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斤送一斤?这么好的事?真的啊?”
“是买什么都送一斤吗?”
“这么便宜着卖,不怕赔本啊?”
……
先不说花生好不好吃,这促销手段新鲜啊。别说顾客,连周围一同摆摊的同行都围上来了不少,绕着他们的摊位东瞅西瞅的。
秦东方笑着重复:“花生买一斤送一斤,买十斤花生除了送十斤花生,还给送一斤瓜子,口味您随便挑。”
至于赔不赔本,昨天已经论证过了,他没必要告诉同行。
人群又热闹起来。
“嚯,还真白送啊?”
“花一斤的价钱能买两斤花生,这可是个便宜买卖。”
“口味自选,我看看有什么口味,盐焗花生和怪味花生,还有奶油花生。这口味听着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吃起来肯定好吃啊。妹儿瓜子你又不是没尝过的。这市面上还有比得上妹儿瓜子好吃的瓜子吗?再说了,你不是长鼻子了吗?没闻见啊,这花生多香啊。”
“对哈,这花生怎么能香成这样。”
“我家里就是农村的,逢到过年,家里也会炒点花生当零嘴。可那都是最简单的盐水花生。哪有这些花生闻起来香,第一下就把人肚子里的馋虫勾起来了。”
“是啊,我现在还想流口水呢。”
“真的太香了。”
……
一个刚下火车的年轻小伙子盯着花生瞅了半天,吸着鼻子,最先忍不住了:“这花生闻着可真香。我早晨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吃饭呢。一闻见这味道肚子就叫个不停。不行,我先得买一斤尝尝。”
秦东方飞快给他包装,憨厚地笑:“给,两斤花生,一斤奶油的,一斤盐焗的,您拿好了。”
小伙子顾不得等秦东方找零,当即扔了几颗花生在嘴里:“唔——”
真的太香了。
花生一入口,他就被嘴里的味道给蛊惑了,鼻尖口腔全是花生的香味,馋的他连话都说不出来,只一个劲的猛嚼。
不少人好奇地冲他张望。
“怎么样?味道怎么样?”
“好吃吗?你倒是给个话啊?”
“我看肯定好吃,闻着这么香,味道肯定差不了。”
……
但也有人说风凉话。
一个二十多岁,穿着花衬衫,喇叭裤,戴着墨镜,潮得不行,瞧着像是第一次来金华县的小年轻就目露不屑。
“瓜子花生?”他讥笑道,“也就是你们这些乡下人才把这些东西当个宝了。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花生?”
“瓜子花生就是个瓜子味,还能吃出个肉味不成。没见识。我还不信,这瓜子能好吃。”
“还开业促销,一看就是卖不出去了,在这儿做噱头呢。”
……
他话刚说完,就看见周围一群人怜悯地望着他,那表情好像是在同情某个从乡下地方出来,没见过好东西的人。
刚才买花生的小伙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沉痛地道:“哎,待会准备个热毛巾吧。”打脸之后,记得敷敷脸。
他气得厉害,这群乡巴佬,居然这样小看他。他是从省城来的,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他还不信,这小地方的花生瓜子能好吃到什么程度。
他到秦东方的摊位上道:“给我来一斤花生,一斤瓜子,拣你们卖的最好的口味。”
然后,他拿着包好的花生瓜子,看了周围一眼。
见周围的人还怜悯的看着他,他心里更气,猛地将瓜子放在嘴里,磕了一下,然后被瞬间占领口腔的味道所俘虏,猛地睁大了眼:“这是什么瓜子?”
“……真香!”
第九十三章 手撕鸡
人群里发出嗤笑声。
最初的震撼劲缓过来,年轻人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他脸涨得通红:“我、我、我……”
为了面子,他该犟着说妹儿瓜子不好吃。但他说不出口。
秦东方笑着给他解围:“除了瓜子花生,我们家的西瓜和哈密瓜也挺甜的。这么热的天赶路,肯定都累了吧,买个瓜吃缓缓。”
头一个尝鲜买花生的小伙蠢蠢欲动,吆喝道:“对,你们家的瓜确实甜,以前老板给我挑的几个瓜都又沙又甜。”
其他人纷纷附和。
“我买过的几个瓜铺里,只有这家的瓜是最新鲜的。”
“老板,花生买一送一,西瓜哈密瓜打折不?”
“这秋老虎厉害得很,不吃个瓜还真扛不住啊。”
……
小年轻不再被人当成猴子看,如卸下了一个大担子。
年轻人叫赵江,是刚毕业的文学系大学生,被分配到金华县的一个本地报社工作。这次特地坐火车去单位报道的。
他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国家干部,每个月工资津贴不菲。他打小吃过不少好东西,口味刁得很。他又考上京市的大学,虽然学校不大好,也算镀了一层金,性格里就有几分目中无人。
想起自己说这家瓜子摊的东西铁定不好吃的话,他臊红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