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制造个胎记,还是适时让别人瞧见胎记。
胎记贯穿了孟怀谨的成长痕迹,皇帝派人去调查,旁人仔细回想一下,发现孟怀谨手臂上的确早就有“祥云”。
这个计划最难的不是种种安排,而是长达二十年的忍耐。
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机,皇后要忍,贤妃也要忍。
皇后不问宫中之事,贤妃在宫里当起了隐形人。
萧毓仲宠幸过贤妃一段时日,贤妃忍耐到自己有孕,生下三皇子后,再也不想奉承萧毓仲,才让自己失了宠——贤妃和其他嫔妃不一样,她既不喜欢萧毓仲本人,又不在乎萧毓仲赐给她的荣华,一心只为皇后着想,得宠时经常在萧毓仲面前替皇后说好话,萧毓仲就算不宠她了,倒是一直很相信她。
因为萧毓仲没办法想象贤妃对皇后存在着非同一般的情愫,从他是视角看去,贤妃一直都恪守本分,在潜邸时殷勤侍奉主母,进了宫还对皇后发自内心恭敬有加,哪怕皇后已经失宠,都不改初心,自是宫里罕见的老实人。
这样一个老实本分的贤妃,偶然见到了孟怀谨手臂上的胎记,失口嚷了出来,完全符合贤妃这么多年的“人设”。
萧毓仲肯定会调查,可不管怎么调查,证据都会导向孟怀谨是皇后儿子这一事实。
至于皇后为什么要以“早夭”的名义将孟怀谨送走,萧毓仲有自己的理解。
皇后未出嫁时,名满京城,萧毓仲虽然摘下了这颗明珠,总怀疑皇后并非真心爱他,只是当年发生了一些事,让皇后不得不嫁给他,他怀疑皇后心仪的人是毓章太子,不嫁给毓章太子,是太子早有了太子妃。
萧毓仲就是这么一个自卑又自负的人,皇后嫁给他多年,算是摸透了他的性格。
皇后否定,贤妃认定,萧毓仲自己又让人调查,到了萧毓仲临终前,百分百相信孟怀谨是他儿子,将皇位名正言顺传给了孟怀谨!
没有篡位。
没有流血宫变。
权力的交接是如此平缓顺利。
有的是两个女人在深宫相扶相持,用二十年时间做出来的大事——萧毓仲有何了不起,萧毓仲能夺位,她们也能,她们还做的比萧毓仲好!
贤妃双眸奕奕有神,皇后忍不住笑起来:
“先帝都没了,我哪需你伺候,以后你我二人在深宫里作伴,等到我死后,是万万不会和先帝合葬的,在我的陵寝里,必有你一席之位。”
帝后合葬,是伉俪情深。
后妃合葬,是先帝妻妾和睦的证据,宗室和朝臣都不会反对。
贤妃笑弯了眼。
小婢女已经不年轻了,眼角有皱纹,但她一直初心不改。
只要有娘娘在,在潜邸和皇宫都没差别,将来还能葬在娘娘陵寝中,对贤妃来说亦是人生的圆满。
至于亲儿子萧云斐,贤妃不是一点都不爱,但萧云斐越长大,越像令贤妃讨厌的萧毓仲,贤妃对这个儿子是又爱又抗拒。
娘娘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问过贤妃想不想让三皇子萧云斐继位,是贤妃自己拒绝的。
让萧云斐去山东封地,则是贤妃自己求来的。
只要有娘娘在一天,萧云斐就不会有事。
贤妃现在唯一有点担心的,是萧云斐的正妃柔嘉。
柔嘉可不像是一个能安心过日子的女人,有柔嘉在一旁撺掇,萧云斐不会甘心留在山东做鲁王。
等过一段时间,再问娘娘讨个主意吧,现在要处理先帝的丧礼,还有新君登基,娘娘且有得忙呢!
第695章 :当面对质!
先皇驾崩,高首辅宣读遗诏,拥皇太子继位。
程卿当然知道章先生不会让孟怀谨顺利继位,此人将她带到京城,就是要趁乱搞事。
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章先生居然要从程蓉之死入手,要从程蓉之死,揭穿皇后的虚伪面具,继而证明孟怀谨的不可靠,激程卿去与孟怀谨争夺皇位——
章先生果然是个敢想敢干的人。
程卿尚疑惑此人要如何证明,章先生没让程卿失望,从坤宁宫中将皇后绑走。
彼时,贤妃与皇后刚诉完衷肠,屏退了伺候的宫人,贤妃劝皇后小憩片刻,半个时辰后,贤妃会叫醒皇后,两人一起去灵堂。
再怎么讨厌萧毓仲,该演的戏还得演完,孟怀谨一日未真正登基,皇后和贤妃都不能真正松懈。
皇后小憩之时,贤妃还吩咐坤宁宫小厨房为皇后准备了清粥小菜,守灵可是非常耗费体力的。
结果半个时辰后,皇后未有动静。
贤妃又多等了一刻钟,才让宫人进寝殿查看。
床铺略显凌乱,本该在小憩的皇后娘娘却不见了踪影。
宫人们顿时慌张起来。
她们虽然没有在皇后床榻边伺候,却一直在寝殿门口守着,以备皇后随时叫她们。
青天白日的,皇后却从寝殿里消失了,这、这可怎么是好?
还是贤妃临危不乱,“去请太子来,就说娘娘悲痛过度,唯有太子能宽慰!你们也在坤宁宫找一找,许是娘娘想一个人散散心。”
然而直到孟怀谨赶来,宫人们也没有找到皇后,一个大活人,在众人的眼皮子下失踪,坤宁宫的宫人们跪了一地,贤妃这下才慌了。
“殿下,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