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犁地的时候,杜小芹就怎么也不肯让杜大山来帮忙了,“哥,犁地的活儿你也许多年没干了,没我熟,等我累了你再来替我!”
说得杜大山心里一酸,也不去拗着她,只不忙着回木匠房做烟斗,也在屋后一起帮忙。
老牛高耸而厚实的肩胛之上驾着轭头,双眼目视前方,步履稳健,负重前行。杜小芹站在老牛身后,扶着被打磨得油光发亮、木纹清晰的犁杖,熟练地不时给出指令,所到之处犁铧耕翻处一道道笔直的黑色泥花。
等犁到了田头拐弯处,妞子就朝着她娘还有老牛挥手,“娘,你们犁的地真漂亮!”
杜小芹吆喝了一声让老牛停了下来,站着的老牛对着妞子眨了眨深邃的眼睛,如同小烟囱似的两个大鼻孔里喷出两道热气,系着缰绳的黑色鼻头上冒出了点点汗珠。
已经耕了三分之一左右,泥土变得松软,等开春的三月暖阳和风蒸腾出土壤的精髓,就会孕育出饱满的蔬菜瓜果,想着这些杜小芹心里既踏实又觉得有奔头。
“娘,你歇会儿吧,让老牛也歇会儿!”
杜大山和季桂月闻言也都笑了,“妞子,你这到底是心疼你娘呢?还是心疼老牛呢?”
妞子的大眼睛笑弯了,抿着嘴不说话,眉眼间还真有点像她小姨。
等裴华他们回来,后头的地全部犁完了,只不过,家里几个人也累得不行了。
“芊芊,我们是再也不能了,今儿中午将就着些吃吧,啊?”季桂月恨不得草草扒拉几口饭去补个午觉。
“你们就这么点功夫就将后头收拾立整了?!”杜芊芊和裴华看得目瞪口呆,这好歹也是起码大半天的农活儿,怪道都累坏了。
“华子,你走没多久菊花嫂子来找过你,看着像是有什么事儿。”杜小芹将李菊花来找人的事儿及时地告诉了裴华。
裴华笑了笑,“没事儿,姐,没多大事儿。”居然也不忙着回去,也留下吃了午饭。
果然如季桂月所说,中午的菜非常之简单,三道蒸菜,蒸蛋、蒸鱼和蒸一盘什锦菜,什锦菜还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盘折箩,早上剩下的咸菜全都折到一起,又去菜园子里摘了几样菜叶子,三道蒸菜也不耐烦一道道分火候了,煮饭时候一齐搁在上头蒸透、蒸熟了就成。
而至于汤,倒也做了一海碗,杜芊芊看着都笑起来,这汤名儿可好听了――“神仙汤”,但其实就是用酱油、醋用滚水兑了,撒些胡椒粒儿、芫荽碎儿就得了,这还是荒年灾年或是家里着实捉襟见肘时候发明的法子。
不过让杜芊芊十分欣慰的是杜小芹并没有一味地赔不是、揽责任,歉意地解释了两次就停止了,“等晚饭我来给大家做一顿好的。”
这就对了,杜芊芊拉着杜小芹的手摇了摇,无需多言,姊妹俩相视笑了笑。
“小姨!小姨!那个老牛有这――么大!眼睛那――么圆!还会停下来朝我喷热气……”妞子兴奋地向杜芊芊描述耕地的老牛,一家人就这么说着笑着吃完了简单却温馨的一顿饭。
第422章 猜得真准
一顿简餐吃完,杜大山、季桂月还有杜小芹实实掌不住都去睡了,连带着安安和妞子俩孩子因为犁地时候前后助威、凑热闹,也困得睁不开眼,小脑袋刚沾了枕头就睡了过去。
“裴华哥,耽误了你在南子家吃顿大餐,我赔给你!”
“怎么赔?”
“请你吃烤羊肉!”
杜芊芊俏皮地拎着羊肉往上提了提。
“好!”
俩人相视一笑。
杨二叔说羊肉膻不膻,其实不取决于喂羊吃的什么,而是取决于羊的产地。同样喂门前屋后的青草和自家种的苞米,有的羊膻味儿大有的羊几乎就没有。
新年第一次登门,杜芊芊特意给杨二叔家的孙子孙女儿带了些糖果,都是早上刚做好的,特别是棒棒糖,上下错落有致地插在一个小草靶子上,两个孩子高兴地直蹦,杨二叔割了几斤羊肉,“这种羊同咱们当地的不同,从北边那儿买过来没多少日子,当地有一种叫地椒的草,羊吃了就不容易有膻味儿,带回去尝尝!”
千人千口味,又所谓众口难调。有人觉得羊肉不膻就没劲,可也有人觉得羊肉膻了难以下口。
“既如此,不若买些那地椒的种子,在河边那一溜种上些,总比去买羊羔便宜多了。”杜芊芊也不虚客套,接过羊肉,就给杨二叔出主意。
泰禾在一旁也附和道,“正是这个理,我和爹他们也正在琢磨呢,就怕水土不服不好养。”
“既然是草想来也金贵不到哪里去,若是不放心,大不了去那里多挖些土回来,总没问题了。”
裴华含笑看着杜芊芊,不由感叹真是个做生意的料,脑子活泛行动力又强。
“就是,我二哥最会这些了,家里果苗嫁接都是他和我大哥打理的,种草就更没问题了。”樱子大包大揽,竭力推销着自家二哥。
张正生也是好说话的主儿:“倒也不敢说肯定能种成,不过种子曝晒、育苗、苗床撒细土这些还是有些经验,到时候一块儿摸索着干就成了。”
杨二叔他们自然高兴,连声道谢,而最高兴的人却是樱子,方才帮南子家解决了茶叶蛋的事儿、现在又帮杨二叔他们解决了种地椒的事儿,哪怕细究起来这两样没一样真正是自己出力的,但是!今天真是太有成就感了!樱子满足地笑着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