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她还送我永琮石佛,又送这样的经文来叫我供在佛前,便全都是不安好心!”
念春垂下眼帘去,还是不作声。
这会子皇后心思已乱,旁人说什么都反倒可能拍到马脚上。
皇后越想越恨,忍不住抬脚就要踏上那佛经盒子去。念春这会子才上前把皇后扶住了。
“主子!三思啊!虽然这是令嫔送的,兴许是她不安好心,可是这好歹是佛经,更是用五台山上的树叶抄写的。主子若这样给跺了,岂不是不吉利?”
“况且令嫔送佛经那日,包括皇上和六宫在内,所有人都知道的。若是哪日因缘巧合,皇上或是其他主位到咱们小佛堂来,没见了这盒经书,还说不定要怎样猜疑呢!”
第945章 观照(8更)
皇后一声哀呼,却也不得不退后,放弃了踩碎那佛经的念头去。
念春忙起身,将那散落一地的树叶经都捡起来,重新摞进那剔红的小盒子里去,在佛龛上重又摆好。
《心经》的字数原不多,只是用树叶抄来,每一片叶子上不过能写数字。这样累积下来,也是厚厚的一叠子叶片。
在夜色与晨光交替的这一刻幽明未定之中,皇后眯起眼,恨恨打量那些树叶。
“我若踩碎了这经匣、经书,会被人发现。可是我却并非就没有法子了!”
皇后说罢上前,从那一摞树叶里随机抽出两片,扬手就丢进了炭盆里去!
两片干燥的叶子,遇见火便点着了,不过一眨眼的工夫便已然化为灰烬,葬身在火盆之中了。
皇后仿佛将这叶子当成了婉兮一般,忍不住得意地仰头大笑:“死了,你终于死了!只要你死了,皇上就会回心转意!我与皇上,还有我的永琮,就还能如从前永琏活着一般……我们才是一家人,你们不过都是侍妾,都是奴才,永远都不是皇上的一家人!”
皇后所有的担心,恐惧、嫉恨,这一股脑都发泄了出来。皇后站立不稳,滑落躺倒在地,再度任凭泪水滂沱而下。
念春赶紧上前扶住皇后:“主子……天亮了。皇上今儿要主子给回复呢。若是叫皇上瞧见主子的眼睛哭肿了,皇上岂不又要失望了?”
皇后这才清醒些,忙用手背抹一把眼,从地上爬起来:“你说得对。本宫不能叫皇上看出来我哭过,本宫的嫡子也决不能叫皇上,叫后宫人耻笑!”
早膳过后,整个后宫便都知道了,皇后“欣然应允”永琮种痘。
.
养心殿里,皇帝慈爱地看着皇后怀里抱着的永琮,也伸出手指去,叫永琮捉着。
二十个月的孩子,虽说从生下来就是格外的仔细养着,可是这会子也终究是满地登登走的了。便是说话还说不明白,可是几句口头上的话也已经说得十分熟练。
那一声一声的“汗阿玛”叫得皇帝心下也是柔软。
皇后便跪倒:“……孩子种痘,妾身总归不能陪在身边儿。孩子的性命便都在御医和太监们身上。妾身唯有求皇上安排妥当的人。”
皇帝拉着永琮的小手,郑重点头:“朕是孩子的阿玛,这样的护子之心,朕何尝比皇后你少半点去?”
“况且皇后该更懂朕的心,朕从登基之日,定下了立永琏为太子的心愿起,便比这天下任何人都盼望第二个嫡子的出世。”
“皇后啊,朕是天子,可是朕也是父亲。哪个孩子送去种痘,不是一日一日在绞着朕的心呢?朕绝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会有事。为了能顺利送走痘神娘娘,朕便所有的一切都肯担待。”
皇后这才欣慰俯首:“有皇上这句话,妾身便放心了。总归妾身信不过任何人,也必然信皇上啊。”
永琮又在养心殿里玩儿了一会子,困了。皇后便带了永琮回去歇息。
皇帝叫:“李玉,传老归来。”
第946章 乞骨(1更)
李玉倒是微微为难了一下子,上前跪奏道:“皇上……归御医年岁大了,此时已不在养心殿外的值房里值守……”
皇帝点头:“朕自然记得。是朕恩准他白日不必值班承应,在自己家里歇着就是。朕若有事再叫人传他来。”
李玉这便点头:“皇上的意思是,奴才这便叫人出宫去请归御医来?”
皇帝轻叹一声:“去吧。总归朕还是最放心他。”
.
一个时辰后,归和正这才坐着皇帝特恩准许坐的小轿子,一路进了紫禁城,来到了养心殿落轿。
归和正走路已然有些老态龙钟,进门给皇帝跪下请安,也都是颤颤巍巍的了。
皇帝便哼了一声:“越看越像个老龟了!”
归和正慢慢悠悠给皇帝磕头:“微臣实在是不中用了。”
皇帝却不搭理他这茬儿:“龟若老了,虽则动作缓慢,可终究是高寿!朕不嫌你老,更不嫌你慢,你便将你又想向朕‘乞骸骨’的说辞给朕咽回去吧!”
“乞骸骨”是臣子老了,想要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这几年间,归和正已经向皇帝数次“乞骸骨”,却都被皇帝驳回了。
归和正只能压住心底一声叹息,叩首道:“不知皇上这回召唤老臣,有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