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和印刷,这两件事情姜芃姬很早就想过。
手里有制造竹纸的作坊,技术现成的,所以她只需考虑如何节约成本,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至于印刷?
呵呵,她只知道印刷机。
那玩意儿在她那个世界属于超级老的老古董,活在历史书上的东西,姜芃姬哪里知道里头的零件机械和构造?再说了,就算她清楚,目前这个世界的材料技术也不支持她制造啊。
没办法弄印刷机,自然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更加笨的办法。
提前将书本需要的字刻出来,然后将字模排版印刷。
一本两本还看不出什么,但若是成千上万本印刷,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徐轲有些懵逼地将画纸放下,不解地道,“郎君,这……”
姜芃姬拿出自己的私印,哐得一声在纸上印了一下,然后冲徐轲挑眉。
“还不懂?”
徐轲脑中闪过一道灵光,急忙将画纸拿起,整个人激动地不知该如何反应。
“没那么简单,现在激动还太早了。”姜芃姬摇了摇头,说道,“我起初想要以陶泥为字模,不过烧制浪费时间,还得摸索陶泥成分,免得字迹变形……若是烧制,还得弄一个窑……”
徐轲想了想,道,“那便寻找其他材质,铜的、铁的、木的……”
以铜铁为原料制作字模,材料耗费巨大,木质倒是不错,但也有变形、受潮、蛀虫的麻烦。
姜芃姬垂下眼睑,说道,“柏檀其实很不错,不易生虫,质地细密,变形也不会太厉害,选择干燥的地方,保存时间应该会比较长久……不过,具体情况还是要试一试才知道效果。”
关键是,木头便宜,雕刻也会比较轻松。
徐轲郑重地点头。
这两件事情若是办成了,不说名垂千古这些空话,至少能造福无数渴望读书的学子。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收起来吧,等我们真正站稳脚跟了,一步一步慢慢来。”
姜芃姬起身拍了一下徐轲的肩膀。
柳佘与其他考评官需要在重兵把守的地方审核考卷,他为主,其他考评官为辅,给所有封上名字的考卷评分,分别列出【优等】、【中等】和【劣等】,然后综合计算其他项目评分。
拢共也就百多名士子,所以工作并不繁琐。
第301章 三年琅琊(一)
月明星稀,万籁俱静。
卫慈右手抬着一盏微弱的烛火,脚步无声地穿过走廊。
月色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映在门扉之上。
“师父?”
卫慈脚步一顿,望见前方端坐着一尊人影。
渊镜先生偏头,冲着卫慈抬手招了一下,“子孝,到为师这里。”
望见渊镜先生肩头披着的衣氅,卫慈上前坐在对方身边,将灯盏放在一旁。
“师父在这里等了多久?”
卫慈不用询问也知道渊镜先生是在等自己。
“这不重要。”渊镜先生淡淡地说道,隐约带着一丝笑意,“子孝并非鲁莽之人,今日考评的事情,为师听友默、少音他们说了。当众以书案打人,这连你三五岁那会儿也不会做出来。”
卫慈脸色微红,垂头认错,“徒儿知错,还请师父责罚。”
渊镜先生摇头,反问他,“为何要责罚?为师并不觉得你哪里做错了,相反,打得很好。”
又不是把人打死了,那个士子举措也的确过分,搁谁谁不火大?
渊镜先生絮絮叨叨地道,“为师今日过来,不是为了斥责你,只是想要告诉你,再随性一些也无妨。你这性子便是太认真了,心思又重,有什么事情还喜欢装在肚子里,独自瞒着所有人。说句俗气的,旁人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如何能知道你到底是何想法?”
卫慈保持沉默,垂着头,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渊镜先生以手捶了捶有些麻痹的腿,随性道,“有些话,想要说便说出来。”
“徒儿……不敢说。”
卫慈有很多话想说,然而转到嘴里打了个圈,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渊镜先生笑了笑,“子孝,谋者忌讳甚多,其中一条便是勿以己心揣度他人之意。为师知道你为何不敢说,因为以你所见,你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所以没有说的必要,是否如此?”
卫慈保持缄默。
渊镜先生无奈地笑了笑,“为师不否认你谋算人心的能耐,但唯独一人,你恐怕会失算。”
尽管渊镜先生没有点名道姓那个人是谁,但卫慈和这位老师有些默契,他心里门儿清。
“唯有彻底了解,方能做到算无遗策。”渊镜先生对着卫慈努了努嘴,揶揄道,“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你若是以过去的偏见对待她,恐怕会泄底更快。往事如烟云逝去,你也该以全新的心态去观察周遭一切,勿要被过往蒙蔽双目。做不到这点,该输还是要输,输得更惨。”
卫慈终于有了表情变化,望向渊镜的眼神带着些许震惊和闪避。
渊镜先生低低笑道,“老头子人老了,这双眼睛可还没瞎。”
良久之后,卫慈出声打破了寂静。
“师父,徒儿想要离开些许日子。”
渊镜先生道,“因为想要逃?”
卫慈摇头,苦笑道,“若是徒儿这般怯懦,无法面对现实,早早跟着族人迁去中诏了,何苦留在琅琊,又干巴巴来到上京?遇见那位,实属意外。徒儿并非无法接受,只是见到十来岁的她,心中不仅没有坚定,反而有些迷惘,似乎……徒儿从未认识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