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受程卿影响,他在学业上不会开窍。
从与程卿一起接受孟怀谨的小班授课开始,崔彦才逐渐脱胎换骨。
崔彦结实的双臂把程卿紧紧搂着。
程卿一愣,想要推开崔彦吧,听见这货在哭。
唉,一想也对,有什么好推的,反正她连胸都没发育,京城的三月还不到脱下薄棉衣的时候,崔彦就是抱的再紧些,也发现不了她的秘密。
程卿伸手拍了拍崔彦后背,哭笑不得:
“喂,我说你差不多就行了呀,贡院门口哭成这样,你丢不丢人?”
崔彦哼唧,“我腿疼,我站不稳,我不丢人!”
呸!
眼泪鼻涕都往她身上糊了,还不丢人?
程卿把崔彦和周恒两个哭鼻子的人扔一堆,在贡院门口哭并不丢人,他们至少算喜极而泣,还有考了三年又三年的落榜举人比崔彦和周恒狼狈多了!
程卿在贡院门口,报喜的人去了程家去了宣都会馆连续扑空后,总算是找到了正主。
几千个举人来自全国各地,今科会试只取三百人,个个都是科考精英,程卿又是这三百人中的精英……她还如此年轻,十七岁的会元,又基本上预定了状元之位,前途无量啊!
报喜的人一叠声说着好话,鞭炮齐鸣,程卿泰然站定,接受着众人的恭维。
‘程会元’的确比‘程解元’好听。
解元是一个省一个,会元是全国只有一个。
当然,最好听的肯定是‘程状元’!
崔彦虚惊一场,又使劲把自己的名字看清楚。
再三确定‘崔彦’两个字没有眨眼消失后,崔彦才有空去看榜上有没有其他熟悉的名字。
宣都府南仪县程珪。
程珪也榜上有名。
俞三是山东籍的……俞三居然落榜了?老天有眼啊,崔彦的喜悦瞬间翻倍!
第309章 :多亏敌人神助攻(2更)
“今科会元,宣都南仪程卿。”
程卿是在去贡院半路上得知自己是今科会元,事实上,榜单还在抄录时,京城许多权贵就收到了消息。
长公主本不用关心会试,因程卿参考,不得不分出一点心神关注会试结果。
公主府的长史将消息带回,长公主脸色就一沉:“倒是好命,他成了今科会元,岂不是还要当状元?”
长史小心回禀,“上一科会试,孟怀谨没能中会元,陛下大感遗憾,还迁怒了会试的主考官,这一科会试,主考官都非常会揣度圣意,一定会捧出个‘六元及第’给陛下,歌颂这承平盛世。”
长史说的是实话,长公主正因为明白这点才会生气。
程卿能当会元,大概只有三分靠实力,四分靠运气,剩下三分则是长公主在赏梅会上给程卿搭了戏台子表演,让程卿白白赚取了名气!
“本宫记得此次主考官之一的梅翰林也是宣都人士,可是他坚持要选程卿做会元?今科会试,不止程卿一个‘连中四元’的举子,礼部就算要给陛下献上‘六元及第’的祥瑞,也不仅程卿一个选择——”
若是梅翰林坚持选程卿当会元,今科会试的结果容易被人非议。
长公主就算不好出手推翻放榜结果,也能让程卿的会元当得没滋没味!
谁知长史苦笑道,“据下官所知,选程卿做会元并不是梅翰林的意思,梅翰林另有所好,是礼部章侍郎坚持要选程卿做会元,两位主考官僵持不下,礼部尚书调解无果,官司还打到了陛下面前,陛下亲自圈了程卿的名字。”
这事儿昨夜发生在乾清宫,今天早朝散朝时,章侍郎亲口讲出来的。
一个大臣知道了,那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章侍郎大概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眼光独到,以及皇上对他的信任吧!
居然不是梅翰林?
长公主颇为意外。
梅翰林这个宣都籍的穷翰林,居然不提携同乡后辈。
而章侍郎又自作聪明!
“殿下,您看——”
长史知道长公主此时不好对程卿做什么,然长公主不发话,长史也不好自作聪明。
长公主挥手,“你且退下,不要管那程卿,如今最要紧是筹备柔嘉与三皇子的婚事。”
长史领命退下不敢多言。
长公主一定生气极了,就算礼部要制造个‘六元及第’的祥瑞献给皇上,也不一定要选程卿。是柔嘉乡君对付程卿不成,反让‘程卿’的名字被满朝文武得知。
就像那章侍郎,坚持要选程卿做会元,除了程卿的试卷更合章侍郎的胃口,未尝没有程卿得罪了长公主府的原因——章侍郎借此彰显自己不畏权贵的清名呢!
就是皇上,今科应试的举人有好几千,因为柔嘉乡君的缘故,大概也只对‘程卿’的名字印象最深刻,所以章侍郎和梅翰林推选的举人不同,皇上御笔一圈,直接就选了‘程卿’。
皇上也是在表态,让满朝文武看看自己的圣明——虽然程卿这个小举人得罪了长公主,却无碍他在科考中畅通无阻,纵是权贵也挡不住朝廷选拔人才的决心。
唉,仔细想想,程卿能中会元,还真有长公主和柔嘉乡君不小的‘助力’,长史都在替长公主郁闷,何况长公主本人?
溜了溜了,留下来说不定就要迎接长公主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