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甜妻有空间_郁从文【完结】(257)

  很多时候,小李总会觉得顾师长有时候把国家与个人情感分得太清楚,他待小墨同志是真的没话说。

  他也不是第一年做干部的秘书,可是像顾维安这样家属没有嫌弃陪伴时间少,也没有去闹的,小李却并不多见。

  明明才十九岁的年纪,怎么就老成地,像是经历了大半辈子。

  于是也没有耽误,他们骑上大杠梁,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刘家村。

  正值中午,杜建国打完鱼回来。

  “顾师长。”

  他见到顾维安,连忙走上前打招呼,“这是什么风,将您给刮来了?吃饭了没?”

  小李正饿着,随口应了句:“还没呢。顾师长担心昨天下雪会把咱们种的庄稼给压坏,特地来瞧一瞧,饭都没顾得上呢。”

  “庄稼没事。”杜建国举着手里的鱼,“那正好来家里吃。”

  “我这里还有干粮,就不在这吃了。”顾维安摇了摇头,“小李,你留在杜伯这儿,等到你吃完,我们再会面。”

  男人骑上大杠梁又去了村子的西口,小李皱着眉毛,望着那抹背影,嘴里嘀咕了句:“顾师长,你去哪里?”

  “我去看看杨婶婶。”

  男人挥手道。

  杜建国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叹服道,“顾师长真是一刻也不清闲着呢。”

  谁说不是!

  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

  连怀孕的妻子都独自一人在家。

  小李为顾维安高尚的道德所感动,当他喝着杜建国给的鱼汤时,猛然想起刚刚顾维安说的话。

  那杨家婶婶,是刘家村的贫困户。

  怕不是又要——

  果然。

  在杨家,顾维安把自己早上背的白馍馍都送给了那婶子。

  “儿啊。”

  杨家婶子因病常年卧床不起,头年家里死了丈夫,那独苗也不是个东西,为了逃饥荒,连老母都不要了。

  得亏遇上了顾维安,他组织刘家村公社干部,结成扶贫小队,每日定时往杨家婶婶这送粮食,又让村里的医生常来检查老人的身体,这次有了杨家婶婶的今天。

  “咱们华国,能有你这样的娃,真好啊。”

  “大娘。”

  这些受到过顾维安照顾的、老无所依的群众,也都将心比心,把顾维安当作自己孩子。

  第345章 有关未来的期望

  杨家婶婶吃着馍馍,她每每见到顾维安,总是热泪盈眶,亲切地问道:“孩子,您吃饭了吗?”

  “我吃过了。”

  顾维安回复着。

  关于顾维安的事儿,杨家婶婶也听刘家村公社的人说起过。

  “你家里那口子如今怀了身子,工作归工作,平日也要多上上心。”杨家婶婶吃过了饭,她拉着顾维安的手道,“毕竟小姑娘这期间啊,很容易多想。”

  “婶婶。”顾维安点了点头,“我知道。”

  两个人正一起唠家常,小李拎着一碗鱼汤敲响了杨婶子的门。

  “顾师长。”

  这鱼汤是杜建国刚做好的,小李考虑到男人肯定自己又不吃饭把粮食都交给需要的人,他对杜建国说明了顾维安的这种精神,杜建国当场表示让小李把鱼汤给捎过去。

  “您还没吃——”

  话还没说完,就被男人的咳嗽声给打断。

  “小李。你来得正好。”

  就像是所有的事情都算好了一般,男人把鱼汤接过来,递到杨家婶婶的面前,“大娘。这汤还热着呢,是杜伯刚做的,他的手艺,您尝尝对不对口味啊?”

  杨家婶婶先前听说顾维安吃过饭,想来也是去了杜建国的家里吃的,就没有考虑什么,端起碗来把汤给喝了。

  小李眉毛紧皱,顾师长一上午忙着开会,哪里又吃过饭?带的口粮分了,他刚刚想要给送的汤,也都给人喝了,他怎么就不想想自己!

  可是这些话,偏偏被顾维安看自己的眼神,硬生生地给咽了回去。

  杨家婶婶这顿饭是吃的温饱了,但是顾师长呢。

  走出杨家,小李端着空碗,一股脑儿将那些话,全部都给倾诉出来。

  可偏偏顾维安说出的话,让小李无法反驳,他自认为自己的精神,未能达到那个层面。

  今天从外地请来的专家们就要来了。

  顾维安见小李仍旧是心事重重的模样,他道:“小李。马上把碗送到杜伯的家里,咱们即刻启程去火车站。”

  下过雪的天很冷的,尤其是海城是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风总是很大。

  顾维安与小李推上大杠梁,小李的脸都被风吹得发紫,他们来到火车站,小李在站台上哈着气,“顾师长,您说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够把三害都处理好啊?”

  “就快了。”

  这三个字,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

  火车呼啸而至。

  先前接到的电报上,并没有介绍今天要来的是一帮学生。

  那群学生听说过原主之前的经历,也都顾维安露出赞许的目光。

  小李掏出随身的小本,他已经订好了招待所,就等着这帮优秀的技术员们下榻。

  晚饭时,几名学生针对自己对盐碱地的理解,提出了具体方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