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很是热闹。”
“是外边传得热闹吧。”花芷笑,月色正好,凉风习习,两人也不进屋,就在院子里石桌旁坐了。
顾晏惜把带来的枇杷放到石桌上,拿起一颗剥起来,“柏林很好,撑得起事。”
花芷摇头,“太小了,经历得也太少,外边都怎么说他的?”
“说他不愧是花家子,颇有花家风骨,花家后继有人。”
“这么高评价?”花芷失笑,“这可是捧杀了。”
顾晏惜把剥干净的枇杷送到她嘴边,花芷不客气的咬进嘴里,舌头无间间扫过指尖,顾晏惜心都颤了颤,装作不经意的收回手在桌子底下搓了搓才拿起一颗继续剥。
“好好磨一磨能堪大用,有你在他们就是想捧杀也没机会,我瞧着在柏林那别人一万句也抵不得你说一句。”顾晏惜继续投喂边转开话题,“明天要做什么?”
“要做的事情多了。”花芷想了想,一一列出来,“上午去趟外祖母家,下午去趟庄子上,徐杰已经运了一船荔枝回来,我得去教他们做法,放久了怕坏。”
想着他最近老喜欢问她的行程,花芷索性把后天的也说了,“后天去另一个庄子上,蘑菇的出菇速度比我预料的要快,对,出去前得把蘑菇的销路铺开。”
花芷愁得在心里直叹气,这事情怎么就没有忙完的时候呢?
“销路我来安排,总不能只得好处不办事。”
“说得好有道理,那就交给你了。”
顾晏惜眼神柔软的看她一眼,把枇杷喂进她嘴里,明明自己一个没吃,却觉得从嘴里甜到了心里。
擦擦手,把剩下的连筐一起递给苏嬷嬷,“用冰镇着明儿吃,要喜欢我再送些来。”
这是贡品,个大味甜,也就三品以上大臣方分到了一筐,当然,顾晏惜是特别的,皇帝给了他五筐,还允他吃完了再去拿。
回京后两人相处的时间锐减,顾晏惜需得处理七宿司积存下来的公务,且得把后边的事做些安排,他再信任属下的能力也不能撒手不管,再则皇上在他回来后更是把折子全送去了七宿司让他批阅,他能来的也就这么一会,回去后还得继续忙。
顾晏惜觉得还不如在外边的好,一天有近半时间能在一起,哪像现在,一天在一起半个时辰都还得东挪西挤。
PS:其实今天三更了……
第二百九十章 花芷之心
花芷突然记起一事,“晏惜,你手下可有擅长模仿笔迹之人?”
“有,你需要用?”
“祖父祖母感情深厚,我若去阴山关祖母岂会没有只言片语。”
顾晏惜立刻明白过来,“我明儿带人过来。”
“花家还是少男子出入为好,我写封信,还有祖母的一封手书,你让他仿着祖母的字迹誊抄一份给我拿来便是。”
“也好。”
花芷当下转身去了书房,沉吟片刻打好腹稿后一挥而就,她又从柜子里拿出一封信收到一起递到顾晏惜,“要仿得像一点,不能让祖父起疑。”
“放心,他的水平能以假乱真。”
花芷突然笑开,“你手底下还真是什么人都有。”
顾晏惜看着她嘴角那抹笑意移不开视线,“他们被七宿司看上时最大不过七岁,最小不过四岁,这么漫长的时间总会学会一些东西,他们的教官即是上一代或者上上一代七宿司众中挑选出来的,他们最懂该怎么教导。”
花芷深以为然,那就是曾经的自己,自是知道怎么教才是最好,七宿司能存在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原因的。
“明儿去庄子上让芍药陪着你。”
“好,我还会把小六和柏林带上。”
顾晏惜按捺住不去摸阿芷的脸,他应该发乎情止乎理,可一旦破戒再要做到就太难了,他时刻都想离她更近一些,再近一些,恨不得自己会变戏法,把她变得别人看不见,随时带在身边。
花芷被这种眼神看久了也有些不自在,抿了抿鬓角头发轻声道:“回吧,不早了。”
“好。”
说了好你倒是走啊,花芷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好像在无声的撒着娇的男人,无奈的伸手勾了勾他手指,要是被人知道了大概要把她浸猪笼了,花芷想。
手指立刻被紧紧勾住,花芷拉着晃了晃,“回吧,早点歇息。”
“你也是。”顾晏惜终于满足的离开,苏嬷嬷提着灯笼进来,欲言又止。
花芷岂会不懂她的担心,走出书房看着地上自己的影子道:“你们视若性命的那些东西对我而言并不重要。”
“关乎女子名节的事,岂会不重要?”见小姐主动说起,苏嬷嬷也就顺着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若他真心也就罢了,可若他不过一时新鲜……”
“那又如何?若他真心我们便是两情相悦,若我所遇非人,也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段不那么愉快的经历罢了,再没有什么能比时间更强大,爱也好怨也罢,在它面前都不值一提。”
语声渐渐远去,汪容屏息静气的站在首领身边在心里悄悄服气,不愧是能让首领俯首的大姑娘,凭这强大的心志就远非一般女子可比。
顾晏惜原本是想等阿芷回了后院再走,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番话,他竟半点不觉意外,这才是阿芷,她擅长做买卖,却绝不会把感情当成买卖,不会去论斤称两的计算得失,喜欢就是喜欢了,失去就是失去了,有着任何词语都无法形容的率性,却那般深得他心,并且绝对不想再有别的人能发现她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