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嫔含笑摇摇头,“跟皇后在潜邸里和宫里共处,已经这么多年了。她是什么样的性子,我比你们更了解。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再说我这个性子,她已经伤不到我了。”
“今儿的事,你不用担心我,我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去。可是,你要留意一下颖嫔。”
婉兮皱眉,“我明白。皇后当真厉害,用一个延禧宫便离间了颖嫔与陈姐姐和陆姐姐去。她又总是强调出身满蒙的格格,便是将颖嫔往她那边拉。颖嫔终究进宫才两年,跟咱们的交情还浅,若被她这样一下子就拉过去,也不奇怪。”
第1469章 首次南巡(1更)
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皇帝于祈谷礼成,奉皇太后圣驾,率皇后及后宫等人起驾,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南巡。
因康熙帝也曾六下江南,凡事都以皇祖为楷模的皇帝,也早有南巡之心。
早在讷亲为当朝首揆之时,曾经南下办差,皇帝便流露过此意,叫讷亲沿途详查路线,尤其提到虎丘;只是那会子讷亲刚愎自用,未曾体察圣意,回奏说“虎丘只是一普通土丘”,不值一去。
讷亲为当朝首揆,却说这话,皇帝不得不暂时搁置此心;待得乾隆十四年,河道总督高斌、高恒父子因江南河道修堤坝事,与当地官员诸多矛盾,委决不下,皇帝遂再起南巡之心。
乾隆十五年,已代替讷亲成为朝廷首揆的傅恒,带领江南诸官——两江总督黄廷桂、河道总督高斌、漕运总督瑚宝、副总河张师载、安徽巡抚卫哲治、江苏巡抚雅尔哈善、两淮盐政吉庆联名上奏,恳请皇上南巡,以解决江南多年积压难决诸事。
乾隆十六年又正逢皇太后六十万寿,皇帝遂下决心这一年开启南巡。
这一次南巡的路线、驻跸等,早已于一年前开始筹备、制定。所经路线、所驻跸的行宫、大营等早已于一年前便已绘制图则,交皇帝亲览、御裁。
故此即便是正月十三便出行,且在皇帝祈谷礼成后,立即起驾,大驾卤簿也并未有半分的慌乱,一切全都按部就班,按着预定的行程,平稳而行。
虽同在队中,皇帝与后宫却是分开而行。
皇后那拉氏亲自侍奉皇太后,其余后宫又在一处。
自大年初二皇帝赐封语琴、颖嫔、林贵人后,因皇帝又为孟春祭祀太庙斋戒三日,其后又因祈谷礼赴南郊斋宫斋宿三日;中间几天皇帝还赴静安庄,在孝贤皇后、皇长子永璜的梓宫前奠酒……这一系列事,皇帝都不便带后宫随行,故此直到启程这日,婉兮也多日未曾见到皇帝了。
这便一起驾,便小心翼翼掀开车窗帘,朝外使劲儿瞧着。
虽然明知皇上的御驾离她还远,却总觉还是这样远远看一眼,心下才能安定下来。
“你别乱动!主子看,是主子,没的你也有胆子这么跟着东张西望的!”
婉兮还没看清前头,已经听身后玉叶训斥开了。
婉兮深吸一口气,便也放下窗帘,坐了回来。
歪头看身边的五妞。
——嗯,她还是将五妞给带出来了。
尽管之前已经做了那么多打算,玉蕤也自愿留在宫里看着五妞。可是在正月初二那天,那拉氏将颖嫔指进延禧宫后,婉兮回到永寿宫,还是改了打算。
这回她将五妞和玉叶一起带出来。
最大的麻烦,还是放在自己身边儿,由她自己亲眼盯着,才能更放心些。
五妞瞧婉兮看她,便有些不好意思,攥着手指赶紧解释,“这是皇上头一回南巡,这样全副的大驾卤簿出行,这样大的阵仗,奴才是从未见过的。这便有些好奇,忍不住朝外瞧瞧。”
第1470章 不必说(2更)
婉兮摆摆衣袖坐正,“嗯,我也好奇。”
她今儿穿淡绿行袍,那颜色颇似“水绿”,却不是水绿。
袍上绣柳丝垂条、鹅黄的蝶儿穿飞而过,不露全身儿,只隐约一角蝉翼。
比之其余后宫的盛装打扮,她的衣裳颜色和绣花都是素淡的。
右边衣襟没坠十八子,只是坠了一块金黄的蜜蜡。那蜜蜡一看就有了些年头,色老且包浆边角已经有了琥珀色的沁色。
这是临出宫时,三品以上外命妇、内务府下官员福晋送行时,她收着的。
是兰佩送来的。
没任何说明,只是素色锦帕上托了送进来。连个锦匣都没用,那么素淡且沧桑。
她接过来,遥遥看向那命妇送行的队列。那样乌泱泱一片的人,虽然九福晋因为九爷的身份,而在头一排跪送。可是车驾渐渐行得远,也还是看不清了。
她收回目光,便将右边襟口的碧玉十八子摘了,卸了十八子的穗子,穿进蜜蜡里,坠在了襟口上。
——虽然来不及问清,她却也能猜到,这样老且干的蜜蜡,必定是来自雪域。
那便不是傅清留下的,就是玉壶留下的。
那她便自然应当小心珍重。
.
玉叶小心观察主子半天了,看着婉兮这样望着蜜蜡出神。
玉叶便也由着五妞朝外看去,自己坐过来悄声问,“九福晋松了这么块蜜蜡来给主子送行,其余一个字也没说,主子倒这么就收了。”
婉兮垂下头去,“过年那会子,九福晋也给我递过贺岁请安的笺,我那会子回礼也是只叫毛团儿去送东西,同样一个字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