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二夫人叹息道:“谁说不是呢?蔡家几位夫人、太太们,怎的就没提别人,偏偏只提了一个蔡十七呢?我若拿出岚姐儿来搪塞,只怕都不会有人理我。倒是岫姐儿,我听云阳侯夫人夸过她端庄稳重,知书达礼。当时我只以为是客套话,如今想来,兴许……蔡家就是因此才会看上我们岫姐儿的?忽然提起蔡十七,也是想要暗示我们。”
婆媳俩对望一眼,又齐齐叹了一口气,都有些后悔当初没有接下蔡三太太的话头。
不过当时即使她们接下了话头,也无法做得了许岫婚事的主。世上之事,总是难以圆满的。人家是好人家,亲事也是好亲事,无奈做主的是长房,而长房又格外固执些。许二奶奶在想,如果许岫、许岚是二房的女儿,估计她们婆媳早就接受了蔡家的暗示,想法子主动促成亲事了。
许二奶奶犯愁道:“这可怎么好呢?来了两天,托姑太太的福,蔡家人我们见过了,还能时常相处,谈儿女亲事,人家也没拒绝,只是提出来的人选,实在叫我们为难。我们又不好去寻姑太太商量,毕竟她能给我们这个机会,已经十分难得了,若是再陇望蜀,未免太过贪心。可是,正因为姑太太给了我们机会,若我们此行一桩亲事都没能说成,只怕长房那边不会有好话。”
许二夫人淡淡地道:“这有何难?把蔡十七的事告诉他们就是。答不答应,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若是愿意了,就让他们托姑太太捎话给云阳侯夫人,让蔡家人请媒上门提亲,如此皆大欢喜。长房兴许还能借着云阳侯府的权势,稍稍谋些好处,就象当初姑太太刚嫁到承恩侯府,又生下了长子时,我们许家做过的那样。但若是他们不乐意,责任也不在我们头上,是他们自己要拒绝的。”
听起来有点光棍,不过许二奶奶心下却是十分赞同,但她还有一点挺不甘心的:“倘若蔡家人真的看中了岫姐儿,峥哥儿也就没希望娶得蔡大小姐了吧?云阳侯府的嫡长女,与蔡家一个旁支子弟的份量可大不一样。”
许二夫人不以为然:“蔡大小姐何等样人?峥哥儿未必受得起这么大的福气。说不成这门亲事也没什么,他照旧能与鲁家姑娘成亲。如此也好,我们老爷日前才悄悄跟我提过,说峥哥儿若是真能娶到蔡大小姐,鲁家姑娘那边就落了空。可是长房那边已经给鲁家递过话了,不好真把人接了来白住一年,便又送回去。为了履行诺言,兴许会安排让我们嵘哥儿迎娶鲁家姑娘。鲁家姑娘虽好,终究比不得侯门千金。为了我们嵘哥儿着想,峥哥儿高攀不了蔡家的门楣,也未必不是好事。”
许二奶奶瞪得眼睛都圆了。她先前在家可没听说过这种事!长房的人怎能如此可恶?!事情是长房做下的,诺言也是长房许出去的,如今想要改主意,就让她的儿子去给许峥顶缸?凭什么?!
许二奶奶恨恨地对婆婆道:“我们一心为了长房谋划,得来的却是这等回报!婆婆,我们这一回是真的不能再犯傻了!长房的几个孩子前程如何,能说成什么亲事,又与我们二房何干呢?我们二房就只有嵘哥儿一个孩子,从小娇惯,你我怎么忍心叫他受了委屈?我看峥哥儿这几日在蔡家人面前,也没怎么出头露脸,倒是嵘哥儿献足了殷勤,还能得秦蔡两家人几句夸奖。索性我们就专为嵘哥儿说好话,务必要让秦家长房对他另眼相看,认认真真考虑起他与锦华丫头的亲事来。若是他能得到蔡家青睐,将来对他提携一二,他日后的成就,未必会在峥哥儿之下!”
许二夫人双目精光一闪,与儿媳对望一眼,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许家长房是否会答应将许岫嫁给蔡十七,如今还是未知之数。她们也不指望许家真能攀上云阳侯府。但是许嵘与秦锦华的姻缘,却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第二百一十二章 试探
许家长房的三个孩子还不知道二房的长辈已经改变了想法,还在尽自己所能地讨好着蔡家与秦家的人。
只有许岫,或许是看开了,又或许是放弃了,态度远不如先前那么殷勤热切了,不过大体上还是十分温柔平和的,反倒有些让人另眼相看,觉得这姑娘的教养还是不错的。
这时候,许二夫人与许二奶奶又私下找到了蔡三太太,明里暗里打听着蔡十七的情况。蔡三太太心里有数了,就把那个堂侄的情况说了说,着重说明,这孩子品学兼优,文武双全,长得是一表人材,品性又好,与云阳侯府几位少爷小姐都相处得十分融洽,跟亲兄弟没什么两样了。他如今只有十六岁,就做了小旗,而且做得很好,不但能镇服手下的人,还让上司们都对他欣赏有加,未来的锦绣前程,完全是可以期待的。这样的孩子,到了议亲的年纪,族中长辈都希望他能娶个好妻子,家世好一点儿,教养好一点儿,才貌出众一点,品性最重要了,关键是要拎得清,知所进退。
具体地说,就是内能当家理事教养儿女,外能长袖善舞与人交际,性情平和,贤良淑德。蔡十七若是在京任职,她能照顾好他的衣食起居与人际往来;蔡十七若是因公外出,她能守得住家,让他无后顾之忧。又因为蔡十七如今是养在云阳侯府的,他未来的妻子需要与云阳侯府的女眷们好好相处,也要站在云阳侯府的立场上思考行事。但将来蔡十七早晚要出去自立门户,到时候她也需要能撑起一个家才行。她不能因为娘家那边的利益,而损及云阳侯府与蔡十七本人;也不能因为蔡十七以及他们将来儿女的利益,损及云阳侯府。蔡十七是蔡氏子弟,他永远都会是蔡氏一族的一员,是云阳侯府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