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都看得出来姜芃姬的理由有多蹩脚,但她嫌弃了么?
樊臣面色一变,不等他开口驳斥,一旁的同僚出列询问孙文,“听闻兰亭公受制于黄嵩、许裴两家,漳州牧杨涛曾带兵千里驰远,从南盛赶至东庆漳州,襄助兰亭公御敌?”
孙文道,“公事归公事,两家结盟抗敌,我主虽受正泽公援助,但正泽公出兵却是为了报杀父之仇。诸君难道不知道,正泽公的杀父仇人赵绍被许裴招揽,成为帐下客卿,受其庇护?”
结盟是结盟,但杨涛也不是圣人啊,千里迢迢跑那么远可不是为了道义,他是为了报仇。
别将杨涛说得多么白莲花,他孙文不吃这一套。
“纵使如此,兰亭公与杨涛也有结盟之情。”
孙文道,“确实如此。”
那人又笑道,“历数兰亭公结盟的盟友,似乎无一善终。”
姜芃姬和许裴结盟,结果被她攻入山瓮城,许裴落得个**而死。
姜芃姬和黄嵩结盟,两人撕得昏天暗地,黄嵩兵败长冶,虽然没死,但也了无生趣了。
姜芃姬和杨涛结盟,这不,他们正准备撕呢,还不知道结果如何。
她还和安慛结盟过,一旦杨涛跪了,下一个要锤的就是安慛,估计也难善终。
瞧瞧,这都是她杀熟的证据。
对待盟友都这么残忍阴毒,她还有人品可言?
为何天下士子不喜欢投靠姜芃姬,还不是因为她名声太差了,别人都嫌弃呢。
面对这番冷嘲暗讽,孙文镇定自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结盟抗敌是为了双赢,二者同进同退,这是一时之策、权宜之计。敢为诸君,我主结盟期间可有做出一丁半点儿伤害盟友的不义之举?”孙文笑着道,“我主从未做过口血未干、背盟毁约之事,方才的诘问当真是无礼至极!”
盟约都结束了,两家理念立场不同,该撕就撕,该打就打,难道还要抱着旧感情不撒手?
哪怕是现在对付杨涛,自家主公也是名正言顺的。
做人嘛,不蒸馒头争口气。
杨涛那边传出那么难听的流言,各种诋毁主公,据传闻还是杨涛纵容的,谁能坐得住?
自家主公还是个女子,名誉比男子更加重要,她肯定要向杨涛讨个公道。
面对面皮厚如城墙拐角的孙文,原先没火气的也被说出火气了。
又有一人道,“兰亭公出兵讨伐杨涛的借口,委实可笑,如何站得住脚?”
孙文道,“非也,我主身为女子,一路走来颇为不易。谁人不知她忌讳旁人以她性别说事?杨涛行径卑劣,寻一名酷似主公的男子,令其裸身示众,普通百姓交钱便能捏其孽根。此行此举,无疑将我主颜面掷在地上践踏。堂堂诸侯,若能咽下这口恶意,我主以后如何立足?”
孙文说得大义凌然。
杨涛就是活该被锤,聂氏还上赶着跟他结盟跟姜芃姬打,分明是助纣为孽!
有人冷笑着道,“此事是不是漳州牧做的,还有待商榷。听闻丸州也有一对男子酷似漳州牧与他身边的重臣颜霖,二者光天化日之下做尽羞耻之事。此行此举,难道不是羞辱?”
孙文斩钉截铁,“此事我主已经调查清楚,那是陶氏贼人所做,意欲栽赃陷害,挑拨生事。”
“既然如此,为何漳州那桩事情不是陶氏伎俩,冤枉杨涛?”
这两件事情风格如此统一,分明是陶氏挑拨生事,姜芃姬冤枉好人了。
她不但没有悔改,反而借用正借口讨伐杨涛,用心险恶。
孙文又一次否决,说得振振有词。
为嘛呢?
丸州境内出现杨涛和颜霖的高仿货,主公就派人将他们收拾了,顺藤摸瓜找到了罪魁祸首。
杨涛那边呢?
他们没有一点儿动静,甚至连个官方声明都没有,可见是心虚了。
孙文说这话的时候,习惯性将杨涛那会儿还在南盛前线和南蛮四部胶着的事儿忘光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杨涛就是欠锤,打着大义旗帜的聂氏也是野心勃勃,图谋东庆领地。
这两家是一丘之貉!
分明是谋算好了欺负他家主公,二打一欺负小可怜呢!
聂氏不占大义,凭什么带兵囤积湛江关,威胁沧州呢?
第1457章 孙文出使(五)
“这孙文未免也太难缠了些!”
樊臣心火旺盛,现在想起孙文帅帐的言辞还来气,这人是不要命了?
孙文真以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八个字能保住他的性命?
两军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他还敢撩拨聂良以及帐下众臣的底线,真不要命了。别的不说,孙文白日在聂良面前的表现就算得上“嚣张无礼”,聂良要真是怒而杀人,孙文可就白死了。
孙文有这个胆量在敌军人堆里怼人,将生死置之度外,勇气可嘉。
有位年轻小将嬉笑着道,“难缠也就罢了,偏还是个二皮脸,末将瞧几位先生的面色都不是很好。这孙文不就是个老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他也不怕有人给他来几刀送他见阎王?”
卫応垂眸道,“孙文怕是心知肚明,早就有恃无恐了。”
怼人怼得这么不客气的,他还是头一回见到。
樊臣道,“在下倒是好奇,这个孙文来这儿的目的,只是为了替柳羲诘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