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真:“……”
噫,他帮主公那么大的忙,为何连这点儿小福利都没有?
他露出生无可恋的表情,只能认命地收拾玩闹的心思,继续投入无限的工作之中。
经过叛军的洗劫,整个谌州皇城已经乱成一团,偷盗、奸银、抢掠等事迹屡见不鲜。
颜霖等人用最快的速度平定城内的动乱,搜救安顿剩下的臣子和家眷,保护皇室宗亲。
“前任太子妃和几位皇孙已经找到,但先太子的侧妃和几位庶女惨遭不测。”
兵荒马乱的,能保住太子妃和皇孙已经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侧妃妾室和庶女?
颜霖冷笑着垂眸。
“找到人就好,三皇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呢?”
下属回禀,“已经派人去寻找了,估摸着很快就有消息。”
颜霖凝神蹙眉,心中隐约有些不详的预感。
虽然找到了皇孙,但几个重臣更加在意三皇子和四皇子的下落,
不说别的,至少这两人都是成年皇子,几位皇孙还太年幼了。
数次催促之后,他们终于在第二日的黄昏找到了两具尸体。
三皇子的尸体在井水中泡得肿胀,心口插了一把刀,这刀是昌寿王部下兵卒才用的。
三皇子还好找,四皇子就比较困难了,冥冥中有一股鬼神之力阻挡他们踏入府邸。
这股力量出现得诡异,消失得也突然,等众人入内,发现四皇子俯身躺在地上,脑袋被人用巨力砸碎,死相十分凄惨。丰真暗暗瞧了一眼自家主公,有些发冷地抖了抖。
四皇子的脑袋,应该不是被主公一脚踩碎的吧?
之后几日,众人准备皇帝和皇子的葬礼。
“两位皇子都遭遇不测,剩下的皇孙又太年幼,你看谁能荣登大宝?”
皇帝死了,按照规矩应该举国同殇。
不过,现在是特殊时期,他们也不用太过讲究。
众人只用注意衣着颜色,在腰间绑一根白条子即可。
丰真一身肃穆灰黑的衣裳,腰间系了白条,瞧着少了几分放荡不羁,多了几分认真和严谨。
杨思也是一样的装扮,瞧着整个人的气场更加阴冷了。
他嗤笑,“不管是谁,只要不是昌寿王或者沪郡郡守巫马觞就行。你以为呢?”
“所见略同。”丰真道,“昌寿王狼子野心,巫马觞也是个不安分的幺蛾子,还是皇孙好。”
年纪小,乖巧懂事。
未及弱冠,还未成家,这意味着幼帝无法掌权。
年纪最大的皇孙不过十一岁,最小的不过两岁。
按照立嫡立长的习俗,再也没人比皇长孙更加有资格了。
人家不仅是嫡孙,更是长孙,身份正统,血统纯粹。
“我只怕,巫马觞会不甘心。”
丰真冷笑,“不甘心又如何,盟军都是老油条,除非脑子被驴踢了,不然不会支持他的。”
支持巫马觞有什么好处?
虽有从龙之功,但支持皇孙一样有从龙之功啊。
相较之下,支持年长且有心计的巫马觞,一个不慎就容易被对方惦记兵权,等着被削吧。
要是支持年幼的皇孙继位呢?
皇孙想要坐稳皇位,只能选择重用盟军诸侯,成年之前不会动坏念头,能谋取的利益更大。
从众多诸侯的利益出发,巫马觞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
两人简单交换了意见,彼此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
第741章 昌寿王称帝(一)
丰真捏着笔,用烛火照亮竹简,熬着夜加班,感觉眼睛都要眯成斗鸡眼了。
“我昨夜做了一个噩梦,我梦到主公穿了女装。”
一旁加班还没夜宵的杨思听了,说道,“啊,真是个可怕的噩梦。”
丰真和杨思日常互怼,互看不顺眼。
唯有一人能让他们摒弃前嫌、互相结盟——他们的主公。
谌州皇城的事情第一时间传到了昌寿王和勤王盟军,两方的反应不尽相同。
昌寿王仰天大笑,心情前所未有地畅快。
孟湛却在这个当口冷不丁地给他浇了一盆凉水,“王爷现在高兴得太早了。”
昌寿王脑子里已经想着登基大典,被孟湛强行打断,心中有些不爽,但他又不能发作。
“先生为何这么说?”
孟湛语调冷漠,“死了一个皇帝,他们还能再捧出一个皇帝。”
昌寿王面色一僵,他原本是打算把皇帝软禁,让对方写禅位圣旨。
如今皇帝死了,勤王盟军和其他朝野重臣有资格拥护新君继位。
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皇位要落到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子身上,他气急败坏。
孟湛道,“王爷无需生气,无法让皇帝禅位给您,您不如自行称帝!”
昌寿王听后,身躯猛地颤了颤,感觉有一道响雷在耳边炸开,弄得他神智混沌。
“称帝……这不是大逆不道?”
昌寿王想要“正统”的皇位,从未想过自己称帝啊。
孟湛内心哂笑。
什么“正统”,什么“大逆不道”,昌寿王做的事情,哪件符合正统了?
“王爷,事不宜迟,早作决断。”孟湛道,“若是迟了,兴许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
昌寿王被说得心烦意乱,但他内心深处还是赞成孟湛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