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靖不耐热,他的行事做派自有一番规矩,哪怕天气再热,一身儒衫也是穿得严严实实,袖口能掩住半截手指。如今又在车厢外头,哪怕头顶有纸伞遮阳,依旧热得冒汗不止。
“大有不妥。”
程靖的声音有些虚,饱含凝重。
原冲狐疑,他这会儿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任凭他怎么想也想不出哪里不对劲。
他的智商虽能笑傲寻常武将,但碰上脑力达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跟不上节奏。
原冲疑惑道,“冲愚笨,实在是想不出来,还请先生解惑。”
程靖解释,“方才小兵说了,丸州派人在关口处登记难民的情况,仔细询问他们的出身、籍贯、年岁、家庭。以家眷、男女、老少为条件,逐一择选,再以百人为一组,引入关内。”
原冲听后点头,说道,“末将只是觉得这法子有些笨,浪费时间不说,还累人。”
程靖摇头,他道,“浪费时间?未必。至于累人不累人,这也难说。将难民登记在册,的确有利于管理。大量难民聚集在一起,容易生出是非,若是有人诚心搅和,必然会给丸州带来麻烦。丸州并未对难民置之不理,反而派人在关口处登记难民的消息,再分批次将他们引入关内,何尝不是监视?……如今,丸州境内到处都需要人手,这些难民来得正是时候。”
将难民带到需要人的地方,去了就能干活。
不过原冲却想歪了,他想到了徭役,面露不忍之色。
难民愿意背井离乡,全是为了逃避战火,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
可徭役太苦,常常是九死一生,怕是比战火可怕多了。
原冲真是想不通,这些难民扎堆跑丸州干嘛呢?
他说了自己的疑惑,程靖却露出了苦笑。
“你错了,丸州的徭役不同于其他地方。”
程靖和丰真认识,二人在会盟期间成功从笔友变成了现实的朋友。
虽说立场不同,但只要不提及公事,他们还是能维持私下交情的。
通过丰真说的三言两语,程靖知道丸州境内的徭役不是免费无偿,更像是雇主和劳工。
你出力我出钱出粮,等价交换。
难民一旦背井离乡,便是无根浮萍。
丸州不仅能提供安稳之所,还能提供工作和米粮,简直是难民的心中的圣地。
原冲听了,不由得咋舌诧异。
“若是给服徭役的百姓派发钱粮,这得耗费多少钱财?”
程靖垂眸道,“柳羲不缺钱。”
原冲点头应道,“也是,柳羲的父亲柳佘暗中还把持着浒郡,的确是不缺。”
程靖远眺慢慢移动的难民人群,那些人乌压压地挤在一起,瞧着像是黑色的水藻。
登记难民的工作量虽然大,但后续的好处也是受益无穷的。
最直观的好处就是降低了难民暴动的危险,另一重好处便是合理利用这些难民的劳力。
一旁的原冲又道,“可是……纵然如此,先生也不至于脸色如此苍白……”
程靖苦笑一声道,“恒舒还未发现么?这些难民几乎都来自卧龙郡。”
第839章 杀你又如何?(六)
原冲道,“这个……冲知道呀。”
程靖又问,“你说卧龙郡距离茂德郡近,还是距离丸州更近?”
卧龙郡和茂德郡是相邻的邻居,去丸州却要横跨三分之一个州,徒步赶路需要走一两个月。
原冲自然而然地道,“自然是茂德郡更近。”
程靖苦笑反问,“既然茂德郡更近,为何难民却要舍近求远来丸州呢?”
难民要是去了茂德郡,虽是背井离乡,但好歹还是同一个州。几
偏偏他们去了昊州附近的丸州,这就耐人寻味了。
原冲终于意识到不对劲的地方,脸色倏地一变。
他道,“有人从中作梗?”
麻批,这怎么成!
茂德郡郡守是原冲的主公——黄嵩,同时黄嵩还是原冲的本家堂哥。
黄嵩祖上还显赫过一阵,但因为后人经营不善,慢慢凋零了。
黄嵩本家姓“原”,祖父年轻丧命,因为家中贫困,宗族无法照拂年轻守寡的黄嵩祖母,为了活命,黄嵩祖母只能带着前夫的儿子改嫁给皇帝身边的红人——黄常侍,黄覃。
黄覃是阉人,但黄嵩的父亲十分嘴甜,渐渐博得了黄覃的喜爱,便将其改姓,过继为继子,延续老黄家的香火。后来在黄覃的帮助下,黄嵩的父亲渐渐有出息,娶妻生子,还提携本家。
到了黄嵩这一代,原氏的情况已经好转,碰巧黄嵩身边缺人,便伸手提携本家年轻一辈。
原冲便是因此才来到黄嵩身边效命。
黄嵩是原冲的偶像,原冲是黄嵩的脑残铁粉。
脑残铁粉听到偶像被人算计了,这能忍?
程靖看穿原冲内心耿直的心理活动,好笑地道,“从中作梗?倒也算不上。”
本就是正常的交锋,程靖只能说自己技不如人、谋不如人,怨不得对手奸诈。
如今的程靖还不知道,要说玩弄人心和舆论,天下谋士又有谁玩得过卫慈?
程靖仔细询问了,那些难民来丸州都是听七大姑八大姨宣传丸州如何好,至于这些七大姑八大姨是怎么知道这事儿的……嗯,事实上,她们也是道听途说的,根本问不出传闻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