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娘哽咽道:“你当了曾祖母,就不当我是妹妹了吗?”
谢知叹气,“是啊,我们都当曾祖母了,果然是老了。”她好几个孙子都给她生曾孙了,她欣慰看着柔娘,“不过你跟小八这样,我就放心了。”柔娘和小八磕磕绊绊走了大半辈子,老来倒是感情越来越好了,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不过如此。
柔娘问:“阿姊,你跟姊夫把陵墓造好了?”
“是啊。”谢知对自己的陵墓还是挺满意的,虽然给自己造坟挺奇怪的,可看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地下博物馆出现,谢知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那你再帮我跟小八造一座吧。”柔娘说,她现在是扶桑王后,注定不能跟阿姊长久在一起,活着不能在一起,就死后永远在一起吧。
谢知也不奇怪,国人自古都有落叶归根的习惯,即使小八和柔娘在扶桑立国,那里也不是他们真正的家,“好,以后我们就永远在一起。”
柔娘满意的笑了,“我会陆续派人把我收集到的扶桑文物资料都运来的。”她也知道阿姊造陵墓是想保存他们这时的文化,柔娘不觉这有什么意义,但阿姊喜欢她就会去做。
谢知说:“你顺便把高句丽的都收集了。”
提起高句丽,柔娘眉头皱了皱,“阿姊,姊夫真要把二哥册封为高句丽王?”高句丽和扶桑、于阗不同,他们离大齐太近了,就不怕他们有一天会反扑吗?尤其是这次姊夫不止要册封高句丽王,还会把附近柔然等地都分封了,都是有实权、世袭罔替的诸侯王!姊夫和阿姊心真大,就不怕他们走后,江山不稳吗?
“至少这一百年之内大齐无忧。”谢知说,分封诸王也是经过她和秦纮深思熟虑才定下的,她再站在后世巨人的肩膀上,又能保后世江山多久?她让秦纮把兄弟都分封出去,也是希望汉文化辐射区域能再广一些,不仅仅局限于东南亚。
再说也以目前的生产力,大齐统治范围也只能这么大,再多也就是挂个虚名,与其便宜外人,还不如给自家人。分封一事,在秦宗言在世时就定下,只是秦宗言一直没提,他想让儿子替兄弟分封,也算是让儿子施恩给兄弟。
秦氏兄弟对此心里都有数,也表示愿意忠于中原,至少三代之内,秦氏兄弟关系都比较和睦,这点足够了。百年以后若他们江山稳固,周边诸国自然不会轻举妄动,要是江山再次动荡——自家人总比五胡乱华好。
柔娘见阿姊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言。
秦宗言驾崩一个月后,秦纮就登基了,倒也不是他迫不及待想当皇帝,而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他本就跟国君无异,登基只是早晚问题。秦氏诸兄弟也在秦纮登基后离开,离开时带上了秦纮分给的大量财物、书籍,以及工匠,秦纮对兄弟向来很大方,就连火药的配方都送了。
谢知没想过保密火药配方,保密不起来,都是秦家子嗣,秦宗言不说,他们心里也有数。她前世那个世界,宋代火药已经发展很完善了,可同样金国、蒙古国也有很完善的火药配方,成吉思汗是靠骑兵征服欧洲的吗?一半罢了,还有一半是靠从宋国学来的火药。只不过谢知还是叮嘱他们,能不用火药还是不要用,她迄今都不知道自己弄出火药是对是错,如果上天真要惩罚她,她也没有怨言。
秦绍、秦二等人先走了,秦八是最后一个走的,秦八和柔娘跟秦纮、谢知感情最好,只是再舍不得还是要分离的,秦八走的时候也问女儿乐安要不要随他们一起走,乐安跟驸马一直没孩子,不过两人收养了不少孤儿。乐安到底舍不得养母和祖母,没跟生父母一起走。她站在码头,远远看着海中扬起的巨帆,趴在驸马怀中哭得死去活来,谁都知道这是她跟父母最后一次见面了。
驸马搂着乐安低声安慰,他们没生孩子,夫妻感情一直很好,秦显也很重视对妹夫的培养,他已是族中官职最高的人。
秦纮也搂着止不住流泪的谢知说:“我们回去吧。”
谢知微微颔首,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分别。
逝去的人走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过日子,秦宗言落葬后,朝堂和民间除了孝,大家的日子都恢复的正常,只不过皇室还在守孝,秦纮和谢知是要守满三年孝的,其实谢灏去世时那会谢知就在给谢灏守孝,只是她是私下的,秦纮跟她一起配合,这会秦宗言去世,两人一起守着父孝。
秦宗言去世后,谢兰因整个人精神气就抽走了一半,整个人恹恹的,谢知怕她生病,整天陪着她,谢兰因看着女儿说:“我想去洛阳行宫散散心。”
谢知不假思索道:“好,我让人去准备。”去洛阳也好,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就不容易沉浸在悲伤里。
谢兰因摇头说:“就我一人去,你别去。你都累了这么多天了,留在京城好好休息。”
谢知道:“可——”
谢兰因按了按女儿的手:“阿狼初登基,要做的事多得事,别在我这里浪费时间,你还怕我没人伺候吗?”
谢知说:“陪您怎么算浪费时间?”她身边的长辈也就阿娘和小叔了。
谢兰因道:“我跟你小叔一起去洛阳散心,你就别掺和了。”独孤氏早些年也去世了,阿虎也没续弦,就一人呆在洛阳,她正好让阿虎陪她。
“也行。”谢知想了想颔首,五哥刚登基,他们确实有不少事要做,“我让玉娘陪你们。”玉娘和初一是谢知、秦纮手下两大情报头子,初一掌着卧虎司、玉娘掌内廷司,看着两人职责完全不相干,其实京城百官的一举一动都在两人掌握之下。这两人也是秦纮、谢知最信任的心腹,只有派玉娘保护阿娘,谢知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