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皇太后自然不好收回成命,只是被皇帝给扣中不发。可是事实上整个六宫也都瞧见,事后皇太后再见着皇帝和令妃,便也再没提过这个茬儿醢。
这件事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皇太后也像是根本忘了自己曾经说过这个话。便连永寿宫的大门也照样每日打开,人来人往。那六宫上下便也没人再敢随便提起这件事了。
皇太后圣寿的寿宴上,各宫嫔妃都向皇太后进吃食,皇太后还特地尝了令妃进的糖蒸酥酪、山药糕、鸡油卷儿都尝了个遍。糖蒸酥酪和山药糕都是对应老年人肠胃的,暖且好消化,皇太后的膳单里倒也不少见,皇太后便格外问了问鸡油卷儿:“你这鸡油抹出来的卷子,倒与膳房平素做的不是一个味儿。”
婉兮双手捧着盘子,含笑跪答:“回皇太后,妾身的鸡油卷所有的鸡为乌骨鸡,熬制鸡油的时候儿又加了巴颜沟特产的麻菇,这鸡油的味道便格外鲜美。这样的鸡油卷儿吃下去,不但能叫皇太后口中觉着鲜美,还能帮皇太后健骨、润发。”
这些年六宫上下都亲眼见着,皇太后与令妃的关系本不亲睦,皇太后难得这样赏脸;而经过了九福晋的事儿之后,没想到令妃也能这样平静无波,仿佛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似的。
这情形看在那拉氏和舒妃的眼里,不觉各有滋味。
缇.
那拉氏回到承乾宫,心情不好,劈手丢开手筒子。
“这算什么,当着众人的面儿,演母慈子孝的戏码儿么?可是皇太后可别忘了,令妃只是妾室,不是她儿媳妇!”
塔娜忙上前帮那拉氏解开披风,褪下大衣裳。德格则上前将那手筒子给收好了。
她们主子今儿心情不顺是有缘故的:皇太后寿宴,加上接下来的过年,那拉氏都应该作为六宫之主,带领内外命妇向皇太后请安祝寿,并且还应该陪皇上一起,筹备过年的一应节项大事。
可是却又叫皇上和皇太后给搁置了。
皇上倒还罢了,总归这样不太热衷的模样,诡异的是这回连皇太后竟然也没提出异议。
故此那拉氏看见寿宴上,皇太后罕见地主动与令妃说话儿,这便叫那拉氏心下更为不舒服了。
塔娜柔声劝:“主子又何必计较这些呢?总之这已是年下,来年主子就将正位中宫了。便是今年不管这些倒也罢了,主子乐得最后轻省一年。明年这会子总归已是正宫皇后,便想偷懒都偷不成了。”
那拉氏换了家常的半旧常服袍,卸了凤钿,这会子身上头上才都轻松下来,这便斜靠在炕上,也叫塔娜装了一袋青条水烟来,有一口没一口地嘬着。
“你们倒想得开,我怎么就心下总有些没底呢。就像他们汉人总说‘近乡情怯’,我这会子越是要到了时候儿,心下反倒越不妥帖了。”
---题外话---
厚厚,乃们这会儿是在高速公路上体验密恐,还是在景点儿与全国人民大合影呐?假日快乐~~
第1322章 险些情断(2更)
“主子又何苦这样说?”
虽说经过今晚的事儿,塔娜心下也有些不妥帖。可是她还是劝道:“皇上册封主子的谕旨里说得明白,二十七个月后必定叫主子正位中宫的。如今算起来不过还有几个月罢了,咱们二十个月都熬过来了,皇上谕旨不能出尔反尔的。”
那拉氏眼帘低垂,低低冷笑:“可是你们没瞧见舒妃那翊坤宫里的匾额么?!”
塔娜和德格对视一眼,德格问道:“匾额?主子是说皇上在乾隆六年十一月那会子,皇上叫依照永寿宫那块‘令仪淑德’的匾额,给东西六宫也都御笔亲题的匾额么?”
塔娜点头:“说起这些匾额,翊坤宫的倒也没什么特别。不过是‘懿恭婉顺’四个字,是提醒宫中之人谦恭婉转,善体圣意罢了。没见得是皇上对翊坤宫里人,有什么特别的宠爱去。”
而那拉氏承乾宫里的匾额,也不过是“德成柔顺”四个字,跟翊坤宫那“顺”字有的一比。
塔娜还记着,那会子匾额刚挂到正殿上去的时候儿,她主子可很不愿意过一阵子来着。因为这四个字半点都不符合她的性子,更不是她自己欣赏的特质;当然最最要紧的是,这四个字根本就不能体现她在六宫中的地位!
便连永和宫,这东西六宫中距离养心殿最远的一个宫,竟然被皇上将坤宁宫的匾额“位正坤元”卸下,挂在永和宫里去!便是那匾额,也比她宫里的好了一百倍啊!
那会子那拉氏心下不满,便借势讥讽,说皇上既然将坤宁宫的旧匾额挂进永和宫了,那就是皇上那时候本想将孝贤皇后给挪进永和宫里去的……那可是后宫中最为偏远的一个宫啊,皇上想叫皇后挪进去,从那会子便能瞧出皇上怕是对孝贤皇后已断了情分了。
那会子正是乾隆六年,正是五阿哥永琪“意外”来到人间的年份。她们这些宫里的老人儿,心下便也不无体悟。故此那会子皇上若是就跟孝贤皇后已经断了情分,想将孝贤皇后远远挪到永和宫去,是完全有可能的。终究,坤宁宫卸下的这样的匾额,六宫之中唯有皇后用得。
那会子孝贤皇后也曾十分紧张过一阵子,只是谁都比不上孝贤皇后嘴上的周全,故此不久六宫便传出消息来,说皇上将坤宁宫的匾额拆下来挂进永寿宫,是为了纪念在永和宫中崩逝的孝恭仁皇后(德妃)。只是孝恭仁皇后崩逝于雍正元年,那会子已是乾隆六年,时隔二十年才用一面匾额去纪念;且不是先帝雍正去做,反倒是乾隆来办,这说辞便未免十分有些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