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卿就是再穷,也没想过让姐姐们去典当裙钗,也幸亏是这样,齐大舅上门退婚,程卿才能把齐家这些年陆续送给大娘子的东西整理送还!
这些东西是齐家送给外甥女或未来儿媳的都不重要,反正这门亲戚保不住,那就断的干净。
程知远的原配齐氏亡故后,程知远在续弦柳氏进门前就封存了齐氏的嫁妆,这些嫁妆都是留给大娘子的。
后来齐家找上门,程知远直接将齐氏的嫁妆托付给齐家照管,再到两家亲上加亲后更没有拿回的必要,反正大娘子也要嫁回齐家,齐氏的嫁妆会直接转给大娘子。
齐氏当年出嫁时,程知远是年轻俊杰,两家门当户对,齐家是永阳县大户,县里有一条街的店铺都是齐家的,乡下还有大片的田地,齐氏的嫁妆也十分丰厚,各式财物折算成现银有五六千两!
齐大舅两手空空,捧个庚帖就说要退婚,程卿可没看到齐家退婚的诚意。
退庚帖不交还齐氏的嫁妆,是想把那么大的一笔钱昧下?
凭什么啊,那都是齐氏留给大娘子的!
程卿口齿伶俐,把两家的约定讲了,手里拿着当年那份泛黄的嫁妆单子:
“这事儿,齐老爷要给个说法吧?”
齐大舅显然没准备。
他暗骂程卿刁钻,清清嗓子:“谁出门会带那么多银子,慧娘母亲的嫁妆应由齐家继续保管,等到慧娘出嫁再交还,你这小儿倒是会盘算,早早把慧娘母亲的嫁妆拿回去正好填你程家的窟窿。”
程卿抖了抖齐氏的嫁妆单子。
“齐老爷不同意,那这庚帖暂时就还不了,不如我们一起去县衙,让县太爷裁定!”
齐大舅不想去县衙,街坊们闹哄哄的,都骂他想贪齐氏留给女儿的嫁妆。
齐大舅一口咬死了是为外甥女保管这笔银子,大娘子站到程卿身边:
“谢谢齐老爷关心,银子怎么花我自有主意,将来便是落魄去乞讨,也会避开齐家的大门。”
大娘子也不叫舅舅了,和程卿一样叫‘齐老爷’,可见是被齐大舅今日的表现伤透了心。
双方正僵持着,程五老爷带着几个人来了。
没什么好说的,这都上门欺负人了,程五老爷这个族长必须要出面啊!
第71章 :把你儿子领回家珍藏吧!
齐大舅对着程卿一家孤儿寡母厉害,在程五老爷面前就没有继续嚷嚷了。
不是说程氏根本不管程卿一家吗?
现实和打听到的消息有出入,齐大舅略有迟疑,不过他退婚的心意并没因此动摇,最终还是同意了去县衙解决。
李知县对程卿有印象。
不同沈学道对程卿的质疑,李知县对程卿很有好感。
一边是有好感的后生晚辈,一边是咄咄逼人的齐大舅,这官司很好判啊,李大人选择从心,命两家当场交还庚帖,婚书作废,齐家退还替齐氏保管的嫁妆,田庄什么的清算太繁琐,折算成现银五千两。
齐大舅身上没带这么多银子?
没关系,李大人今天也没有别的大案要判,时间充裕,派衙役跟着齐家人去临县取银票,李大人就在堂上等着。
南仪县要是有热搜,程卿就是热搜榜的常客,齐家上门退婚,官司都打到了县太爷面前,南仪县看热闹的百姓把县衙堵得水泄不通。
柳氏等女眷都没上堂,程卿想一个人解决,大娘子坚持要来。
围观百姓议论纷纷,说的都是齐家不厚道,暂时还没有落井下石要踩程卿家的不和谐之音。
程卿那老神在在的模样看得齐大舅心情烦躁。
不管是程卿还是慧娘,似乎都不伤心。
好像齐家退婚,对两人毫无影响。
难不成,程家早就有退婚的打算?
齐大舅疑神疑鬼。
和衙役一起返回的,不仅是五千两银子,还有据说身体很不好的齐老夫人。
老夫人一进县衙就拿拐杖打人,骂齐大舅不孝,又说自己不同意退婚,是齐大舅自作主张。
还想抱着大娘子哭,程卿把大娘子护在身后:
“婚约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齐老爷想退婚,老夫人拦着有何用?就算齐家现在不想退婚了,我不也敢把大姐嫁到齐家去,程家家道中落,高攀不起齐家,我不想大姐受委屈!”
未见过面的外祖母和朝夕相处的弟弟,大娘子果断选择了和程卿站在一起。
外祖母头发花白,哭哭啼啼的看着是很可怜,但小郎为她出头才来县衙的,更是可敬可亲!
齐老夫人哭自己命苦,中年丧女,晚年又要和嫡亲的外孙女离心。
程卿只当没听见。
齐家人神神叨叨的,各有各的戏,她懒得理会!
李知县拿起惊堂木一拍,衙役们叫着肃静,齐老夫人的大哭变成了小声抽噎。
“五千两银子可准备好了?”
县太爷发话,齐老夫人不情不愿把银票送上,当堂清点,不多不少正好是五千两。
“程卿,你是苦主,可还有什么要说的?若无异议,当堂归还庚帖,程齐两家的婚约就此作废,男女双方今后婚嫁各不相干!”
程卿谢过李知县:
“县尊面前学生不敢撒谎,今日就算齐老爷不上门,我原也要带着大姐去永阳县退婚,这本是两家私下里能解决的事,既然齐老爷连亲戚的情面都不讲了,我也不必替齐家保留面子。这里有齐二公子与明月楼头牌互诉衷肠的信件,和庚帖一起还给齐老爷,齐二公子送来的礼物一并在此,二公子在南仪县花银如水,可千万别算在程家头上……婚前与妓女厮混是齐二公子风流天性,我不敢指责,但他考不起南仪书院,拜托我帮忙走后门通融一事,请恕我无能为力。这样的女婿,程家消受不起,还是齐老爷领回家好好珍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