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说走一步看一步,她也没有闲着,下午上工铃声响了,赵家父母都下地挣工分去了。赵琳又拿起早上的小篮子和小铲子推着弟弟出门了,到了和明艳早上约的地方。
不一会儿明艳也来了,赵琳看着她说“我想去东大河那儿挖野菜,那儿人去的少,应该有很多野菜。”
明艳听了也很心动,可是又担心远,两个人推着弟弟不好走,怕赶不回来。而且家里大人都再三叮嘱过了,不让小孩子自己去东大河。
赵琳想想也是,两个小姑娘再推着两个孩子,回来估计要等天黑了,到时候做不好饭,又要挨骂了。
然后她又想起了一个办法,说“要不你在这儿看着两个弟弟,我去挖咱俩平分,把你的菜篮子给我。”明艳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同意了。
赵琳挎起了两个小篮子就走了,赵强虽然看到姐姐走了,但是有小伙伴一块玩儿,也就没闹。
东大河果然有很多野菜,大人忙,小孩一般不让过来,赵琳这次的收获还真不少。不一会儿两个小篮子装的满满的,什么都有。
等回去走到一半的时候,赵琳感觉到自己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两个篮子也想扔了它。哪怕身体里住着一个成人,可是身体还是小孩子的,自然撑不住长时间劳作。可是想想自己的鸡,就又咬了咬牙坚持下来了。
走到村口,赵强正哭闹着找姐姐呢,赵琳赶紧把篮子放下去哄他,不一会儿果然不闹了,然后又和明艳把东西分一下,天色也不早了,各自推着弟弟回家了。
回到家赵琳先喂弟弟一些水,又赶紧把挖的野菜洗干净,篮子也洗干净,晾干,装好,放一边。然后又赶紧开始做饭,哪怕是没有锅台高也不怕,有小木墩在下面垫着呢,可是这个生火真的是很考验她,还好最终生着了。
先煮了一锅开水,舀出来放瓦盆里凉着,煮一锅粥,中午剩的野菜剁吧剁吧放了进去,又洒了点盐巴,晚饭算是做好了。
这个时候赵父赵母还没回来,赵琳把下午的野菜装好,搁到不显眼的地方,帮弟弟赵强洗好手脸,给父母准备好洗脸水。
又开始用那把都快秃了头的扫把,把屋子扫干净……等一切收拾停当,赵父赵母从地里回来了,先洗了一下手脸,去灶台上端了饭就去门外吃饭了。
农村人吃饭时总喜欢扎堆儿,今天天好,不冷不热,饭点儿到了,大家都端着碗出来了,或蹲,或站。
老爷们儿聊庄稼收成,今年的年景等等,女人们则是东家长西家短,比如谁家姑娘嫁的好,谁家又吃了白面馍馍,谁家女人不规矩……反正一帮农村老娘们总能找到话题,而且戏也很足。
父母都出去吃饭了,最重要的是,弟弟赵强被母亲抱出去了,赵琳赶紧把粥喝了,涮锅涮碗。天也变长了,这个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人们也不舍得一直点煤油。
所以天在快黑的时候,大家都陆续回家休息了,毕竟干了一天的活儿,也是很累的。当然也有人继续在那儿侃大山,不过不多罢了。
赵家父母就是那些侃大山人之一,他们的碗筷早被赵琳端回家洗刷干净。看着赵家父母暂时没有回来的意向,赵琳提着下午摘好的野菜出门了。
虽然也是往东走,可是却不是去东院,走到一半开始敲门,这个时候开门的不是外人,正是大方奶奶。
赵琳提着野菜进来,也没说什么话,只是给大方奶奶倒下,然后准备走。大方奶奶自然不依,这个时候其他菜都没下来呢,哪怕是野菜也是很吃香的,更何况赵琳已经洗好的。
赵琳没说其他的,笑着说“今天摘的多,吃不完,请奶奶吃些,”说完就跑了,大方奶奶是小脚追不上她,只好关门回家。
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这天大方奶奶留了心眼。等赵琳一进来就逮着她,非要赵琳说出原因。
赵琳一看就知道今天时机成熟了,不能说她有心机,而是她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便支支吾吾的表达出自己想养小鸡的愿望。
大方奶奶听了之后,笑着说“你这鬼丫头啊!就这点事儿啊?别担心了,包在我身上,刚好家里有只老母鸡抱窝,我也有几只鸡蛋,这都不是事儿,但是以后不准这样了啊!小孩子家家的心思别太重。这样不好。”
赵琳听了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跟着大方奶奶进了堂屋。
大方奶奶拿出来几颗鸡蛋,顺便教赵琳如果辨别哪些蛋能孵出小鸡,哪些蛋只有食用价值。赵琳前世活了一世,自然知道如何分辨。不过想想自己现在的情况,就装作很好奇的样子。
之后的几天,赵琳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感谢着大方奶奶。不过后来被大方奶奶强烈拒绝了。说要是再这样就不给她小鸡了,赵琳这才作罢。
忙碌的日子时间过得很快,赵琳估摸着小鸡快孵出来了,这天她例行去大方奶奶家,终于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小鸡,那几颗蛋破壳了。
大方奶奶说“多亏你捉的虫子和蚯蚓,老母鸡现在很健康,小鸡的存活率也比之前高,不过刚开始小鸡太小还是跟着鸡妈妈比较好。”
赵琳笑着点了点头说“我信奶奶的。”
原来为了不让大方奶奶吃亏,这些天她一直在捉虫子找蚯蚓,用来喂抱窝的老母鸡。其实她也挺恶心这些东西的,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