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觉得自己跟母亲可能会死在这里的时候,唐世叔出现了。
他熟知未凉山的地形, 带他们藏了起来,竟然一整晚都没被发现。
那些兵马找了许久没找到他们,以为他们已经逃去了别处,便又沿途去其它地方找,于是他和母亲都捡回了一条命。
但唐世叔却因此而死了。
程墨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晚上,山上那样的冷,又下了那么大的雪,为防被追兵发现,他们不能生火,只能靠身上的衣物御寒。
为了让他们暖和一点,唐世叔将自己身上的衣物都给了他们,只穿了贴身的衣裳站在风口上,为他们抵御寒风,就这样守了整整一晚。
天亮后,确定追兵已经不在,唐世叔这才带他们离开,将他们妥善安置到了别的地方。
也是直到那时程墨才知道,原来一个人的脸色可以那样差,一片青白,仿佛马上就要死了一样。
后来他明白,那确实是将死之人的脸色,因为唐世叔把他们安置好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他记得下山的时候,为了不让人看出他们一行人的脚印,唐世叔还背了他一路,这样别人看到,就会以为这一行人只有一男一女,而没有孩子,也就不会往他们身上想。
他那时趴在唐世叔的背上,觉得那脊背好凉,冰的他直哆嗦,可这脊背又让人觉得好安全,仿佛只要他在,就一定能让他们母子平安。
程墨觉得他好厉害,满心都是崇拜,根本就没想到这么厉害的人会死。
也是这时他才终于知道,唐世叔当时其实就已经要撑不下去了,不过是为了他们母子,为了自己好兄弟仅剩的血脉,硬撑着一口气而已。
母亲当时流着泪对他说:“墨儿,你要记得,没有你唐世叔就没有我们母子的今日,从今往后,每年的中元节除了要祭拜先祖,你还要祭拜唐世叔!咱们的命是他给的!”
再后来,程家平反,他们终于得以回京,族中产业也在唐老太爷的帮助下保了下来,不至于让他们母子的生活难以为继。
唐家的大小姐那时才五岁,是他的表妹,生来就没了娘,如今因为他们,连爹也没有了。
唐老太爷担心自己年纪大了,等他走后唐家其他人对大小姐不好,拿她的亲事做文章,便想将大小姐许配给他,让他们定亲,这样即便他不在了,唐家其他人也不好违背他生前的意愿,贸然退婚。
他说这话的时候他也在场,他还问了他的意愿。
母亲率先答应下来,道:“墨儿当然愿意了!芙儿是因为他才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他本就该照顾她一辈子!如今定了亲正好,将来芙儿嫁到程家,我可以和墨儿一起照顾她!老太爷放心,我一定会把芙儿当做亲生女儿一般照顾的!”
唐老太爷摆了摆手:“侄媳千万不要这么说,当初阿晔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救下了你们母子,并非你们要求他的,他的死自然也就与你们无关,芙儿更谈不上是因为墨儿才没了父亲,不要让孩子背上这种罪责。”
说完又看向程墨:“墨儿,你可愿与芙儿定亲,将来跟她一起生活?”
程墨认识小表妹,以前还曾与她一起玩耍过,如今小表妹的父亲为了救自己和母亲而离去了,他是个男子汉,理应照顾表妹才是,于是用力地点了点头:“愿意的!我愿照顾表妹一辈子!”
老太爷笑了笑,欣慰地摸了摸他的头。
两家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他因为唐世叔的事,心中万分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小表妹,于是时常去唐家陪她玩,万事都让着她,只盼着她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没有半点不高兴才是。
母亲也时常敲打他,让他记得唐家对他们的恩情,务必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绝不能忘记了。
程墨当然不会忘,唐世叔背着他走过的那一段路,是他这辈子走过最冷,却也最暖的一段路,那宽厚的肩背是他一生的向往,他盼着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忘呢?
可他最终没能成为这样的人,而且恰恰相反,还成了一个没有担当,懦弱无能的人。
是什么时候他开始看到表妹就觉得心头沉重,就想逃避远离,甚至想要退婚的呢?
程墨仔细回想,却也想不起究竟是何时。
许是他八岁的时候,表妹无意打翻了父亲留给他的砚台,他流露出几分心痛之色,表妹歉疚地看着他,问他这砚台是不是很贵重,她赔给他好了。
母亲闻言立刻重重在他头上打了一下,又把他拉到一边,连声对表妹说不用,就是个普通砚台,再买一块就是了。
那一下打的程墨真的好痛,把他到嘴边的“没事”也打了回去,吓得缩着脖子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那砚台是他的,母亲虽然说了没关系,但表妹还是小心翼翼地看着他,想听他怎么说。
母亲回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示意他赶快安慰表妹,他战战兢兢往前走了一步,照着母亲的话说了,表妹这才放下心来,母亲也终于收起了恼怒的神情,笑着拉起表妹的手带她去吃点心。
那是程墨第一回 知道,母亲是会为了表妹打他的,而且是真的打,比先生用戒尺打的还疼。
不,不对……他根本就不知道先生用戒尺打的有多疼,因为他从启蒙以来就没被先生打过,如今跟着唐老太爷念书,老太爷为人和善,就更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