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时意的伤感被她最后那句话冲淡了不少,啐道:“当王后多年也没点正经!”
徐明初丹唇微微一抿,黯然道:“你们婚宴没我了……”
“傻孩子!”阮时意反手握住她的手,温声劝慰,“你们兄妹三人,是我俩今生最得意的杰作,我只愿你们平安喜乐,何须计较婚礼?”
徐明初霎时泪目,隐忍须臾,索性舍弃所谓的风度,展臂用力抱住母亲。
阮时意微愣,随即探臂绕向她的后背,轻轻安抚。
“你们……一定一定要好好过日子……呜呜……”徐明初如像孩子一般哭出声,“有机会,我一定一定会回来探望二老……你们若是游历路过赤月国,也请一定一定……来看看女儿……”
她一贯伶牙俐齿,此际却用了最最朴素的言辞,表达对二人的不舍。
阮时意怀抱着女儿,眼泪倾泻而下,内心无比痛恨那个曾经呵斥她、谴责她、怨恨她的自己。
既往不可追,但相聚之日,却短暂至斯。
徐赫最初被母女二人哭成一团的伤心而震住。
良久方反应过来,他慌忙翻出丝帕手绢等物,给她们拭泪,又柔声哄道:“老大不小了,别哭别哭,哭花了妆,待会儿被人笑话……”
奈何那对母女全然不搭理他,各怀心事,泪水涟涟。
他手忙脚乱,忽听门外似有极轻微脚步声,意欲相劝,已然来不及……
只见敞开的画室大门外,一男一女渐行渐近,步伐定在门外。
见了室内场景,两张俊美容颜溢满惊愕,四目圆睁,嘴巴张开,久久未能合上。
第101章
午后日光透过亭亭而立的修竹, 落在秋澄与蓝豫立惊诧且狐惑的面容上。
空气仿如凝固一般, 连庭中花木流水也一概陷入静谧。
秋澄活了十六年, 除去外祖母之死,从不曾见母亲流眼泪。
此番, 那位孤高冷艳的赤月国王后正与一位妙龄少女紧紧相拥,双双泪如雨下。
兼之这两张面容极其相似,让秋澄心下震悚之余, 渐生出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感。
更莫论一旁神态焦灼、不知所措的“先生”。
“娘,先生, 姐姐……你们这、这是怎么了?”
若依照她往日脾性, 定会直冲而入,拉起徐明初的手, 细细询问。
可这一瞬间,她莫名有种错觉——屋内三人密不可分。
她和蓝豫立的到来,似乎打扰了他们亲密叙话……
阮时意眼见场面尴尬,悄然松开徐明初, 踌躇半晌,决定向外孙女和好友长孙道明真相。
“秋澄, 蓝大公子,我和先生其实是……”
不料, 徐明初蓦地打断她所言:“我见了他们二位的画作,想起你外祖父母, 心中感伤罢了!”
离别在即, 又有关系未正式确定下来的蓝豫立在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万一此时才道破,这孩子必定又要赖在京城不走。
赤月国中诸事未稳,实在不宜节外生枝。
秋澄闻言,将信将疑。
但她从未忘记,今年刚回京城那夜,母亲随她去澜园看花车,偶然与侧巷撞见“先生”和“姐姐”时的失态。
那时,母亲不合时宜道出一句话——我只觉他们像极了你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秋澄固然听说“姐姐”容貌与外祖母年轻时如出一辙,也觉“先生”和大舅、二舅、大表哥、二表哥均有几分相似。
可这容颜与画风的接近,足以让堂堂王后不顾身份、不顾仪态,失声痛哭?
见女儿怀疑未退,徐明初略微整理仪容,转移话题:“你俩怎么来了?”
秋澄望了蓝豫立一眼,轻声答道:“您上回说让我挑一条狗,我这两天相处下来,觉着……二毛对我最亲近,就想来问问先生和姐姐。”
徐明初当日为让女儿跟随阮时意出厅,随口说了那么两句,岂料这孩子真往心里去了。
她转目望向徐赫与阮时意,语带征求:“既然如此,可否把二毛借我一段时日?干脆……我们把大毛也带走,明年回京时再送还。”
阮时意对上女儿关切眼神,已然猜出她心思——借此机会,将两条血统纯正的探花狼带离京城,好让即将成婚的父母免去暴露危机。
“这……”徐赫迟疑片晌,“毛孩子任性,你们母女未必能降得住。”
“再不济,我把阿六带身边,”徐明初一旦有了决定,往往极力达成,“您放心,我会像对待自家人般照顾他,绝不让人欺负他。”
徐赫与阿六曾有过一段相依为命的时日,深喜这小家伙的伶俐,亦认为他日渐成长,是时候见见世面,遂和女儿前往小院,与之商量。
阿六对“叔父”依依不舍,但京城外的世界充满诱惑,令他跃跃欲试。
听说为期不超过一年,他迅速收拾私物,以便明日动身。
而秋澄和蓝豫立陪阮时意收拾画具,并在倚桐苑转了一圈,才慢悠悠离开。
沿夏末莲池散步,看草鱼跃出水面,啄食莲花,小情侣均默然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