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回赐有:玉钮金印、诰命;
御书:御笔福字、寿字、扁额等;
书籍:御制诗、《仿宋板五经》等;
笔墨纸砚:宋澄泥仿唐石渠砚、端砚、梅花玉版笺、仿澄心堂纸、宣纸、花笺、福字花笺、花绢、徽墨、湖笔等;
裘皮:黑狐皮裘、黑貂皮、貂皮等;
锦缎布匹:大蟒缎、小蟒缎、织金缎、八丝缎、红羽缎、石青缎、龙缎、采缎、大缎、妆缎、锦缎、倭缎、闪缎、素缎、帽缎、彭缎、青缎、漳绒、宁绸、宫绸、春绸、江绸、线绸、纺丝、纱等;
金银玉器珠宝:金元宝、银元宝、金钱、银钱、金铃、银铃、玉如意、玉香炉,玉笔洗,珊瑚珠等;
装饰器具:玉器、瓷器、玻璃器、洋瓷法琅器、雕漆器等;
马具军器:一等鞍马、二等鞍马、弓箭撒袋、玲珑案辔等;
日用:荷包、十锦扇等。
看到后来,婉兮都已经无法继续看那些晶彩流溢的物件儿,而是忍不住转眸去看皇帝。
都说是属国进贡,可事实上李朝所进贡的物品,哪里及得上朝廷赏赐的十分之一?朝廷从不缺属国这点子贡品,皇帝在意的只是经由这进贡的方式,能叫天朝皇帝与属国臣子欢聚一堂,以示天子恩重,令天下万民归心才是。
婉兮忍不住悄悄与顺姬嘀咕:“我听说,李朝其实不甚归心。直到此时,他们仍沿用崇祯年号。皇上却如此大度……”
顺姬也吐了吐舌:“皇上不是个气量小的人。若换了是我,阳奉阴违的人进了我的家宅,我别说厚礼相待,早端上凉水拌辣椒面儿了!”
婉兮听得偷笑,一不小心抬头,却又是撞上了皇帝的目光。
婉兮心上一跳,急忙错开头去。
.
正式的进贡、回赐完毕,宫宴便到了轻松的阶段。
嘉妃起身,以女主人一般的身份,亲自赐酒给使臣们,并用高丽话与众人把酒言欢。
婉兮反正是一个字都听不懂,怡嫔面上的神色也不太好看,显然也是癞蛤蟆跳井——不懂;
她便忍不住好奇地去打量皇帝。本想想看他“跳井”,却只见他竟然点头微笑,时而扬眉,所有的神色都与嘉妃一致。可见,他是听得懂的!
如此说来,他不但会满语、蒙语、汉语,还会高丽语……或者还有别的她尚不知晓的其他语言。
说来也巧,皇帝恰恰又偏首过来,目光又与她撞在了一处。
第214章 瘦马(4更)
婉兮目光小心闪转腾挪,尽力甩开皇帝,便集中精神去瞧着嘉妃。
纵然高丽语听不懂,好歹装懂罢了。
却见嘉妃正含笑与一使臣说着话,忽然转回了汉语:“哦?闵大人原来最爱的词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嘉妃笑着回头望皇帝:“皇上,妾身要求救了。这是谁的词,又叫什么名儿,妾身一时倒都给忘了。”
怡嫔便忍不住冷笑了。这哪里是嘉妃不知道,这是嘉妃故意抬凳子给皇上坐呢!嘉妃可真有眼色,真会拍~
皇帝便也一笑点头:“马致远的《秋思》。不过朕最击节的,还是这词牌与词句意境的契合——天净沙,便是这词牌,已令人心许之。”
婉兮不知怎的,心下微微一动。他说词牌叫人“心许之”,之前她刚刚吟罢“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嘉妃含笑拍掌:“若说诗词风雅,这天下又有几人敢望皇上项背?况皇上所做诗词,多为先用满语做就,然后才对译成汉文。”
嘉妃说着一转身儿,便瞧着了怡嫔。怡嫔面上的轻蔑之色还没来得及收敛起来,便叫嘉妃抓了个正着。
嘉妃便笑了,走到怡嫔身边道:“闵大人最爱的词句里,恰好有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本宫理解‘古道西风’,却怎么也不明白‘瘦马’作何解释了。怡嫔妹妹既然来自江南,不如向闵大人解说一回何谓‘扬州瘦马’?本宫想,这六宫之中,没人比怡嫔妹妹更懂这个意思了。”
.
“古道西风瘦马”实在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场之人多数能吟,于是众人都觉有趣,嘉妃何至于忽然就不明白何谓“瘦马”了呢?
那就是最简单的字面含义罢了。
可是怡嫔却倏然白透了一张脸。
“嘉妃娘娘,嫔妾不知娘娘何意!”
嘉妃倒也不执著,耸肩一笑,伸手拍了拍怡嫔的肩:“妹妹不必如此。我自己也不懂,若妹妹恰好也是不明白,那又何妨?算了,当我没问。”
婉兮心下只觉得不对,却又说不出来,只得悄然记住,待得回宫,去问陆姐姐。
.
酒过三巡,皇帝吩咐百戏助兴。
首先开始的是“火戏”。只见草原左右腾起的焰火,五彩缤纷与蓝天、碧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焰火围拢起来的空场地,又有善扑营表演撩跤,健锐营表演枪技,同时还演奏蒙古、高丽等部族的乐曲。
一时之间整个“山高水长”欢腾成一片,众人全都目不暇给,举目四望。
在这一片热闹中,最见惯不怪的便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