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一怔:“啊?这么快?卫所的人是怎么说的?”
“擅离驻地,公器私用,偷盗军械,以及杀伤平民。”秦老先生顿了一顿,“榆林卫的人动作利索,连伤者都没过问,就直接定了那几个人的罪,也没提及逃脱了的官军下落,便直接把人带走了。县令大人根本拦不住,只好由得他去。所幸咱们家那被撞坏的马车,早早就被拉到县衙里做了证物。榆林卫来的那位大人看过马车,问明那二十名官军,每人都收了何子煜二十两银子,便将整整四百两的银票赔给了咱们家。人家如此大方利落,我也没有理由追究下去了。只是安哥媳妇下落不明,还得叫胡二继续守在城里等消息。倒是少英说,愿意担起寻访之责。但我想着他与安哥媳妇有仇,还是不必劳动他的好,就婉拒了。”
牛氏哂道:“依我说,少英如此能干,手下又有能人,就让他去寻访又怎地?有仇怕什么?难道我们家跟何氏没仇?少英的为人你还信不过?他总不会杀人泄愤。”
秦老先生露出一个复杂的笑容,没有多说,只从怀里掏出那四百两银票,交给妻子收好。
秦含真坐在一旁,总觉得有些不真实,这事儿就这么解决了?
她忍不住问秦老先生:“祖父,那些官军不是说,先前见不得光,是躲在临县的吗?这里头到底有什么问题?卫所的人就没交代?”
秦老先生摇头:“那位大人不曾说,不过,兴许会在把人带回榆林卫后,再加以审问吧?这是军中内务,我们倒不好多管。你吴表舅也很想知道,可惜那位大人嘴紧得很,脾气也不佳,我怕你吴表舅不慎得罪了他,要吃大亏,就拦住了。”
秦含真忍不住啧了一声,心想这榆林卫内部也神神秘秘的,这回把那几个被抓的官军带回去,问都不许地方官员多问,搞不好他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要封锁消息呢。
她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没有多想。谁知第二日午后,吴少英匆匆来向秦老先生报信,说榆林卫来人问那几个官军的事了。可他们分明前一日就来过,还出示了公文,把人带走了,怎么今天又来了呢?
县令与齐主簿都觉得不对劲,立刻将实情告知来人。对方派兵沿着县衙诸人所说的,昨日榆林卫来人押解犯人离开的路线,一路追过去,在一处偏僻山道旁不远的丛林中,发现了那几名官军被草草掩埋的尸体。
第三十九章 画像
这下别说吴少英这个外人了,就连米脂县令与齐主簿等人也都懵了,担心前一日来提人的所谓榆林卫使者是冒充的,把犯事的官军带走灭口,自己要被真正的榆林卫使者怪罪。
那位榆林卫使者倒是没说什么,只查问了犯人交割时的细节。米脂县令与齐主簿拿出之前那位使者交付的公文,上面无论是行文还是官印,都与从前榆林卫发来的公文并无二致,只有笔迹稍有不同。就连今日来的使者,也承认那官印看起来跟真的一模一样。再问来人姓名,也确实是榆林卫中一向主管军法的武官。
但问题在于,今日这位使者的随行人员中,就有这位武官,他跟前头那位使者外形确有几分相象,但绝对不是同一个人!
也就是说,前一位使者是假的!
牛氏听到这里,连忙问:“确定前头来的那位才是假的么?后来的这一位就是真的了?”
吴少英道:“后来的这一位确实是真的。虽然那位主管军法的武官,县衙上下无人见过,但随行众人中,还有一位是自西安府来的,乃是陕西都指挥使司断事司的断事,姓郑,与县令大人、主簿大人都曾在西安府共过事,绝不可能有假。”
牛氏叹息道:“也对,前头那个若是真的,也不会杀人了。”
吴少英又面色凝重地对秦老先生说:“老师,这事儿透着诡异,恐怕没有面上看的这么简单。前头来的那个假使者,与榆林卫中真正主管军法的人同样高壮,同样肤色偏黑,也同样有一把大胡子,就连口音都十分相似!县衙上下无人见过那位武官,但几位大人手里都有护官符,上头描述了榆林卫几位头面人物的身形相貌。那假使者处处都与护官符中所描述的特征相同。而那几名官军被带到他面前时,也是口称大人,面带愧色,显然十分熟络。假使者要带他们返回卫所受罚,无一人有异议。正因如此,县衙众人才会完全没有怀疑过来人的身份!”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假使者即使不是主管军法的那位武官,也绝对是榆林卫中人,且与那几名官军相熟。他来提人,官军们根本没有起疑心,就跟着他走了,然后死得不明不白。假使者能拿出一份跟真正的文书几乎一模一样的公文,上面的官印也是真的,可见准备周全。而这份文书又是哪里来的呢?如果不是后来这位使者来到米脂县衙,可能根本不会有人发现,前头那份文书是假的吧?
吴少英叹道:“这真真是防不胜防。县令大人他们虽然没有受到榆林卫来人的指责,但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回头想想,学生昨儿同样没有起过疑心,盖因来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那么的自然。就连他大方地替那群官军赔了老师四百两银子,学生也以为是他有心包庇他们,想花银子结案了事,等把人带回卫所,自然会从轻发落。没想到那假使者竟是要借机把人灭口!只怕那几个官军也上了当,以为他真是来救人的,才会轻而易举被人杀死。更可怕的是,凶手不但将他们杀了,埋尸荒野,还毁去他们的面容,手段之残酷,实在是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