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昭华知道太后是在试探自己,可纵然知道,她还是忍不住去考虑,凤行瑞为了给她正名一事心力交猝,她纵然不在乎虚名,可岂会不心疼自己的男人?就是这么一瞬间的犹豫,太后已抓了身旁的茶碗摔了过来,“好你个大胆的顾昭华,真的是你!”
顾昭华暗自腹诽着姜还是老的辣,猴子还是老的精,身子一歪坐到地上,揉着自己发麻的双腿说:“太后,求赐座。”
太后被她气笑了,“不赐!”太后恶狠狠地,“你算计朱霓倒罢了,竟敢连皇上都算计进去,这等欺君大罪,你有几个脑袋?你顾家有多少颗脑袋可以砍?”
顾昭华一看太后没马上让人把她绑了杀头就知道太后不会过于追究,毕竟这是一件丑事,太后想遮掩还来不及,哪里会捅出去让皇上没脸?况且顾家三代为相,对大庆的功劳是无法抹灭的,太后绝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朱霓去动顾家!不过看得出,太后也是真动气了,顾昭华再不敢嬉皮笑脸,正色跪好道:“不知太后有没有听说前段时间我于街头遇险,不得不自尽以保清白一事?”
这件事太后自然听说过,还因此对顾昭华产生过一丝怜惜之意,只是这会怒在心头,哪还有什么怜惜?不抽她就不错了。
顾昭华神色极肃,“行凶之人名为鲁明,受朱霓哥哥的指使欲在街头至我于死地并绑走我的义子,我与朱家无怨无仇,太后看过朱霓今日的表现后觉得,他为何要害我身败名裂、至死方休?”
第179章 问答
太后这一生几乎都在深宫中渡过,见过的黑暗与诡计不知凡数,就算荣升太后之后再不用像做宫妃时那般勾心斗角,可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坐久了,有些事情自然比以前看得更通透。
顾昭华所说不多,可太后一点即明,根本不必顾昭华过多解释,已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想了个七八分。
那日街头发生之事太后听人详细回禀过,当时的惊心、险恶、激烈她想一想都觉得惊心动魄,可顾昭华没有让对方占据主动,她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己的聪慧,虽然最后仍是失败,可设身处地的去想,就连太后也没把握会比顾昭华做得更好,面对那样的恶意不软弱、不气馁,就连最后都给了对方狠狠的震慑,这样的一个人……太后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清她了。
开始的时候,顾昭华并没有入太后的眼,在太后眼中她不过是顾明堂的女儿、温婉大度、明事理,和其他名门贵女并没有什么区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太后频频地听到这个名字呢?应该是在她和离之后,为了自己女儿和妹妹的幸福,太后与皇帝赐顾昭华与赵睿和离,那段时间太后没少在雅公主口中知道顾昭华的一些事情,雅公主口中的顾昭华心狠手辣,连自己丈夫都要算计,赵睿迫于相国府权势不得已应下与顾家联姻……林林总总,把太后心里那个恭谨的模糊影子尽数抹去,太后还觉得赐其和离是对的,而后种种事端多有顾昭华牵连其中,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自然是白婉柔之事,太后是怎么也没有想到,顾昭华竟然这么大胆,在寿安宫中,在众人环视之下,就那么将白婉柔给逼疯了!就算白婉柔有种种不是,可顾昭华之狠还是给太后留下了极端不好的印象。
后来就是凤行瑞奏请皇帝给他和顾昭华赐婚!
这简直是要疯了!就算顾昭华是个清清白白的姑娘,有了之前种种,亲眼目睹了她的狠辣之后,太后都不会同意凤行瑞娶这样一个女子!况且顾昭华还曾是赵睿的妻子!如果顾昭华没有与赵睿和离、而是照着皇帝的初衷为广平候平妻,从雅公主处论起,她就是凤行瑞的长辈!太后曾想过顾昭华会知难而退,可不想这世上竟然有这般枉顾廉耻的女人!也对,凤行瑞是什么身份?就算他不再是太子,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也是早就注定了的,皇帝对他的关爱更是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这样的一个人,朝中多少权贵都想把女儿嫁过去,她顾昭华这么一个下堂之妇攀上这样一个靠山,又怎会轻易放手!如果说之前的事情都不涉及太后、太后都只是个旁观者的话,那有孕事件则把顾昭华在太后心目中的位置推到了最低!这是何等的大胆!
所以太后极端不喜欢顾昭华,明知道凤行瑞一头扎了进去、对她安排的婚事不闻不问,她还是不肯、也不会承认顾昭华!只是她没有想到顾昭华这样的女人竟然甘心屈居侧妃之位,不过这也不能证明顾昭华对凤行瑞一往情深,相反,她是拿住了凤行瑞,看凤行瑞现在的表现就知道,他对顾昭华是死心塌地了,连顾昭华那个养子都接进府来养着,也不管外头多少流言,说他刚一成亲就要给别人养儿子,说不定早就戴了绿帽子!
只想着这些太后就觉得心口憋闷,她缓缓地揉着心口,旁边的侍人连忙过来接了她的手,太后挥手让其退下,与顾昭华道:“你起来吧。”
发生在顾昭华身上的事情对她不是没有触动的,她看到了许多闪光之处,同时也看到顾昭华不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她割开自己的脖子,只消手抖一抖,她可能就再回不来了,可她仍是赌了!心性这样坚定的人太后不是没有见过,只是在顾昭华的同龄者中,她无疑是最亮眼的一个!
太后沉默半晌,再开口却是问了别的,“听说当初是你主动向皇帝求的与广平候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