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园子,宋家人已经到了,来人是宋长宁的大伯母严氏以及宋清甜王若。
严氏是长辈,宋长宁主动过去打招呼。
驸马是尚了公主的人,说得过分一点,就是上门女婿,无论是宋长宁还是宋清远与宋家大房都没有利益之争。相反长公主府盛宠在握,以后宋家不定还有求到长公主府的时候。所以和宋老夫人不同,严氏对宋长宁的态度很温和。
和严氏坐在一堆儿的都是些夫人,宋长宁将宋清甜和王若叫上,去和她的那些小姐妹坐一堆儿说话。
王若虽然家世不错,但不在京城,要想融入京城的贵女圈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于宋清甜,现在的宋侯爷不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宋家只能算是中等人家,以宋清甜的家世,还够不着宋长宁的姐妹圈。
见宋长宁主动带着宋清甜和王若,严氏心头生了几分感激,觉得宋老夫人真的是作。
这么一个好看又懂事的孙女,严氏不懂宋老夫人怎么会不喜欢,就算有点小毛病,人家是郡主,皇帝手心心的人,能不比一般人娇贵些。
宋长宁的行为被众人看在眼里,有心思活泛的便动了起来。
宋长宁这样的姑娘,要是能娶回家,那就跟挖了金矿一样,于是便有人跟严氏打听起宋长宁的亲事来。
严氏看了一眼问话的夫人,家中老爷的官职是四品,这样的人家也敢肖想长宁。
“我虽是长宁的大伯母,”严氏笑呵呵的道,“但长宁自有圣上和临安长公主操心,哪里轮得到我。”
问话的人闻言一阵可惜。
有人和问话的夫人不睦,语带嘲讽的说了句,“以圣上对长宁郡主的宠爱,岂会将长宁郡主随意配人。”
她四下看了看,目光停在杨国公夫人身上,“我看在座的,怕只有杨夫人的儿子杨世子堪配郡主了。”
被提及的杨夫人面色淡淡,“夫人说笑了,郡主尊贵,岂是我儿能配得上的。”
被堵了回来,说话的夫人讪讪。
严氏看了眼杨夫人,刚才那话,表面是说杨世子配不上宋长宁,但她的语气,她的表情,分明是她没看上宋长宁。
严氏觉得杨氏未免自视甚高,连有食邑的郡主都看不上,可转念一想,杨家家族显赫,杨世子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不想要宋长宁当儿媳妇也正常。
这样人家的宗妇要的是能干懂事,撑得起家族,而显然,注重享乐的宋长宁看着不太行。
.
申时,宋长宁与宋清远回府。
宋长宁刚坐上马车,平王府里又走出来一行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夫人与她的一双儿女。
宋清远上前对杨夫人拱了拱手,“夫人安好。”
“清远啊。”杨夫人一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一边不着痕迹的瞥了眼马车,她知道宋长宁就在马车上。
在马车上也不下来和她见礼,不愧是临安养出来的女儿。
马车里,耳聪目明的宋长宁听着宋清远和杨家人说话,撇了撇嘴。
她真是搞不懂这么人,为什么他们能在不喜她的同时还能这么喜欢她哥。
难道是因为她太漂亮了?
如果是,那真是一个让她爱得深沉的缺点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份更新有点晚!
第12章
“红珠,我发现了一件事。”
宋长宁忽然开口,直觉告诉红珠接下来不是什么正常的话,可显然对方需要她的应和,于是道,“那郡主发现了什么?”
宋长宁叹了口气,拉开背对着杨家人的车窗帘子,忧愁望天,“这世上,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太少了。”
“什么意思?”红珠茫然。
“众人都以为我冠绝京城的容貌下是一颗草包的心,”宋长宁以手抚额,做出美人头痛的姿势,“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罢了,罢了!”
语气中透着一股无奈和妥协。
红珠:……
这句话是不是有点问题。
.
回到长公主府,宋长宁碰见黄秀儿并两个小丫鬟在扫青石板路。
她换上了府里小丫鬟统一的绿色比甲,低着头很认真的扫地,风一吹,扫过的路又落了枯枝,她一点不烦躁,耐心的重新扫过。
看见宋长宁,她露出惊喜的表情,立刻放下扫帚,擦了擦手,上前恭敬的行礼。
宋长宁微微颔首,不置一词的从她身旁走过。
和黄秀儿一起扫地的小丫鬟知道黄秀儿为什么会进长公主府,她说,“真羡慕你,能认识郡主!”
她们这种小丫鬟,不要说近主子身,让主子认识,连主子住的院子她们都进不去。
“你既认识郡主,怎么不求求去郡主身边伺候。”小丫鬟憧憬道,“要是能去郡主身边伺候,以后说不定能成为红珠姑娘那样的人。”
整个长公主府里的丫鬟谁不羡慕红珠,吃穿用度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好,俨然是长公主府里的二小姐。
另外一名一直没说话的丫鬟嗤笑一声,“凭她也想成为红珠姑娘那样的人?”
“人家红珠姑娘可是陪着郡主从小长大的,至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