柜子最底下打开一个夹层,从里拿出一个钱匣子。
“这是祖母手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一半留下备用,一半给你,不够的你们各房凑凑。”
花芷本想不要,可转念一想这是花家所有人的事,得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投了钱以后才能上心,而且钱越多她越好动作。
钱匣子里除了卷成一卷的银票外还有一些首饰,看样式都不是时兴的,估计有些年头了。
银票共有八张,二百两一张,花芷接过四张,在老夫人要分首饰时她不要了,“还没到需要典当东西的时候,这些您先收着,我要是不够用再找您。”
老夫人便又给了一张银票给她,“好好干,祖母相信你。”
不想几个婶婶心里有疙瘩,花芷道:“不管赚到多少钱,在祖父他们回来之前钱都归入公中,至于以后要怎么分,那也是由祖父祖母来决定,不过估计也余不下什么钱,方方面面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祖父他们手里也绝对不能缺了银钱,要是可以,京中这边我也想用银钱探探路,祖父犯的不是大罪,未必就回不来。”
“当……当真?能回来?”三夫人夏氏激动的站起来,“只要能让夫君回来怎么着都行。”
大夫人朱氏和四夫人吴氏齐齐点头,就连向来没什么话的二夫人齐氏也都紧紧盯着花芷,花点钱算什么,只要人能好好儿的回来。
“大姑娘你稍等。”夏氏风风火火的出了屋,那模样让老夫人都笑了,进门都多少年了,竟然也有这种急惊风的时候。
没多会夏氏就抱着个钱匣子回来了,她也不点,直接就把钱匣子塞给了她,“我留了点傍身,这些都给你。”
看夏氏这样,大夫人朱氏自然是要支持女儿的,连忙也遣了丫鬟回去拿自己的体己,她多少也是藏了点的。
吴氏和齐氏不管心里怎么想这时候都得有所表示,抱着四个钱匣子,花芷也不推拒,“我会尽力让这些银子生出银子来,婶婶们随时可以来查账。”
夏氏那股兴奋劲还没过去,连声道:“信你,我们都信你。”
第十一章 诉往事
虽然四位夫人都出了体己,各屋妾室却没有动作,她们没有夫人们的底气,钱就是她们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她们不敢大方,有孩子的还好点,没孩子的要是手里再没点银子,光是想一想心里就慌。
花芷本来还想说一下自己的婚事,可看到祖母面露疲色,她按下了话头,“就到这吧,这几天大家先安安心,不要多想。”
众人纷纷告退离开,花芷走在最后,“祖母,您好好休息,万事以身体为重。”
老夫人看着这个平时并没有另眼相看的孙女现在是怎么看怎么喜欢,拍拍床沿示意她坐下,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本帐本和几片钥匙,轻轻摸着,感慨道:“一撂的帐本,一大匣子的库房钥匙,最后也只有这么一点还有用。”
把两样东西放到花芷手里,老夫人长叹一口气,“以前没把庄子上那点出息看在眼里,哪想着现在我们能靠的也就是那点出息了,这几片钥匙是这边库房的,虽然里面的东西没了,可地方宽敞,放点东西还是成的。”
花芷有些意外,她还以为家里所有产业都抄没了……
看出她心里所想,老夫人轻笑道,“家里还有两个庄子没封。”
“怎么会?皇上网开一面了?”
“都是太后的面子。”
要不是家里出事,花芷都不知道花家和太后有旧,只是到现在她也不知道这旧是和谁的。
好在老夫人也没打算瞒她,“太后比我年长几岁,和我娘家有点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那时候她家中出事,我娘怜她一个女儿家不容易就把她带了回来,我们处得好,在一个被窝里睡了将近两年,后来她订亲我娘还私底下给她添箱,我成亲的时候她也送了重礼。”
想到年少时的情景,老夫人低头看看自己已经不再细嫩的手,一眨眼就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可那些鲜活的记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淡去,这两年想起的时候反倒更多了。
“只是宫中情势复杂,花家又代代有人身居要职,为了避嫌不得不少了来往,只是情份还是在的,这次多亏有她,不然我们花家怕是……”
只要想想那个后果,老夫人就感激得无以复加。
花芷微微皱眉,“后宫不得干政,太后这么做等于是逆了皇上的旨意,会不会引得皇上不满?”
“难为你能想到这些。”老夫人露出笑脸,“放心,那两个庄子是我成亲时太后送的添箱礼,就是我们现在住的宅子和城外那个也是,负责抄没之事的官员定然早就把这些报上去了,是过了明路的,不会有人拿这个说事。”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两处宅子没被封,知晓了其中内情,花芷心下就安稳了,还有这么两个庄子在她的压力要小上许多,至少不用担心会饿肚子。
“祖母,是哪两个庄子?”
“一个在城南二十里,一个近一点,城东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