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迫不及待的补充:“我叫她二嫂她还脸红了,跟猴屁股似的。”
说完挨了爹蒲扇似的一巴掌,“瞎比方。”
老四捂着头跟着三哥冲进厨房,看到灶台上放的饭食两眼放光,可是大嫂就跟脑袋后边长的眼睛似的:“去洗了手再吃饭。”
…………
晚上明言蒸了白面馒头,蒸的满院子都是香气,整整一个大蒸笼,被摆的满满的。
山上的活儿也不出工了,按队长的话说:“死干活儿也讨不了好,一会儿一个规矩,可去他奶奶个龟孙。”
队里的麦子已经全部收获,堆成小山一样的在场里,麦粒儿晒的嘎嘣脆,麦子里的杂质被扬的干干净净的,一个草叶子都没有,土坷垃也被细心的拾出来,只等将公粮交上,余粮售出,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队长说今晚就分粮食。
新蒸出来的馒头香甜可口,有着和麦场里一脉相承的味道,不就菜空口就能吃下去一个。陈梅忙里忙外的,拿扁担,拿箩筐,拿麻袋,喜气洋洋的等着分粮食。
夜里,一个庄子的人都汇集在麦场上,推架车的也有,推独轮车的也有,还有赶着骡子的。
麦子比往年堆得多,可是到手里的粮食不一定比以前的多,因为粮食产量报的高了,交公粮的比例也相应的增加。能到农民手里的粮食自然而然的就少了。
队长很严肃:“今天咱们就把粮食分到你们个人手里,是多是少你们个人心里有杆秤,上次分粮到现在的工分本子上还记着呢,多了也别到处吹,那是你该得地,少了也别埋怨,那也是你该得地。”
“公社要求报产量,每个队都报的多,因为这,我已经受了好几次批评,为啥?因为我报的少,为的就是给咱队上多分点儿粮食。今年咱还按老办法分,谁要是叽叽歪歪说给她分的少了,咱就过磅,一个粒儿一个粒儿地数,不信给你数不明白。”
老队长讲完话,底下一片寂静,这是默认队长的话了。只是队长身后,咋站着个外乡人呢?
章 富贵一脸莫名其妙,他只是想看看生产队的分粮盛况,怎么一个个的眼睛跟探照灯一样瞅着他了呢?
队长顺着大家的目光也找到了这个人,丝毫不留情面,“老大,你送富贵回去,天晚了拿着矿灯。”
李花儿一句话都不敢说,不安的搅着手指,下嘴唇被咬的苍白一片,她早就说了嘛,庄上分粮食是不能有外人的,可是他听说分粮食特别热闹,非要来看看。她心里七上八下的,也不知道回去之后爹会怎么训她
章 富贵不情不愿的走了,李明言自从那天看场之后,就一直在捡麦穗,很久没有见过章富贵,以前她只听花儿说当家的对她怎么怎么好,她还羡慕来着,想着这是怎么绝世好男人,碰上了该有多幸福啊。
这下接触了才发现,也就那样,缺点还是很明显的,爱表现,说套话。
接下来分粮才是正式开始,会计坐着一个小板凳,前面一个小桌子,上面摆着一个账本,所有人的工分以及应分的粮食,都在账本上。
有人说:“俺啥都听队长的,该咋分咋分。”
其余人跟着点头,表示同意,队长定睛扫视一周,对自己的威信甚是满意,一摆手,分粮开始。
队上分粮为啥不让其他人看,是因为队里不是过秤分的,而是用大竹筐分,估堆儿,一大筐算五十斤。如果一家人分到一千斤粮食,那就是二十筐,比着一千斤只有多的,没有少的,自然不能叫外人看见。
只是今年分的再多也有限,以前分配粮能有一半,现如今只有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大家心里也高兴,因为他们干活儿的时候落下的多,李振国这个暂代队长并不吭声,小孩们还有老人们能捡回家的也就多,总的来说,收成还是可以的。
无论分多分少,大家伙儿脸上都是喜悦的,李明言心里暗暗想着,这几天去申请房基地盖房,不知道能不能顺利?
第29章
唱账本的是生产队的老会计,“李振国家,三百七十二斤小麦。”
她们一家人就赶紧拿上自己家准备的麻袋,筐子,扁担上前去分粮食。每个分到的都带着满足的笑,这时候也没有人挑三拣四的,原因嘛,就是队长分粮食已经叫自己家沾光了,再找事那是不知足,队长可早就说过了,谁要是找事,或者叫自己队里分粮食的方式泄露出去半句,以后斤是斤,两是两。
分粮食分到夜里九点,家里有男劳力的,粮食就好运回家,要是没有,那就是拉着捧着,也要运回家里去,这会儿是没有人喊累的,都恨不得分的粮食再多一点呢。
第二天队里要去交公粮,根据上一年度报的产量交,队长怕夜长梦多,也怕天气生变,一场雨下来,地里晒的焦干的麦粒儿受了潮,发了芽,第二天一早,队里所有的运输工具,骡子马,还有人,齐齐上场,去粮管所交夏粮。
尽管他们来的挺早,粮管所那里也排起了长队。
李明言也跟着来了,还带了那个超级大的黑绿皮的大西瓜,没错,她是来卖西瓜的。
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来了,称重还是最原始的方式,一个大铁疙瘩的铁磅,上面放一个磅板,说磅板是二十五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