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南巡,傅恒为“总管行营大臣”,也就是说这一路上的事儿,不论大小,林林总总,他都得管。原本这样一件事,在京中都未必能摆到他前面来,自然有管束粘竿处的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来管;可是因在南巡途中,这样的事便也要由他亲自来管。
且因他“总管”,便但凡出事,都可牵连到他的责任去。
篆香陪在傅恒身边,也帮不上忙,这便有些心急,来找婉兮商量。
篆香的描述略有含混,只是“强入民家、酗酒滋事”,却不知道细节究竟是什么。婉兮明白,这话必定也是九爷不愿过多说的。
婉兮垂下头去,轻声道,“看似不是大事,实则倒可能是极其严重的事。若往严重里说,兴许皇上南巡这一回,所有的用心便都白费了。”
篆香也吓了一大跳,“令主子为何这样说?”
婉兮抬眸,眸子黑白分明,“我怀疑那粘竿拜唐阿是强入民家,欺负了人家的女子!江南汉人,千年礼教,可以失财、可以丧命,却最最忍受不得这样的事!”
“倘若官员处置不当,边可能引起民变……这满汉之间百年的隔阂,就再别想弥合了!”
“若民变骤起,江南各地都群起相应……篆姐姐,皇上这是在南巡,不比京中。一旦被围困,出了半点闪失,谁能担待?”
.
篆香也吓得脸都白了,“怨不得这样一件听起来不算严重的事,九爷却昨晚枯坐整宵,都未曾歇息。”
婉兮也是娥眉轻锁。
“……粘竿处的拜唐阿,又不比普通官兵。他们本就是由‘大员’子弟内选拔,个个都是出身贵胄之家。粘竿处又是天子近侍,皇上出行之时于舆轿旁帮夫差事的。皇上夜晚行路,由他们来提灯;皇上若要垂钓,由他们来布网、设钩……因为他们在外,与皇上实在太近,便多数都能被赏穿黄马褂……”
“这样的人却犯下这样的事,便难免被百姓认定是皇上纵容;而这人自己又必定是个纨绔子弟,拿江南汉人百姓当蝼蚁、草芥,这便引起的矛盾更加不好收拾!”
“九爷夹在这满人侍卫与汉人百姓之间,自然极难两全其美。”
篆香更急了,搓着手抓住婉兮,“令主子……该怎么办呢?奴才总不能要这样眼睁睁看着九爷为难,半点帮不上忙啊!”
第1523章 皇上太出格(2更)
“皇上这一路做得,也是够了。”
圣因寺行宫就在西湖之畔,距离康熙爷所赐的“曲院风荷”不过二里。故此虽然这会子皇帝和后宫还未正式进西湖游览,但是行宫因建在孤山高处,也可容易俯瞰西湖美景。
这般的西湖美景三月天,那拉氏扶着皇太后在行宫内缓缓遛弯儿,嘴里却还是忍不住一股子怨气。
“皇上这一路,祭于谦,祭王守仁……这一路快将明朝的那些大臣都祭了个遍儿。皇上是天子气度,却忘了旗下官兵的感受。当年咱们八旗兵南下,那些前明的大臣也曾拼死抵抗,也杀死咱们多少八旗子弟去?”
“虽然此时已是天下一统,皇上是要显示天子气度,可是适可而止就行了,何苦到一地便祭一地明臣去?总归儿臣是满洲格格,儿臣可看不惯皇上这样出格去。”
那粘竿儿拜唐阿因是天子近侍,皇太后和皇后身边儿都有他们扈从,故此出了事的消息便也很快传到了皇太后和皇后耳朵里来。
“还不光明朝大臣,皇上还祭岳飞,还在灵岩山上祭韩世忠和梁红玉……哈,他们是谁,他们是抗金的!虽不是直接抵抗咱们大清,可是大金何尝不是咱们女真祖先的基业!”
“皇上这一路南下,一路祭祀这些人,早就伤了旗下多少人的心去。这回这粘竿儿的出事儿,何尝不就是他忍受不了天天瞧着皇上祭祀这些汉人去!”
“江南汉人,自恃孤傲,直到如今那些什么大儒之家还不肯入朝为官,都要皇上驾临江南,开恩科,见名仕,一个一个地去恩赏,一家一家的去感召!他们当自己都是什么东西!”
“便连这后宫里,皇上这些年也纳了多少汉人进来!从纯贵妃,到婉嫔、庆嫔……一个一个的给她们高位分,还给她们孩子……叫她们一个一个的自以为高贵,在后宫里闹得乌烟瘴气!”
“便连令妃那样儿的,虽然是内务府旗下,可也仗着自己的汉姓儿,与那些汉女同气连枝,在这宫里自成一派!便是儿臣位正中宫,她们也敢在儿臣面前不驯!”
“皇额涅,她们这可是向咱们这些出身满蒙的内廷主位们挑衅,是不守宫规。她们就是仗着皇上的偏宠,这便觊觎着,有朝一日她们也能成为这后宫之主了去!”
“皇额涅,咱们大清的后宫,有朝一日若有一个流淌着汉人血的女子做主……这可能,儿臣即便就是想象那么一下子,都觉得不寒而栗啊!”
“如今皇上的心思,不能不扭正回来;这后宫里的情势,不能再任其发展下去了。否则咱们大清的后宫,将成为汉女的天下;咱们大清的皇嗣……会不会有一天,也是汉人的血脉了?若当真有那么一天,皇额涅,咱们将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