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来得实在太是时候。
六月十一日的晚上,后宫和园子里便都传遍了吉祥话儿——都说五阿哥这个长子,是得天佑的福气降世而来;就为了解皇祖心头之忧,解天下万民之难来的。
而这个晚上,皇帝从寰丘归来,没有回圆明园,而是直接回宫,驾临五阿哥所里,去看望这个吉祥的孙儿。
.
这个晚上,园子里的嫔妃们,心事各异。
婉兮坐在窗下,听外头雨声敲窗,教小七和拉旺写大字。
“这首诗***夜喜雨》,最是应今天的景儿不过。你们两个可好好写,更得默下来。等明儿你皇阿玛回来了,你默给他听,他必定欢喜。”
小七认真地一笔一划写大字,却还是在写完一句后,不由得放下笔去,跑过来抱住婉兮。
“厄涅,你说今儿终于下雨了,皇阿玛欢喜,天下百姓也都欢喜。那厄涅呢,也欢喜么?”
婉兮抱住小七,抚着她柔软的发丝微笑,“厄涅自然欢喜啊,怎么会不欢喜呢。”
“况且为你五哥诞下孩子的那位格格,还是你玉蕤姑姑的妹妹。那无论从你五哥这论,还是从你玉蕤姑姑那边儿论,厄涅自然都是欢喜的呀。”
小七却埋首下来,“……可是厄涅原本不是说,皇阿玛今晚上会回园子里来看小七的么?可是皇阿玛他,怎么还没回来呀?”
婉兮抱着女儿,轻声安慰,“因为,下雨了呀。天黑路滑不好走路,再说你五哥刚刚有了孩子,你皇阿玛理应回宫去看看他们呀。”
“小七咱们不急,啊;明儿一大早,你皇阿玛就回来了。”
第2323章 喜从何来?(六千字毕)
婉兮因怀着身子,这一晚又下雨,便索性偷懒,第二天日上三竿了才醒来。
她撩开帐子,向外叫人。
隔扇门一开,却是玉蕤走了进来。
婉兮都是一怔,“……你回来了?”
终究昨儿是永琪的孩子刚刚落地儿,婉兮本以为玉蕤要在宫里至少呆过昨晚上,故此今儿便是回园子来,也得下午才能到;怎么都不可能是大早晨的就回来了。
婉兮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只觉自己这一问之后,玉蕤面色有些尴尬,眼神儿是躲闪开的。
可是玉蕤终究是玉蕤,依旧手脚麻利地上前为婉兮挂起帐子,服侍婉兮起身。
“……奴才在宫里,放心不下主子园子这边儿。故此那边儿英媛的孩子平安落地儿了,奴才这便赶紧回来了。”
玉蕤这话倒是也有理,婉兮便点点头,缓缓穿着衣裳,不急不忙地问,“那你是几时回来的?难道是昨晚回来的?”
若不是深夜里回来,以玉蕤的规矩,必定先到她跟前来请安才是。
玉蕤半垂了头,还是躲开的了眼神。
“……嗯。”
.
玉蕤将被褥收拾好,这便转身儿去开柜子,给婉兮拿大衣裳。
婉兮坐在炕沿儿上,忍不住盯着玉蕤的背影看。
玉蕤她……在躲闪什么?
或者说,玉蕤在跟她隐瞒着什么?
婉兮垂首细想,莫非是永琪那小阿哥有什么事儿不成?
婉兮这便轻声问,“……小阿哥和你妹妹英媛格格,母子都好吧?”
玉蕤这才转回头来,勉力含笑迎上婉兮的眼,“劳主子挂问。小阿哥和英媛都好。主子昨儿叫送去的礼,英媛都亲眼看了,拉着奴才说要让奴才回园子来,替她给主子磕头谢恩。”
婉兮便笑,“这话儿说得倒生分了。她生下的是五阿哥的孩子,又是你妹子,我虽与她没见过几面,可是心上却是亲上加亲的。”
玉蕤勉力笑笑,可还是正正经经在婉兮面前跪下来,行了大礼。
婉兮这会子肚子大了,不便躬身去拉起玉蕤,只无奈笑道,“瞧你,这又是做什么?都说了不必英媛格格行礼,更用不着你替她行礼。亏你还这么正正经经,咚咚地磕头。”
“快起来,头发都磕乱了,额头也红了;咱们旗下的女子礼数,上了旗头的,如何用当真叩头的去?你‘抚达儿头’(抚鬓礼,代替叩头)就是了。”
玉蕤却还是正正经经将头都磕完,这才起身儿侧立,“……主子就叫奴才磕吧。奴才将这头都磕完了,心下方得劲儿些。”
婉兮不由得扬眉,定定望住玉蕤。
“……玉蕤,你在宫里可是遇见什么事儿了?不管是什么,你都与我说了才好。”
“我知道你顾忌着我的肚子。可是肚子不要紧,你放心就是。”
玉蕤却摇头,极力地微笑,“没事儿。奴才就是……好几天没在主子跟前,有些想念主子了。”
玉蕤说着抬手赶紧归拢因磕头而散落下来的发丝,“奴才这会子狼狈,不便在主子跟前伺候。奴才先告退,奴才叫玉蝉进来伺候。”
婉兮便也点头,“你去吧。”
.
玉蕤退下去,玉蝉和玉萤进来,伺候着婉兮挪到妆奁前去梳头。
依着婉兮自己的意思,若只是在自己岛上燕居,皇上不来的话,就索性不上旗头,只简单编个辫子盘在头顶就也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