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和杀戮让他彻底变了性格。军队里人人都叫他冷面阎王,是因为他对外人性格是真的冷。又有谁知道,他原来性格不是这样的。没从军之前,他可是大院里头一号的熊孩子呢。”
……
“原本我还怕他就这么孤苦一生。幸好,丫头你出现了。孩子我对你没别的期望。只希望,你以后能好好陪陪他。”
“他真的挺喜欢你。”
……
季老爷子语气真挚。此刻,他脸上再不见半分龙虎强势之气,反而流露出了几分脆弱的老态,看起来就像任何一个对子女心疼的老者一样。
童秀吸了一口气:“我会的。”
她一直知道季和平任务辛苦,但没有想到会辛苦成这样子。差点死了六次。要不是季和平命大,或许他早就死在战场上了吧。
他保卫的是这个国家。
她很骄傲。
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忽然很想去抱抱这个男人。
这个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在她面前只会抛下所有面子,逗着她开心,把所有哭与累都一个人担的男人,给他一个温暖的依靠。
和季老爷子聊了几句后,郑老也开始进入今天的正题了。
他真的和童秀开始谈谈了。
与一开始的仗势凌人的老者完全不同,此刻的郑老温和慈祥亲切,完完全全是一个和善邻家长辈的形象。
童秀惊讶于前后两种形象的反差。她不禁感慨。
郑老也是个影帝啊。
郑老的问题多半集中在如今农村具体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童秀从一开始穿越过来,就没怎么种过地,因此对农村了解也不是特别多,讲得不甚仔细,很多不了解的地方都只能暂时含糊过去。
尽管如此,郑老仍然听得十分认真。
他还时不时发问:“现在的农村伙食比之几年前怎么样?农民是不是还吃不起肉?农村还有没有饿死的人了?”
童秀忽然明白了。
郑老是真的很在乎这个时代的人。哪怕他在这个时代孑然一身。
但他的身份和年龄,注定了当他想要真正了解到底层状况时,必定要剥开一层又一层的云雾遮挡。
尽管这样,他得到或许也不是真正情况。
说不定,自己是他第一个接触到的农村人。
郑老是真正关心着这个国家的。
思及此,童秀回答问题时更认真了几分,绞尽脑汁把自己刚来到这个年代的见闻一一都告诉了郑老。
郑老一直若有所思的样子。
聊了半个多小时后,郑老忽然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丫头,明明你父母都是农民,你被亲戚害了之后,想要富裕的第一方式却是做生意。而不是继续种地。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你好像对这个时代有一股特别的信心?为什么?”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公开赌约,宋戚吐血
童秀反应过来了。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刚从集体经济走出来,开放与变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玩意。
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不安。
在这个时代,时刻都弥漫着大家对于前路的惶恐不安。
相形之下,从后世过来的她看到过这个国家光明的未来,知道这个政策将改变时代,知道这个国家必定要因为这个决定而腾飞。
所以她不会惶恐,会如郑老口中所说的——对这个时代特别的自信。
她想了想道:“因为,我认为开放是未来的大趋势。或许我没有您站得角度高,没有您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但我能从我身边的人看到变化,变革让我身边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农民吃饱了饭,做生意的盖上了楼,过上了好日子,人们脸上都笑开了花。”
“对于更好的生活的追求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本能。一旦打开了这个口子,大家尝到了好处。变革的浪潮将无可抵挡。”
“这五六年,郑老您没有看见吗?大家的思想已经改变了。”
“堵不如疏。”
……
郑老陷入了思考。童秀的话给了他一个新的角度。不是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只是,没有童秀说的直接。
半晌,他苦笑:“真该叫那些反对的老顽固也来听听。许多人活了大半辈子,做了那么多学问的人还没有你一个小丫头看的明白。”
童秀笑而不语。
她是后世走来的,视野与见识自然比这个时代的人不同。
而且,郑老口中的那些人未必是真看不到未来的大趋势,只是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东西,他们不会支持罢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她该置喙的。
她理智地保持了沉默。
郑老也没指望她的回答,叹了口气,转了话题。
郑老毕竟年纪大了还需要写著作,与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后,还需要见其他人,便让张特助将她送回去了。
直到童秀离开,他都没再说什么,仿佛让童秀过来,真的只是为了了解一下农村情况,聊一下天罢了。
童秀疑惑却也没有多想。
郑老那种影响一个时代的人的心思,又怎么是她猜得透的。
将这个插曲暂时抛在脑后,童秀继续忙活着自己的妹儿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