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解释,虽是“觐见”,可是体现的却不是君臣之礼,而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女的疼爱之情——又或者说,成衮扎布又是受了谁的嘱托一定要来看小七再走;
成衮扎布的眼睛,又是替谁来看小七一眼的呢?
“这两个小东西,知道互相惦念了就好。更难得啊,是成衮扎布这个老家伙,还肯配合自己的小儿子,甘愿给幼子来当这双眼,便叫这整件事儿想起来,都叫人心下生暖了。”
婉兮也是点头,“原本奴才也是担心,终究咱们小七太小,若拉旺夏天才能回来,这孩子若当真忘了可怎么好……可是此时看来,倒是奴才白担了这个心。”
.
二月里,荒地如往年一般,再度下旨,皇后的千秋令节,停止筵宴。
这个二月,李朝遣使入贡。皇帝赐宴使臣,都按历年旧例而行。
从前淑嘉皇贵妃在世时,赐宴李朝使节时,淑嘉皇贵妃都会出席;如今淑嘉皇贵妃已然薨逝,皇帝便叫四阿哥永珹代为出席。
四阿哥永珹出生于乾隆四年,到今年,从虚岁上算,已是恰好二十岁了。
因淑嘉皇贵妃,被追封皇贵妃,且已经葬入裕陵地宫,是为高丽血统的内廷主位中的第一人,故此李朝使者一向颇以淑嘉皇贵妃所出的几位皇子作为正主儿。
每次李朝使者来贡,除了常例进贡给皇帝、皇后的之外,还格外要给淑嘉皇贵妃所出的几位皇阿哥进贡。
而今年,正当皇四子永珹二十岁之际,李朝所带来的贡品尤其丰厚。
那拉氏收着李朝使者给她的那份贡品,听塔娜说起永珹此事。那拉氏的眸光抬高,“……李朝这是开始用心储位之事了。他们以为金静凇得宠,如今永珹又为事实上的皇长子,那这个储君之位,永珹还是有机会争一争的。”
那拉氏说着一声冷笑,“也是啊!丙子年的时候儿,太宗皇帝以‘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毛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祭’四项大罪,征伐李朝,仅仅十二天便兵临他李朝王城之下。”
“那李朝国王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我太宗皇帝,伏地请罪,行三跪九叩大礼,至此李朝正式成为我大清藩属——明明已经苟且如此,心内却还存着不服,既然抗争不过,这便动了些小心眼儿。”
塔娜便也笑了,“奴才懂了,他们是指望着咱们大清出个有一半高丽血统的皇上,那他们就可以说报了丙子年之仇,什么不战屈人之兵了~”
那拉氏一声冷笑,“他们想得美!不敢真刀真枪,就敢动这些苟苟求求的心眼儿罢了!”
第2219章 (2更)
皇太后千秋节行礼和筵宴都停止了,皇后不能御交泰殿升座,接受自公主至镇国将军夫人,公、侯至尚书命妇等,均着朝服,至皇后座前行礼的待遇;也不能从交泰殿回宫后,在自己宫里设宴。
可是皇帝好歹还是叫自家内廷主位,以及皇子、公主、皇孙,至皇后宫行礼,保留着她身为正妻、嫡母的身份。
皇后千秋令节这一天,连婉兮在内,各主位都发现了那拉氏对四阿哥永珹的不待见。
原本永珹这会子在皇子中居长,故此行礼时,便以永珹为首,率领一众弟弟妹妹、侄儿侄女。故此永珹与那拉氏的距离最近,叫那拉氏那面上的不耐烦,都溢于言表。
礼毕散去,语琴不由得问婉兮,“依你瞧着,皇后今儿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
婉兮回眸看一眼玉蕤,浅浅一笑。
此次赐宴李朝使臣,置办酒席的事儿虽然是光禄寺来预备,用不着内务府。可是既然皇子出席,总要预备皇子规制的桌席、杯盘,这便都是内务府的差事了。
故此那李朝赐宴前后的事儿,德保早就经由玉蕤,已是禀明了婉兮。
婉兮垂首淡淡一笑,“二月里的事儿,合该撞在一处了。皇后的千秋节行礼和筵宴都给皇上免了,可是李朝使者却格外给四阿哥进了一份厚礼……”
语琴扬扬眉,便也笑了。
“也难怪。终究淑嘉皇贵妃已经在葬入裕陵地宫,那淑嘉皇贵妃就是有资格成为帝母的,那李朝难免以为淑嘉皇贵妃所出的几位皇子里,有皇上看好的储君呢。”
“他们这么办事儿,皇后心下能舒坦才怪。”
婉兮想了想,“其实,皇后当真想多了。”
语琴忙抓住婉兮,“你心下又有什么谱儿了?”
婉兮抬眸静静看了语琴一眼,“姐姐还记得定太妃么?”
语琴便也点头,“自然记得。那会子皇上在皇太后的圣寿月里,还特地去探望定太妃;南巡回来,还亲自到定太妃灵前奠酒。因定太妃出身本是正黄旗包衣辛者库人,皇上却给那么大的礼数,皇太后还有些不高兴了。”
婉兮点头,“正是。定太妃薨逝之时,皇上正在南巡途中,却也下旨叫履亲王不必记着奉移,要等皇上回京亲自奠酒。”
语琴点头,“这又跟四阿哥什么干系?”
婉兮含笑抬眸,“既然是皇上回京之后亲自奠酒,那定太妃的丧仪自然要办得周全。丧礼之上是孝子贤孙皆要顶盆儿行礼——可是履亲王子嗣凋零,为定太妃治丧之时,已经并无‘贤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