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正每每见到这三人忙碌的身影,都不禁摇头道:“为了一台电视机,这两个男孩子都成码字工人了。而惠美也是,就快要成工头了。”
就这样,在李惠美的督促下,李招娣和何启弘朝着能拥有台电视机,而努力奋斗着。他们三个,没一个人用心考虑过,一本人类的杂志和一本外星人看的刊物,是怎么形成竞争关系的。并且,这种竞争关系还是你死我活的那种。
渐渐的,钱罐子猪的肚子满了。李惠美家的第一台电视机,在李招娣和何启弘的努力下,也眼看着就要胜利在望。
一天,宋大妈突然冲上门来,紧张兮兮地对一屋子的人喊道:“不好啦,你们家李明被派出所拘留了!”
第055章
在人类的众多刊物里, 《科幻小说》绝对是特别不起眼的一本。只在李惠美生活的城市里有卖, 发行量勉强足够维持经营。
在外星人的众多刊物里, 《人类趣闻》是个濒临倒闭的老牌杂志社。它现在全部的业务, 萎缩地就剩下李惠美住的城市的那个代表处了。这杂志在太阳系的销量极差, 只能靠通过抹黑人类, 报道些人类的奇闻诡事, 来争取在地球打工的底层外星人的青睐。
本来,这两本不起眼的杂志,是永远也不会产生竞争关系的。甚至, 它们都不会知道对方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一个外星人甲某与一个人类乙某成为了好朋友。自此,《科幻小说》与《人类趣闻》的命运开始有了交接, 开始互相影响了。
首先, 是人类乙某看到了外星人甲某订阅的《人类趣闻》。他翻阅过《人类趣闻》后,觉得里面的内容, 比他原来订的《科幻小说》更加有趣, 更加劲爆。于是, 他不再订阅《科幻小说》, 改成和甲某一起, 订阅《人类趣闻》。
不但这样,人类乙某不仅自己订, 还到处对别人说《人类趣闻》是如何得好看。于是,人传人。订阅《人类趣闻》的人越来越多, 而《科幻小说》的订阅者就越来越少了。
《科幻小说》的主编见自己的杂志卖得越来越少。为了挽回销量, 他做了番市场调查,发现了正和自己形成竞争关系的《人类趣闻》。
买《科幻小说》和《人类趣闻》的人,多是穷到只订得起一本杂志、怎么都订不了第二本杂志的穷鬼。因此,买了其中的一本,势必另一本,就肯定买不起了。
《科幻小说》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它便开始大幅地降价、月刊改周刊,高额酬金征集书稿,想以此来抢占市场。
《科幻小说》的办法,果然有效。外星人甲某开始觉得《科幻小说》比《人类趣闻》好。他不但自己订,还在自己的外星人亲友里大肆宣传。于是,订《科幻小说》的外星人也就越来越多起来。
《人类趣闻》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为了把被《科幻小说》抢走的客户抓回来,于是,它降价的幅度比《科幻小说》还要大。它不但近一步改周刊为日刊,还开出了比《科幻小说》所给的还要高的稿酬。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科幻小说》和《人力趣闻》明里暗里的争斗越来越火热化。直至后来,甚至已经到了不计一切代价、势要争个你死我活的境地了。
作为两家竞争的直接受益者,李惠美、何启弘和李招娣,对发生在他们头顶的大事,没有任何察觉,也丝毫不在乎。他们只管自己能拿到稿费,尽快存够钱买电视机。
有一天,宋大妈突然上门来,告诉他们李明被抓进派出所拘留了。
李国正赶忙带着三个孩子,到派出所领人。在办手续时,警察告诉他们,今天是拘留李明的最后一天,让他们只要等着李明出来就行了。
“他是因为什么被抓起来的?”李国正感到奇怪。出格的事,李明向来是不敢做的。怎么这一回,竟主动犯了事。
“他和一个女人,在本市标志性建筑江北大桥上乱涂乱画,”警察从文件里拿出张罪证来,“你们看,这是在逮捕他们时,拍下来的照片。”
大家齐齐地凑上前去看照片。只见那上面,牛鲜花和李明正用一桶红漆,在江北大桥上画画。他们画的是一条红龙。乍一看,好似红龙盘着桥面的边,煞是壮观,
“那牛鲜花呢?”李国正一早就预感到,李明犯事,十之八九和那个牛鲜花有关。
“刚刚被他们家人领走,”警察拿出一份文件来,让李国正在上面签字,“你们也是,签好字,就能带人走了。回去以后,要好好教育他。那些公共建筑都是属于国家的,不能乱涂乱画。”
到这里,大家终于知道了。原来李明留字条给他们的当晚,他就被逮捕了。这些天里,他哪儿都没去,全在拘留所里。而今天。刚好是他被放出来的日子。
李明觉得给家人带来了麻烦,心里怪不好意思的。他出来时,没为自己辩解什么,只讪讪地笑着。李国正和几个孙子辈的孩子,倒也没怪他,知道他好面子,一路上,一个劲儿地将话题往别处引,只字不提他被拘留的事。
李国正想劝李明别和牛鲜花一起了,但话到嘴边,也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另一句。
“那个牛鲜花什么时候有空,就让她到家里来吃饭吧!”
这话一出口,不光是其他人,就连李明都感到吃惊。全家人都知道,李国正并不喜欢牛鲜花。其实李国正到现在,仍然不喜欢她,只不过,她觉得让李明老年过得更舒心些,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