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忠国的态度有些不好,张小蓉赶紧拽了木忠国一把。
木忠国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又跟老师道歉,好在老师也不介意,只说木央很有灵性,脑子也聪明,读书也肯用功,好好供她,肯定能够去读大学。
最后老师又嘱咐木央一句,千万不要因为做生意就耽误了学业。
木央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连忙答应下来,又跟老师郑重的道谢。
说实话也就是在这个年头这样认真负责,老师到处都是,再过个几十年。因为一些家长这个行为伤了老师的心,而且加上年轻人也实在是太过叛逆,难以管教,所以老师们,就算有那个负责的心思,也就懒得再多说那些话了。
从学校报名出来之后木央还没说什么,张小蓉就提了一句,说买一些菜去一趟家公和家婆那里。
让老两口都高兴高兴。
木央当然举双手双脚赞成,他最喜欢去的就是家公家婆,家公家婆最开明了,而且两人都属于明白人和他们说话,心情都要好些。
反正比面对杨淑芳要好不知道千百倍。
而且以后开始念书了,就只有星期天才有时间,所以牧羊也想多来看看家公和家婆,毕竟家公和家婆年纪也是那么大了。
于是一家人又买了菜,回去跟木开金他们老两口说了一句之后,就匆匆的去家婆那里了。
木开金对于这样的事情有些郁闷,其实木开金本来已经买了肉回来。
觉得今天木央报名成功了,也是个值得庆祝的事情。
可没想到人家一家人就这么走了——
他心里能是滋味吗?
所以,木开金转头就埋怨杨淑芳:“你看你平时对木央不好,现在木央都不肯和你亲近。”
第二百六十二章 孤家寡人
面对木开金这样的指责,杨淑芳心里当然是不痛快了。
杨淑芳也没法拉着木开金继续说这个事儿,最后就只能看着木开金的背影拼命跺脚。
杨淑芳是气的够呛。
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觉得自己现在的确是有点像孤家寡人。
杨淑芳忽然有些心寒,觉得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可最后不管哪一个都不和自己亲近,自己全心全意为了他们——
杨淑芳之后就直接去了,自己相好的,一个叫做王婆的家里。
王婆也是早年守寡。
不过只生了一个女儿。
女儿出嫁之后,王婆就孤苦伶仃的这么过的。
结果没想到杨淑芳过去的时候,就看见王婆在收拾东西。
杨淑芳当然是有些纳闷。
就问王婆要做什么,好好的收拾东西干什么?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
王婆笑呵呵的回答:“你是不晓得呀,我女儿要接我过去了。说我一个人住,他们也不放心,就把我接过去一起住。”
“这个房子回头也要卖了。”
杨淑芳一下子给惊住了。
“可是……”
“有什么可是不可是的,反正女婿也顶半个儿。”
王婆直接打断了杨淑芳的话,一脸的喜气洋洋:“女婿也是十分孝顺。一点儿也不觉得我给他们添麻烦,反而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那个女婿也是命苦就不前些日子,他爸才刚走了吗?他妈也是病病殃殃的,我过去还能帮他们做做饭什么的。”
杨淑芳听着这些话,忽然心里就有些酸了。
看着杨淑芳那个样子,王婆难道还猜不出来杨淑芳在想什么?当下乐呵呵的一笑也不跟她计较。
反而还打趣她:“怎么就许你过好日子,还不许我去过好日子了?”
杨淑芳笑得很是勉强:“你这句话说的——”
“你还有啥子不知足的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会赚钱,就你那个孙女,不也赚钱赚的厉害?又嘴甜心善的。”
王婆现在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点也没了平时哀怨的样子,反倒是吐出一股爽朗来:“这人那就得学会知足。也不是我说你,你平时那个嘴呀——”
“不过你儿子也是孝顺,你也不愁。不像我,虽然接过去吧,但多多少少也有点儿寄人篱下。心里怪不自在的。”
听着王婆这些话,杨淑芳没有半点高兴,也不觉得对方是在恭维自己,更不觉得对方是在羡慕自己,反倒是觉得刺耳。
所以杨淑芳也没在外婆那里多留。
很快也就退了出来。
杨淑芳越走越觉得心酸。最后就自顾自的抹起眼泪来,结果迎面就遇上了平时的老对头刘大婶。
看见杨淑芳这副样子,刘大婶当然没有错过落井下石的机会:“哎哟,杨大嫂这是爪子了,天天闲着,还闲的不高兴啊?”
刘大婶说的这个话的时候,还不忘了一边儿低头下去割猪草。
刘大婶可是出了名的勤快人。
而且为人也很和气。
可偏偏就是和杨淑芳是死对头,见面就掐。
也不知到底是为什么。
杨淑芳今天心情不好,也懒得理会刘大婶。
刘大婶你看杨淑芳这个样子就稀了奇了,连草也不割了,追着杨淑芳问:“哎哟,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