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听着好霸气!
112,我看着也觉得解释成“做我的地”、“归我了”更合语境,所以为什么之前的历史学家会解释成那样啊?
113,大概因为史书中的女帝的画风?可能一开始历史学家们也觉得女帝是个温柔、贤惠、爱哭、靠脸当皇帝的人吧……
114,突然觉得以前的学者们这么单纯都好可爱……
115,等等,我们现在是把女帝踢到腹黑深沉那一派了吗?美若天仙爱哭全靠忠犬的小白花女帝怎么办?
116,楼上这两个人设我都吃啊!干脆女帝自攻自受吧!百合走起!
117,女帝还真百合过啊,写女帝和徐昭仪的书还少吗?还有徐昭仪夫妇一起侍寝的书呢
118,不是一直都说女帝其实男女都吃吗?
119,史书中没写过,一直都是野史上有女帝一会儿爱郎一会儿爱妃的各种传说
120,我觉得女帝干什么我都不吃惊,有爱妃也很好,她跟徐昭仪君臣相得的故事也不少
121,我也觉得女帝百合也不奇怪,我能接受
122,半天没来,你们这楼换了几个画风了……接下来要推女帝百合文吗?
123,其实《女帝攻略》里就着重描述了女帝与徐昭仪的爱恨纠葛哦【图】【图】【图】【图】
124,楼主你还在???
125,女帝百合的话,B站有,我喜欢病娇女帝,表面小白花,其实一肚子坏水,因为喜欢女人,所以男忠犬都是骗来的,用过就甩,不肯被甩就会被她各种害死,真正喜欢的是女人,所以身边所的女人不管大的小的,聪明的还是笨的全都活得好好的,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心中的白月光是义姐,新欢是徐昭仪等的九嫔
126,我怎么觉得挺有道理……说实话女忠犬们是不是都好好活下来了!!
127,赵国公主和朝阳公主不是死了吗?一个是跟女帝一起去凤凰台的路上相识的,两人还一起进宫,另一个还力排众议非要封她做皇后,没封成就改封公主,很宠了
128,不是,你们真认为女帝是百合了?
129,女帝登基后封的九嫔,好像是长住宫中的官职吧?
我还记得商朝有小文称女帝拐骗其妻,当丈夫的悲伤的难以自抑?有吗?有吧?
130,我记得确实有……不过书里的解释是因为当时女帝让女人当官!所以很多世族妇女就通过殿试当了女帝的官!丈夫们因为不愿意才哭的!!
131,为什么老婆当官,老公们要哭……嫌丢脸的话应该生气吵架吧?哭什么?
132,正直的说,这只是当时的修辞手法;不正直的说,大概是哭老婆被女帝吸引,变心了吧23333333
133,此言我喜!!
134,等下,我快被你们说服了!女帝真有百合吗?!
第801章 姜谷与冯氏
姜谷急步走进门, 一眼就看到了冯理与冯班,她的眼泪顿时就下来了,扑到冯理身上就开始哭,号啕起来。
“阿理!你弟弟找回来了!他被冯家那些该死的坏人给骗了!竟然来杀你姨母!!”
哪怕冯理突然从鲁洲被“绑”来,积了一肚子不平之气,此时听到这句话也震惊了!
他还记得比他小的弟弟阿珠,某一天早上,他就从家里突然不见了。偏偏不管是父亲还是大哥都告诉他,弟弟没有事,弟弟是出门拜师了,以后学成了会回来的。
可他只知道弟弟不见了。
冯班见冯理都愣了,他虽没见过二哥,也知道自己本该是兄弟三个。他连忙说:“那二哥呢?”
姜谷会一进门就哭也是为了吓住自己的长子,比起小儿子,长子受过冯家教导,有些“蠢”。以前她在冯家受苦,冯理就向着她;等冯家只剩下他们母子三人了,冯理又想继承冯家,以免冯家失传。
可她却不管那些!
冯家对她好,她就对冯家好;冯家对她不好,害她和儿子们,她就恨冯家!
当时陛下召她带儿子来凤凰台享福,她听冯理说想留下,就索性把冯班也留下了。她怕只留冯理一个,他慢慢的就变成冯家的人了,留下冯班,冯理就还是她儿子,他看着少了一只手的弟弟,就不会忘了他们母子三人曾经受过的苦!
她本想等上几年后就装个病把冯理和冯班叫过来,到时仍是一家团聚,至于冯家,那就收几个义子或弟子送回鲁洲就行了。结果见到冯珠后,她一气之下决定一个儿子都不留给冯家!她没办法再找冯家的人报仇,只能挖了他们的坟!叫他们在地下也睡不成!
不过,她也怕冯理怪她,跟她离心,只好先哭一哭了。
姜谷在屋里号啕得“晕”了过去,侍人在外面听到殿中冯理与冯班的惊呼声后,放心的去给姜姬报信了。
姜姬一听就笑了。侍人们都啧啧称奇,她却觉得这很正常。就算没读过书,也有生存的智慧啊。都说人老成精,就是因为活得久了,见得事多了,经验就多了。姜谷再怎么说也经历了不少事,再不会对付她的儿子吧。别看冯理和冯班都读过书,论起人生经验来,还真不如姜谷。
她对侍人道:“你们也太小看人了。朕也没读过书,难道朕也是你们眼中的笨蛋吗?”
侍人笑道:“陛下难道是寻常人吗?不过,确实是我等一叶障目了。”
待到晚间,被姜谷领去看过动过手术仍在艰难恢复中的冯珠的冯理和冯班在来到她面前时已经都答应改姓为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