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边忙着叫大夫来诊治,又唤人去问那些派出去跟踪马车的随从可回来了没有。师爷却在这时候跑来报告,说是前衙办公的房间叫知府衙门来的那两人接手过去了,将他赶了出来,让他不必再插手公务了。
李延朝心下一沉,却是无可奈何。他一个代县令,平日里嘴边总是挂着金陵知府这位老师的名字,一副尊师重教的好学生模样,难道还能驳了老师的命令?也罢,上元县于他只是跳板罢了,反正年后也会有新县令来上任,他手中是否有权,都不要紧了。反正等他立下大功,蜀王府绝不会吝啬于赏他一个七品、甚至是六品的官职!
师爷在旁边急得直跺脚,他还有许多账目与文书未曾来得及整理干净呢,万一叫知府衙门的人发现了可怎么办?难不成李延朝以为他这几个月真的那么干净?若是从前,金陵知府对他这个学生还算关照,就算发现了什么,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但如今金陵知府明摆着是厌了他,一旦发现了那些证据,绝对不会留情的!李延朝到底是做了什么事,竟然连知府大人都得罪了呢?!
师爷想要问个明白,李延朝如何肯说?立时借口要看大夫,却让侍候的人把师爷给请了出去,气得师爷脸都青了,索性甩手不理,却回去写信进京,打算要向他父母告上一状,顺便提个醒儿。倘若李延朝日后当真事发,好歹他家里还能求一求好亲戚,帮着打点打点。
然而师爷心里,却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该换一位东主了?
李延朝对师爷的想法一无所知,他自觉身体情况不妙,浑身滚烫,大约是冻出病来了,得趁着眼下还算清醒的时候,把太子的行踪弄清楚。他觉得赵陌一定是中途把太子掉了包,就在那里拼命回想,马车周围的护卫是几时少了人的?
不多时,那些派出去跟踪六辆马车的人纷纷回转,上报结果了。有人说自己跟丢了,有人说跟到最后发现车里是空的,没有人,也有人说看到马车停靠在某地,车上的人下车了,只是迅速隐入人群中,消失不见。
李延朝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还认定那六辆马车都是烟|雾|弹,真正载了太子的是他跟踪的第七辆,可惜还是跟丢了。
他吩咐那几名亲信:“五里坡……他们是在五里坡少了护卫的,一定是在那里掉了包!那附近就是秦庄了,正是永嘉侯老家……马车也是他家的,他是皇亲国戚,辽王世孙也是住在他家,这一切都是他搞的鬼!盯住永嘉侯,留意他的行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定能发现他们的踪迹!”
亲信们听着他神智不清的吩咐,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并不知内情,只是听令行事罢了,听说这回不但牵扯到辽王世孙这个小孩子,连永嘉侯也被卷进来了,不敢就此应下,便小心地问李延朝:“大爷,您……到底想要找什么人哪?”
李延朝却没有力气回答他们这个问题了,他眼前一黑,向后倒了下去,彻底失去了意识。
第一百零九章 画灯
秦含真从赵陌那里听说了李延朝病倒的消息,心里还觉得挺爽的。她问:“那他现在病得严重吗?有没有安心养病?该不会病了还不死心,非要找到太子殿下的下落吧?”
赵陌微笑道:“他那日一身狼狈地回到上元县衙后,当晚就病倒了,听说浑身发热,昏迷不醒。他的仆人给他请了大夫去,药吃过了,针也扎过了,都不怎么管用,热还是退不下去。他家师爷担心他烧得久了,会变成傻子,忙忙请了好几位大夫再去给他瞧。合该他走运,前头那位上元县令被刺的时候,有一位大夫发现了他不是得了急病而是中了毒,虽然后来没把人救回来,又让病人的家仆给打了,但名声却传开来了,都说他医术高明呢。李延朝的师爷把他请了过去,总算让李延朝退了烧,人也醒过来了,但醒过来没多久,就再次晕了过去。听说他这回病得不轻,元气大伤,怕是没那么容易好起来。”
李延朝目前还是昏迷的时候多,一天里也就是短暂地醒过来一两次,每次的时间都不长,听说连药都是勉强灌下去的,还灌了参汤和粥水,没几天的功夫,整个人就迅速消瘦下去。
他病成这样,身边的人哪里还顾得上别的?只围着他转了。他先前吩咐的那些调查、盯哨之类的任务,家仆们一个都没有完成,只是由其中一人象征性地往五里坡转了一圈,问问是否有可疑的马车经过,自然什么都没调查到,就回来继续给李延朝侍疾了。至于跟踪永嘉侯什么的,他们个个都听得分明,却人人都没打算真的照做。
开玩笑,永嘉侯是什么人哪?皇上的小舅子,太子的亲舅舅,据闻皇上对他最是信重的。即使分别了三十年,也没能动摇得了永嘉侯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这么一位主儿,无缘无故地,是能说盯哨,就能盯哨的么?永嘉侯老家在江宁县,在金陵城中的住所也在江宁县辖下,李延朝身为上元县的代县令,怎么也有理由去跟永嘉侯打交道呀?
李家在京城里确实曾经风光过,但那都是从前的事了。虽说如今还有涂家这么一门尊贵的姻亲,但李太太不过是涂家旁支之女,娘家一房在家族中并不突出。涂家家主在永嘉侯面前,尚且要客客气气的,一个旁支的外孙,凭什么敢去盯哨永嘉侯呢?倘若叫人家正主儿知道了,李延朝兴许还有父母替他说情,但他们这些下人却绝对讨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