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卿却要让安定县将城门封锁,那他们这些人往哪里退?
立刻就有商人急了,程卿眼风一扫,不留情面骂道:
“若要进城,本官一定是最后一个,本官都不怕死,你急什么!”
商人并不肯信。
真要进城,安定县那边肯定会让朝廷官员第一个进去呀,他们这些商人地位低,多半是最后进城的。
但邵元志已经骑着马跑远了,追也追不上,商人着急都没用。
刚才离得远,现在离的近了,才发现程卿特别年轻,几个商人对她的信任度大减,又怕离了程卿,更加没有活路,一时找不到其他办法,心中不满,还得赖在程卿身边。
有那吝啬的商人,为了激发斗志,也扯着嗓子增加赏银,你加十两,我加二十两,虽不如一开始喊价一百两的商人和程卿那么大气,几经叠加,杀一个北齐骑兵的悬赏已经非常之高。
越来越多的护卫,操起武器加入到杀敌的队伍中。
这些北齐骑兵凶悍是凶悍,大家就当是在打猎。
别人猎熊猎老虎,他们是在猎人……不,他们是在猎“银子精”,骑兵一个就值三四百两银子,浑身上下都冒着让人心动的银光!
果然这世上没有银子办不到的事,如果有,一定是银子还不够多。
什么北齐骑兵,就算是天兵天将来了,说杀一个赏银万两,恐怕都有人敢试试。
想到这里,程卿忍不住看了看最先喊出“杀敌一个,赏银百两”的商人。
这一看,程卿倒有点意外。
这人戴着一顶毛皮帽子,身形高大,皮肤黝黑,瞧着不像是商人,倒更像是商人豢养的家奴打手。
程卿看对方,对方也在看程卿,眼神直愣愣的,像是被吓坏了还没回过神来。
程卿还没想明白这事儿哪里不对劲,就见邵元志居然折返了,邵元志还带回了安定县派来的援兵。
区区几里路远,安定县那边城楼上的兵卒已经发现了官道的骚乱,派出了一队兵卒前来确认情况,正好和邵元志在半道相逢。
邵元志领着援兵而来,武大领着的由衙役和商队护卫们组成的队伍越战越勇,那一小股骑兵见形势不对,竟直接放弃了进攻,调转马头跑掉了,留下了二三十具同伴的尸体。
这二三十具尸体,要值很大一笔银子,衙役们还能强行忍住,商队的护卫们却已将尸体们牢牢围住,比护送商队货物还上心。
护卫们倒不怕程卿等人毁诺,但赏银怎么分,他们肯定在乎。
安定县领兵来援的是个总旗,已知程卿身份,别说武将比文官地位低,便是一个高阶武将,听到程卿的名字都要掂量几分。
总旗问程卿怎么办,程卿指了指满地伤员,“先救人。”
武大捂着胳膊过来告诉程卿,蛮人一个活口都没有。
那就是问不出什么情报了。
程卿心里不安,告诉那个总旗,“不知蛮人何时卷土重来,这些物资被他们抢走太可惜,这样吧,安排货物先进城,我们则在城外等着。”
第744章 :个个都像是奸细
程卿就是不进城,还不许商人们进城。
便是有伤者,都在城外医治。
商人们气得跳脚,敢怒不敢言,程卿冷笑道:“本官怀疑人群中有奸细,谁要闹着进城,谁就最有嫌疑!”
程卿随行的几十个衙役,不仅有人受伤,还有两个伤势太重没抢救过来,跟着她出门,不能把人平安带回去,程卿的脾气现在很暴躁。
武大手臂上都挨了一刀,流了不少血,武大的脸色瞧着更苍白——程卿能不生气吗,自打那年武大从鬼门关被救回来,休养了多久才勉强找回了身体底子,如果武大要是死在北齐骑兵手里,程卿冲动之下说不定也要弃文从武,跟着俞显他们去杀敌了。
程卿想了半天也不确定这两三百北齐骑兵忽然出现的原因,不太信只是巧合,是这些商贩们倒霉,这些北齐骑兵本有任务在身,偶然碰到了这么多肥羊,临时起意要抢一票吧?
马匪强盗打劫,都知道要做好善后的安排,北齐人只是长得魁梧,头脑却不傻,这样临时起意抢劫,除了会暴露他们的行踪,能得到什么好处!
这场莫名其妙的抢掠,像是刻意在制造混乱。
是在声东击西,想要攻打安定县,还是有什么人要趁机混进安定县?
安定县在兰州城的后方,北齐人对兰州久攻不下,可能想换个思路。
程卿现在看着这些被拦在城外的人,个个都像是奸细。
商贩们之前感激她,现在都要骂死她了,想不管不顾离开吧,货物都被运进了安定县里,如果抛下货物一走了之,却是连本钱都赔掉的,没人舍得离开。
他们既怕自己的货物被人吞掉,又怕留在城外还会有北齐人杀到,内心的焦急无法用言语形容。
那个长得像奴隶的商人主动过来,他似乎已经回过神了,和程卿搭话:
“大人可是害怕有蛮人的细作藏在我们中?”
程卿上下打量此人,想说她觉得他就挺像细作,这人走近了细看,五官还挺有草原民族的特征。
商人苦笑:“大人不必如此看小人,小人有一半的蛮人血统,家母是魏人,家父是蛮人,不过小人自从记事起就没见过家父,他除了留给小人一副处处受到排挤的样貌,倒也没尽过多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