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回来了!”
两人正说得高兴呢,门口响起了问候声。
一个个子高瘦挺拔的少年站在门口,他身上穿一套藏青色的校服,背上背了个小提琴盒,手里拎着一个书包。
门口光影里,他的头发黑得发亮,长长的睫毛在深邃的眼睛下留下一层阴影,粉色的薄唇略有些上扯的不自然,但看起来并不突兀,反而使他有了些忧郁的、文艺的气质。
是个文静清秀、惹人喜爱的少年。
何大姐听着声音从厨房出来,帮他接了书包:“呀,成实回来了。”
成实略弯了弯腰,温和而有礼:“嗯,回来了,谢谢何姨。”
秦凝已经走了过去,伸手帮他拿小提琴盒子下来:“怎么样?八级考过了吗?”
成实笑起来,薄唇上的修补处有些紧绷,但,笑容照样是灿烂的:“考过了,妈,老师说我成绩不错。”
“你真棒!好孩子!”
秦凝笑着,不禁伸手抱了抱成实。
十岁的成实已经有一米五十了,他有些害羞的在秦凝肩头靠了靠就离开:“妈,我长大了!不过,你今天早回,我很开心。”
成屹峰也走了过来,叉着腰看着少年,皱眉说:“那我呢,知道你今天小提琴考试,爸爸也特意早回陪你吃饭,你开不开心?”
“开心!爸爸!”成实对着成屹峰,倒是主动走了过去,抱了抱,抬着脸笑着,深邃的眼竟然和成屹峰很相像,父子俩搭着肩的往书房方向走去。
秦凝在他们身后和何大姐叹气:“唉,住校就是这样,总觉得他越来越瘦了。”
何大姐说:“可不是,又要读书又要练琴又要下棋又要练书法,还样样要做到最好,太辛苦了!你这妈妈,对他太严格了!”
却不想,成实快步回来拿书包,正好听见了这句话,他笑了笑,和何大姐说:
“不是的何姨,妈妈是对的,我知道的,我天生不完美,所以才要比别人努力,我是要自加光环才能闪亮的人,所以我要更加努力些。”
他拿着书包走了,何大姐无奈的看看秦凝,笑着说:“真是又乖又懂事,他们几个可真是孝顺啊,自己再辛苦,也不许我说你一句,哎哟!”
秦凝笑起来,难得很大声:“哈哈,那是!这可是我亲儿子!哈哈哈,何大姐,开饭开饭!”
第479章 番外:十年后(这才是大结局)
很快,餐厅摆上了饭,一家七口连同何大姐,正好坐满一张八仙桌。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吃着饭,秦凝和成有川任阿山说:
“对了爸,妈,我娘和良保叔,跟着许春燕出国开眼界,明天能回来了,我让司机去机场接了,直接送我们这来。”
任阿山欢呼起来:“哎哟太好了!我正好想跟她说,快到你们外公忌日了,我想回昭文县去一趟,那我到时候跟他们一起回昭文县好了。”
“好啊,那我让高阿姨提前把昭文县的屋子打扫一下,你跟爸爸去多住几天。”
“好!”
于是,吃完了晚饭,秦凝给昭文县的高阿姨打电话。
刚寒暄几句呢,高阿姨就开始报起了帐:
“小秦啊,县南街的屋子呢,下半年起涨租金了,总共收了三千多块,我给你存起来了,另外,秦园里头,陶老师胡老师自己说的,现在租金都在涨,不好沾你便宜,她们自己非要多给了我三百块一个月,所以艺术团那边交上来,总共是六千多块钱,只这两项加起来有一万呢!”
高阿姨嘴里说的秦园,便是秦凝当初念念不忘的一个q代小园林,以前被隔成了好几户人家,这些年,秦凝陆陆续续都买回来了,还进行了修旧如旧的装修,现在里面亭台楼阁,还有个小人工湖,简直是电视里才有的古代大户人家风貌。
屋子这么大,秦凝一家怎么也来不及住啊,秦凝一年也就回去住个三四回,正好现在文化站落后了,陶丽芬虽然还在里头工作,但收入不够养家;而胡老师,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再当妇女干部,两人都找秦凝想想办法,秦凝干脆给她们出主意,搞了个民间艺术团,把一半秦园租给了她们用。
这个民间艺术团,其实就是当初鼓乐队那些人。
鼓乐队的表演还是受欢迎的,像五一七一八一这些节日,鼓乐容易带动气氛,还是有人来邀请去表演的,王妙的鼓舞也很独特,能够跟着鼓乐队跳舞,这个脑子少根筋的姑娘非常的高兴。
秦凝又帮着想了几个符合时代潮流的节目,什么霹雳舞啊,什么情歌对唱啊,小品相声啊,渐渐的,民间艺术团成了当地的文化品牌,连省里有活动,也会来请艺术团去表演。
陶丽芬和胡老师高兴得不得了,可不,连租金都自动给秦凝涨了。
而另一半的秦园,秦凝就留着自己一家偶尔去住。如果清明前后,或者任贵均忌日,任阿山和成有川便也回去住一段时间,当度假了。
秦凝听着报账,便嘱咐高阿姨说:
“好的,高阿姨办事,我放心啊!劳务费你自己扣,记好帐就行,就是两天后,我公婆要回秦园住,麻烦你找人把屋子打扫一下。”
“好好,谢谢你啊,这些年跟着你,我这劳务费都要赶上退休工资了,哈哈!真是想不到,二十年前,我不过给你抬了一下缝纫机,竟然抬出了一个百万富翁!哎,小秦,人家都说你现在是百万富翁,到底是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