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瑾听得认真,这段历史他也知道,可这和话题没关系吧?
姜芃姬吃了一口茶,润了润唇,继续道,“羌巫族手中有规模巨大且精锐非常的藤甲骑兵,藤甲乃是羌巫族族人以特殊方式制作,比一般盔甲轻便,刀枪难入。这些藤甲骑兵十分难对付,成了他们纵横北方的利器。到最后,他们甚至想要凭借藤甲骑兵的威力,挥兵中原,称王称霸,一时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摧枯拉朽,无人能挡……”
风瑾在脑海中回想一番,道,“藤甲骑兵,瑾听过。最后五十万藤甲骑兵葬身栖川平原……”
五十万有些夸张,但数目肯定不小。
那是十六国乱世末期的历史,五十万藤甲骑兵,横扫半个中原,最后徐却被大夏朝开国丞相皇甫奉敏一把大火,围烧栖川平原,无一人生还。
姜芃姬倏地笑了笑,“若我是渊镜先生,不用别的话,只说一句——诸君可记得,栖川平原一场大火,灭了先祖入主中原之野望?”
风瑾听后,愣怔半响,道,“北疆三族难道重建藤甲骑兵了?”
想到史书上,藤甲骑兵的可怕,风瑾感觉自己头皮都要炸了。
北疆虽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那里盛产优质马匹,组建奇兵并不难。
东庆地势多平缓,如果让藤甲骑兵破了北疆防线,让他们进入东庆腹地,简直拦都拦不住。
姜芃姬摇头,回想之前见过的北疆悍士,他们身上的盔甲有异样,那会儿还想不起来哪里有问题,她回去翻了翻程丞收藏的书籍,看到栖川平原这段历史,这才想起来。
姜芃姬道,“藤甲骑兵弱点太明显,羌巫族在这上头栽了跟头,北疆三族哪里会那么蠢?”
事实上,依照姜芃姬那晚的观察,北疆三族弄出来的“藤甲”,似乎不是很怕火了。
“如果渊镜先生这么做了,顶多是以此警告他们——小样,想跟老夫玩脑子,你们还太嫩。”
风瑾:“噗——”
喷茶,他真的不是故意的。
第286章 三字经,王应麟是谁?(一)
风瑾一直认为自己是世家贵子,家教良好,正常情形下不会做出失礼的举动。
直到,他认识了姜芃姬。
咳得红了脸颊,他有些窘迫地整理仪态,收拾身前狼藉的“犯罪现场”,表情略窘。
“兰亭,渊镜先生乃是天下人都敬仰的夫子,你怎么可以这么……”
说到这里,风瑾实在是说不出来了,他发现自己的脑子找不出合适的词汇。
姜芃姬撇了撇嘴,道,“不就是戏说么,只是换了个方式叙述罢了,又不是刻意诋毁他,你那么老古板做什么?也许我这番说辞丢到渊镜先生面前,连他本人都会赞同。”
风瑾老成地叹了一声,要说歪理,他真的说不过眼前这人。
“渊镜先生胸怀四海,自然不会跟你一个小辈计较。”风瑾说道。
因为手伤势过重,他的右手将会有一段时间无法执笔,很不幸错失了此次考评的机会,所以他最近十分清闲,姜芃姬有空便将他拉过来下下棋或者聊天打发时间,免得他胡思乱想。
不管是寒门学子还是士族出身,大家伙苦读多年,不就是为了一朝青云直上?
风瑾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心里肯定没有这么洒脱。
姜芃姬的好意,风瑾心知肚明。
“你在做什么?”
厮杀一局,姜芃姬令踏雪准备一张桌案置于庭院内,一大叠剪裁好的竹纸静静躺在上面。
“默书,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跟你下棋,你的心思根本不在棋面,无趣。”
姜芃姬跪坐在一方竹塌上,踏雪微微掀起袖子,帮她细细磨墨。
风瑾听到姜芃姬戳穿他心不在焉的状态,面上多了一丝尴尬,旋即收敛心神,转移话题。
“默写?柳伯父留给你的任务?”
柳佘作为总考评官,早早去了考场准备,为了避嫌,在考评结束之前他是不会回来的。
按照风瑾所想,柳佘对姜芃姬如此看重,肯定会猛抓她的学业,留一些家庭作业挺正常。
姜芃姬却说,“不是啊,我是在默写程先生那些藏书。”
程先生,指的是程丞。
她之前跟程丞“做了一笔买卖”,她提供上好的竹纸,程丞将自己的藏书抄写一份给她,但谁让程丞收藏的书简那么多,几万卷不止,等他抄完,少说要等个一两年。
姜芃姬不是等不了那么久,但她现在清闲,完全可以将事情做得更好。
越是融入这个时代,姜芃姬看到的东西越多,理解也越深。
诚然,远古时代有太多地方令她不爽,科技落后、文盲遍地、习俗野蛮、性别歧视……但不可否认,这个时代亦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出彩之处,例如前人积累下来的智慧。
她翻看不少兵法藏书,发现里面很多观念和她所学的内容十分吻合,有些看似粗浅,本质却十分雷同,要知道她曾经的时代与这个远古时代,相隔至少一两万年时光!
姜芃姬慢慢收敛内心的轻视,转而改变自己的态度,认认真真去学习钻研。
若非如此,她之前也不用大费周章套路程丞的藏书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风瑾坐在一旁,见她提笔写下这些句子,细细回想,似乎没有相熟的记忆,然而字句短小精悍,念起来隐含一番深刻道理,他不由得眼前一亮,追问道,“这又是何人所著,其文通俗,顺口易记,倒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