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前面写了什么?”
“有了新的思考就记下来,试着推演计算一下。”
“那还是用我的吧。”云舒从包里拿出了一个新的本子,“你那本以后说不定还会放到博物馆呢。”
“博物馆?”
云舒认真而又严肃地说道:“那可不,要是你有了什么大的成就,你走向成功路上的点点滴滴,那肯定会有很多人感兴趣。”
苏励城说:“我对那些不在意,不过要是真的能够实现我们的设想就好了。”
“肯定会的。”
苏励城拿起钢笔在云舒拿出来的本子上写下了一些英文词汇:“书面翻译的话,即便是口语不行,影响不大。我先教你一些有关我们这个专业的术语,至于口语方面,我们可以试着用外语交流……”
说到这里,苏励城开始转换成流利的外语。
云舒其实也能够和他对答如流,但是她还是磕磕绊绊地开口和他交流。
苏励城不免鼓励她,说没有关系。
毕竟现在也不考口语,且他的外文是外国老师教的,二人有差距也是正常。
第1572章 大学生45
“苏二公子啊,您真是够可以的。不声不响,就要接受记者的采访了!”孟国强道,“在记者采访你之前,我可以采访一下一直懒得出面,只想低头研究农业发展的你,为什么突然主动打电话给人家电视台了?”
在离开了云舒所在的那个村子之后的暑假里,苏励城写了一篇论文,在国内的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在不懂这些方面的人眼里,苏励城研究的那些他们看不懂,但是对于专家来说,苏励城的设想若是真的成功,那无疑是推动水稻的一项重大思想。
之后研究所把苏励城的论文提到了国外去,打算参加一项农业论文相关得比赛,那比赛的含金量很高,重要的是之前国内没有人得到过那个奖项。
研究所里,非常重视这事儿,即便是现在最终结果没有出来,苏励城的论文只是入围,仍旧有记者想要采访苏励城。
只是苏励城一开始就拒绝了,这是他的一贯风格。虽然有很多人失望,但是有才华的人总有自己的脾气,再加上苏励城的家世显赫,所以记者虽然失望却也有些习惯了。
苏励城主动联系电视台和报社,这可让大家惊喜极了,都要觉得打电话的人是假冒的了。
“你猜我定的采访地点在哪里。”苏励城看向一脸八卦的孟国强。
孟国强一笑道:“你难道还会准备去什么咖啡厅之类的地方吗?你肯定就是留在我们研究所……”
“不是。”苏励城整了整自己的衣领,转身走人。
孟国强发懵了,他可不觉得苏励城是在乎虚名的人。
既然不在乎虚名,也没有必要特别准备采访的地点了。
摸了摸自己的头,孟国强奇道:“我还真猜不出来,你别走啊,你快告诉我!”
已经走远了的苏励城即便是听到了孟国强的话,也没有回头给孟国强一个答案。
苏励城和记者们约定的采访地点不是其他地方,正是云舒所在的大学。
而且采访的事情他在和记者约定好之前,就已经联系学校的领导人了。
学校领导人自然不是那种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事情,苏励城的名声他是听说过的,对苏励城选择来他们学校做采访,校长觉得十分荣幸,只是有点好奇罢了。
眼见着苏励城和记者们都到了学校门口这边,校长笑眯眯地和苏励城打招呼,道:“真是年少英才啊,想不到你这么年轻,在水稻方面的研究就已经这么出色了。”
苏励城的嘴角微微牵起了一抹并不明显的笑意,道:“过奖。”
“就是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校长把自己的疑惑说出口。
校长身后站着的其他校领导也很好奇苏励城的选择。
“因为我不久前写了一篇论文,那是受贵校的学生启发写出来的。”苏励城说。
“就是不知道是哪位学生?”校长高兴地说。
虽然他们学校的好学生已经够多了,成才之后报效祖国成为名人的也有很多,但是好学生谁嫌多?
第1573章 大学生46
苏励城笑道:“安妮。”
校长还想再问,旁边拍照的记者笑着打岔道:“校长,您再问下去,我们问什么?”
“你们按照流程开始吧。”校长说。
苏励城道:“现在开始正好,一路这么走过去,到一号教学楼的时候她刚好下课。”
原本还想让人查一查云舒今天在哪里上课的校长:……
众想要和苏励城商量一下采访细节的记者们:……
感情人家早就计划好了,压根不用他们瞎操心。
苏励城这边在一路采访,云舒那边还在上课。
给云舒他们上课的教授早早说完了今天要说的内容,最后剩下的十分钟,让学生自行消化。若是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他,也可以问问。
下课铃还未响,看了眼教室后面挂着的钟的教授便道:“下课。”
然后,教授率先走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