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上,请您雨露均沾_miss_苏【完结+番外】(1741)

  而和贵人身上的香,却叫啾啾给分辨了出来,并无烟火气不说,还香气袭人。

  啾啾惊讶地问,“不是熏的?那是啥?”

  和贵人含笑点头,“水,是香香的水……不用烧火,只涂在身上,就融入毛孔腠理,香得,许久不散。”

  啾啾登时睁大了眼,“和娘娘怎么会有这样的好水?”

  和贵人略有些费劲地寻找合适的满语词儿来解释那工艺:“用花儿榨油……还有,把花儿们,给炖了!”

  啾啾就傻了,“啊?花儿还能榨油,还能给炖了?”

  啾啾因鼻子从小就灵,便从小就格外爱惜花草,这一听,小脸儿都白了。

  .

  这一大一小的对话,听得婉兮抬头纹都快出来了。

  终究是一个还不大会说中原的话,而另外一个还太小不点儿了,无法自行去理解。

  婉兮便缓缓走过来,含笑道,“傻啾啾,你知道么,这世上最好的香料,都是从西域来的。而你和娘娘的家乡是哪儿啊?就是西域啊!”

  啾啾张大了眼,“那西域,有很多很多的花儿,是不是?”

  “其实不是。”婉兮含笑摇头,“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比西域更远的地方啊,有个波斯国,还有个大食国,他们那儿出产这世上最好的香料,他们那的人也都最会制香了。”

  “而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便通过西域可以一直走到波斯国和大食国去,便有许多的西域商人将波斯国和大食国的香料千里迢迢地,经过西域,带回中原来了。”

  “所以那个时候儿啊,丝绸之路上最大宗的商品呢,就是从中原往西域那边运走丝绸和茶叶,而从那边运回来香料。”

  婉兮伸手轻轻拍了拍啾啾衣襟上挂着的避暑香珠,“便是咱们中原宫廷里所用的香料,便千年来主要还都是从西域那边儿贸易,或者是进贡来的。故此你和娘娘啊,可是占着‘地利’,她自然见过比咱们中原更多、更好的香料去呢。”

  和贵人惊讶地望住婉兮,“令贵妃娘娘,你怎知道?”

  婉兮有些不好意思,捂住脸道,“哎呀,这算班门弄斧了。也是因缘巧合,因我阿玛原本是负责做饽饽的内管领,那管领下就有蜜户,养蜂采蜜来供做蜜果子、蜜饽饽用。”

  “故此我长大的田庄里,有大片的花海。我也一样喜欢花儿,这便慢慢知道了这些。”

  便是与皇上,都是在那花海里的相遇啊……

  和贵人伸出手来,轻轻与婉兮一握,“……真好。”

  啾啾虽说年纪小,听得似懂非懂,却也睁大了眼睛,一双眼珠儿黑黑亮亮地盯住婉兮,眨都不眨。

  和贵人抱着她,忍不住笑着道,“葡萄,黑葡萄。”

  啾啾立即吸了吸鼻子,却是反对,“没有葡萄……”

  婉兮与和贵人相视而笑,知道这小孩儿是会错意思了。

  和贵人却认真道,“有,很有很有。我的宫里,带来了许多许多的葡萄干儿。你要不要吃?”

  啾啾登时拍手,“葡萄干儿?我要吃!”

  (亲们还要月票哟~)

  第2364章 大红轿,带你静静远去(八千字毕)

  婉兮一听,倒是急忙拦住,“哎哟,那葡萄可别都糟践了!”

  世人只知荔枝贵,殊不知那葡萄的金贵也是半点儿不遑多让。

  西域相距京师,与岭南相距京师,两者路程相差不多。而从岭南往京师来,还有运河可用,尽可利用船只来载运;况且岭南至京师的途中,始终都是朝廷传统版图之内,途中一切自然顺遂。

  而西域往京师来,却更多是要走陆路,途中有沙漠,戈壁,艰难颇多。便是有黄河水道可用,终究比不得江南水路的平稳和发达。

  且因从大清定鼎以来,西域便在准噶尔、回部等的控制之下,官方驿路台站时常不通;而商人行商的道路上阻碍甚多,有的甚至还可能有性命之虞。

  因此便从这运输的代价来算,西域葡萄运到京师来的成本只会比岭南荔枝的更高。

  婉兮也曾经问过位下的内管领和听差苏拉,听闻他们说过宫外市集上贩卖西域葡萄的价钱。据说一斤西域的葡萄要卖到一两五钱至二两银子;而当时一只羊的市价,不过才只一两银子。

  也就是说,一斤西域葡萄的价格,要比一只羊还要贵。

  若以内廷主位们的年例银子来折算,便如贵人,年例银只有一百两,平均到每一个月还不足十两。贵人一个月的例银,不过只能购买不到五斤葡萄罢了。

  更何况葡萄对于和贵人来说,不止是一种水果,更带着对家乡的记忆,她宫里的葡萄就更显得无价了。故此婉兮当真舍不得叫啾啾去给囫囵吞了。

  和贵人却笑,“令贵妃娘娘请放心就是。我说的是葡萄干儿,我进宫带了不少来。只要九公主喜欢吃就好,没什么糟践的。”

  .

  啾啾就随着和贵人回了翊坤宫。

  翊坤宫终究是那拉氏的宫,婉兮有些不放心。还是玉蕤亲自跟着去,说是教导着九公主的礼数,以免九公主在皇后主子面前失了规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hqS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