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以目光相询,连若向太后苦笑一下,颇有些委屈地摇了摇头。
说话间顾昭华已将那份医案呈至太后面前,太后看罢面色微沉,“顾氏,你是怀疑连若骗了哀家,还是怀疑哀家与连若一起骗了你?”
顾昭华有些气愤地道:“臣妾只是想知道真相!当初连若舍身救下王爷并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王爷为了弥补她才承诺迎她入府,可为何这四位京城名医会做下这样的诊断?”
她的话很不客气,太后极不赞同地看着她,眉眼间已见了些许恼意,正待开口,连右在旁道:“太后,这件事的确存疑,奴婢也有疑虑,为何在江南及回京后两地御医都诊断出奴婢病情,可偏偏王妃寻来的这四位大夫诊断不出?”
第277章 药方
连若说话间跪至太后面前,神色极为坚毅,“奴婢恳请太后召来太医,如果奴婢对自己的病情有半点隐瞒,那么奴婢任凭王妃处置!可如果并无其事,奴婢也不愿蒙受这样的冤屈!”
太后心里极不舒服,她想着事情是顾昭华应下的,王妃之位亦已到手,顾昭华便不该再对连若多加刁难,否则岂不是出尔反而?太后轻轻一哼,“明旨还没下,叫什么王妃?顾家离出孝期尚有大半年,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这已是十分严厉的警告了,凤行瑞连忙起身,可他还没说话,太后便朝他摆摆手,“你且坐下,看看你这庶妃今天到底想干什么!是不是连哀家都不放在眼里了!”
凤行瑞心急万分,可顾昭华却半点软化之意都没有,坚持说道:“请太后请来太医重新为连若诊治,为求公平,请太后避开之前替连若诊治的太医,重新传唤人选。”
太后寒着脸色让人去请太医,又叫起连若,淡淡地道:“好歹也是要做侧妃的人了,还一口一个奴婢,让人听了岂不笑话?从今日起,你便与阿瑞一同唤哀家为皇祖母罢。”
这可是连顾昭华都没有过的待遇!连若自然极为惊喜,接连谢恩,凤行瑞则满面忧虑,太后叫顾昭华为庶妃,却称连若为侧妃,此时太后心中的称倾向了谁已万分明显了。凤行瑞想不通的是顾昭华怎会这么笨?怀疑连若病情有假也就罢了,竟然随便找了几个民间的大夫写了一份医案就想驳斥两代御医的诊断,如果太后真的听信了她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儿戏!
不多时,三位太医应召而来,同来的还有与顾家关系颇深的张太医,太后道:“有张大人在场,想来你该放心了?”
顾昭华板着脸道:“在有结论之前臣妾也不好妄下猜测,还请太后宣旨,让御医们仔细医治吧。”
太后也不再废话,示意太医可以开始,几个太医轮番为连若听脉,张太医亦不例外,几个太医听完脉后又一同看了连若的医案,为首的太医院院正这才上前回话。
“连女史身受剑伤,剑伤入里两寸有余,如今外表虽然痊愈,可内腑受损颇重,加之连女史一直出现腹痛现象……”
院正的话还没有说完,顾昭华已听得不耐烦,“院正大人,麻烦你直白一点,你刚刚所说的什么内腑受损,都是从脉象上看出来的?几位大人听过脉后也是一般想法?”
太医院院正虽掌握后宫伤疾病痛,却也不过是个四品官员,故而对顾昭华极不客气的询问也并未表现出任何反感,神色平和地道:“如果单从脉象上看,连女史的伤势确已痊愈,脉象也并无任何不妥之处,不过她受伤之时是由上任太医院院正杨大人诊治的,杨大人虽告老归田,可医术超绝尚在下官之上,他所书医案,自是值得信赖的。”
顾昭华点点头,“所以什么剑刺入体两寸有余,流血不止,都是在江南时的记录?”
院正道:“正是,结合这份医案,再加上连女史现在出现的腹中暗痛症状,可以确诊连女史宫体受损严重,将来再难受孕。”
院正说完话后顾昭华久久未动,太后向张太医问道:“院正所说是否属实?”
张太医道:“的确如此,杨大人的医案记录详尽,下官的判断与院正大人相同。”
太后垂下眼帘,重重地将手中茶盏搁在手旁小几上,“咚”地一声,让殿内众人俱都心中一凛。
凤行瑞忙道:“民间大夫并未看到杨大人的医案,仅从连若现下的脉象诊断,也难怪昭华会有此误会,还望皇祖母……”
“是啊太后。”连若神色复杂地收回投注在凤行瑞身上的目光,“王妃也是太过关心王爷,担心王爷受到蒙骗,所以才会如此大意,也是关心则乱啊。”
凤行瑞向连若投去感激的一瞥,又与顾昭华道:“还不给皇祖母磕头道歉?本是小事一桩,也值得闹进宫里来?纵然皇祖母宽宏大量不与你计较,可宫里这么些人,难免引人议论,这是让皇祖母难做!”
两个人接连为顾昭华开脱,太后也等着她服软,可顾昭华偏不,更进一步地到那院正身边去,问道:“那请问院正大人,连若的身体当真没救了?”
太后登时变了脸色,凤行瑞无奈至极,恨不能捂住顾昭华的嘴,现成的台阶不下,这回可是想下都下不来了。
院正看了看太后并未阻止,略一沉吟,道:“凡事没有绝对,倒也不能这么说……不过纵然有希望也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