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远若无罪,大娘子和齐家表兄的婚约大概能照常进行吧……但到那时候,程卿却不愿意大娘子嫁去齐家,这话她现在不敢说,说出来柳氏可能要揍人,程卿决定走一步看一步,等齐家那边先表态!
听说程卿要带大娘子去看榜,三娘子跃跃欲试,程卿立刻保证下一次就带三姐出门。
三个姐姐都有姿容,带一个出去还行,带两个程卿怕引来登徒子。
柳氏对四个孩子其实都一样娇惯,大娘子听说能去看榜很高兴,柳氏也不拦着,只是让大娘子一定要戴帷帽。
第二日清晨,程卿早早起床,大娘子也是穿戴好了。
这一次,程卿选择坐船去。
清晨的河风将大娘子帷帽的薄纱吹起,好容貌若隐若现,大娘子心情轻快。
程卿看大姐高兴,自己也心情好。
两人一路坐船到了山脚下,却是来得太早了,书院的告示栏下围了不少人,都在等着书院张贴红榜。
程卿所到之处是人人避让,大家不愿意与她为伍。
大娘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程卿反过来安慰她:
“没关系的大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不急。”
十年寒窗太长了,程卿等不及。
但眼下是第一年呢,程卿还等得起。
过了半个时辰,才有书院的人下山来贴榜,此次有将近百人参加入学考试,录取者不足十人,程卿的名字就在其中!
“小郎,你考中了!”
大娘子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是喜悦的表现。
父亲程知远忽然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此后的每件事都往坏处发展,程卿考上书院,还是家中第一件喜事!
程卿也高兴,万事开头难嘛,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她可算迈出了科考的第一步。
第27章 :银子主动送上门?
程卿被南仪书院录取了!
这消息传回去,杨柳巷的街坊们都替程卿高兴。
“程小郎那般苦读,怎会考不中?”
“是个孝顺又上进的小郎君……”
街坊们恭喜柳氏,柳氏喜忧参半。
小郎竟真的被书院录取了!
柳氏从前和程知远虽把小女儿充作儿子养,夫妻俩却没想过去挑战朝廷律法叫‘程卿’参加科考,程知远真的未教过‘程卿’四书五经。
哪知程卿回南仪后自学三个月,就通过了南仪书院的考试,这份读书的天赋叫柳氏很吃惊。
——若程卿真是个儿子,亡夫程致远在九泉之下不知多欣慰啊!
二娘子和三娘子不明真相,一个劲儿笑:
“母亲,弟弟定然会有出息的。”
“是呀,母亲,等弟弟考中功名,别人也不敢随意欺负我们了……”
陡然遭遇变故家道中落,两个才十几岁的少女也承受了许多,程卿考上书院不等于取得功名,却已叫二娘子和三娘子万分欢喜。
这是希望呀!
经历过这半年的磋磨,能看见走出困境的希望,谁会不高兴?
柳氏受到两个女儿感染,一时间也是喜悦压过了忧愁。
程卿花了几文钱请人报信,自己却没有马上回杨柳巷,而是直接带着大娘子去了五房。李氏已经听说她考上了,看见她上门很高兴,程卿寒暄几句,提出想见程五老爷:
“没有叔祖母您的关心和叔爷的照顾,我是万万考不上的,对于将来的前程,我还想听听叔爷的教诲,不知叔爷现在是否方便?”
李氏点头,“那可巧,你叔爷今天一早就出门,说要给你寻摸一份礼物,算算时间也该回来了,我让人带你去见他。”
程五老爷特意给她准备贺礼?
程卿装作一副诚惶诚恐样子。
不过她是真的挺奇怪,考上个书院而已,在程五老爷眼里不算什么吧,怎么还要特意准备礼物?
她又不是孟怀谨,一口气中了解元,叫程五老爷这般高兴。
程卿一肚子好奇,见了程五老爷后,给程五老爷见了礼,族长大人从衣袖里掏出一张契纸递给她:
“你看看,可还满意。”
程卿定眼一看,居然是一张在衙门上档的地契。
南仪县武新镇西边,有一个百亩大小的小庄,赫然已经归于程卿名下!
程卿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昨晚还在想去哪里找路子搞点银子改善家中经济状况,今天就有银子送上门?
南仪县有水有山,适合耕种的良田特别少,虽不知道这百亩田地是好是好,就按下等田地算,程五老爷给的这张地契,也值几百两银子——程卿家不是没有几百两银子,把柳氏和三个姐姐的细软当了也能凑出这样一笔银钱,但捧着银子也没办法买,田地是传家之物,南仪县的田地本来就少,很少有人会往外卖地!
程五老爷的大手笔把程卿给震住了,回过神来自然是摇头拒绝。
“叔爷,满意是满意,这地契程卿不能收。”
别说,拒绝这东西还真有点心疼。
可她有什么办法,刚立起来人设,不能说扔就扔啊!
在心中默念一百遍舍小财才有大财,程卿将地契推了回去。
当然,她脸上是看不出半点不舍的,反而十分痛快。
程五老爷再次高看程卿两分,却也耐心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