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_秋意重【完结+番外】(359)

  他们之前为了对付童秀做了两手准备。

  明面儿上的虚招是给童秀和妹儿瓜子盖帽子,泼脏水,用舆论逼死她,暗地里的实招是用二喜瓜子厂老板的死来逼死童秀。

  现在实招失败了。郑军衫干脆将虚招转实,加大舆论上的攻击来逼迫童秀,让民众对她和妹儿瓜子失去好感。

  一个普通获奖者都愿意将自己三十多万的豪车捐掉,你赚了这么多钱,还一毛不拔?

  你自己说你像不像话。

  从今天之后,一等奖得主当着大家的面将自己三十万豪车的事情一传出去,众人都会对无动于衷的童秀产生不满的。

  就算童秀临时决定捐钱也来不及了,大家会觉得她是被逼无奈,并非自己愿意,同样还是不慈悲。

  为富不仁。

  这一个帽子就能死死扣在童秀头上。

  民众心理就是这样,永远对他人怀有这更高要求,永远在严于律人,永远在讲着各种公平与大义。

  后世一旦有什么社会新闻出现,牛云和牛华腾的微博底下就会出现几百几千条让他们捐款的评论就是这个道理。

  这是一个好招数,虽然不如方才那一招污蔑逼死人来得直接,但杀人不见血。

  诛心之举大抵如此。

  刘尔成眯起眼看着她,显然是对这个女人产生了新的评价。

  陈魁也难得多看了一眼郑军衫。

  郑军衫神色自若,显然早已习惯这种目光。

  望见郑军衫的自若,刘尔成一挑眉,挪开了目光,语气里有一丝阴冷:“我改变主意了。除了要京城的店和附近三个省的批发线,我还要这个女人。”

  能让他吃亏的女人可不多了。

  陈魁依旧沉默。

  他喜欢童秀,但喜欢的是那美.艳骄傲灵动的女人被打折翅膀,囚禁在家当一个漂亮收藏品的那种喜欢。

  刘尔成一向喜新厌旧,没过多久他就会腻。

  等他玩够了。他再收藏起来也可以。

  听了郑军衫的招数,三人不认为童秀能够躲过去。她才十七岁,又不是真的神仙,纵然智多如鬼,也没这么厉害的。

  这一回,他们还是赢了。

  ·

  正如郑军衫所料,将捣乱的蒋翠兰一家人送走后。童秀便要进入今天的正题,准备颁奖了。

  妹儿瓜子早早在门口搭建起一个颁奖台,用一圈圈彩带和红布装点着,最上头挂一条横幅,写着:妹儿瓜子一等奖抽奖颁奖仪式,显得十分喜庆。

  童秀让人从店里将中奖人请了出来。

  中奖人是一位四十出头的男人,京城本地人,在京城钢厂里当一名不起眼的工人。他头发斑驳微白,蓝色工作服被洗得泛白,鞋子还是最简单的解放鞋,从外表上就能看出并不富裕。

  童秀不是啰嗦之人。

  宣布了颁奖仪式之后,她便上了搭建好的颁奖台,将车钥匙递给了这位中年男人,微笑道:“现在这辆红旗牌汽车是你的了。”

  台下响起欢呼声。

  哪怕早就知道妹儿瓜子不会撒谎,抽奖肯定是真的。但亲眼看见一个人仅仅靠着四毛钱一包的瓜子得到了一辆三十万的汽车,他们仍旧会兴奋。

  这中奖人是京城人。在场的人还有几人是认识的,知道他和妹儿瓜子什么关系都没有,纯粹是靠运气中奖的,更加羡慕了。

  运气这东西是最公平的,无论贫富、男女、健康与否,人人都有机会。谁不想做这个幸运儿呢。

  几乎空手博到三十万,太刺激了。

  中年男人颤抖着手:“这车是我的了?”

  童秀点头:“是你的了。”

  中年男人咽着口水道:“那我,是不是可以对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它现在是你的东西了。”童秀道,“自然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开走也可以,卖掉也可以……”

  中年男人握着车钥匙,忽然高声道:“那……我要把它捐掉。一分钱不留,全部捐给‘衫然’公益组织,来救助那些吃不饱饭的残疾孤儿小朋友。”

  哗——

  这一句话出来,人群都寂静了。

  太意外了。

  三十万大奖啊。谁能在得到三十万大奖之后,毫不犹豫,一瞬间全部捐出去呢。这太考验人了。

  中年男人高声道:“我是有良心的。我不能只顾着自己,我要帮助别人。我不要做那种一毛不拔,冷血、残忍的有钱人。那种人吸群众血只喂饱自己,自私自利的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所以,这三十万,我一分钱不留,全部会捐出去。”

  ……

  “成了。”郑军衫坐在楼上,手指敲打着桌面,露出一个微笑,“这动用了我的隐藏的力量。等事情结束后,我要多分十分之一的利润。

  这中年男人自然是她早就找人谈好的。

  但三十万全部捐掉?

  抱歉。

  她还没那么大方。这中年男人说的‘衫然’公益组织就是她开的。这中年男人也知道,把钱捐进去,只不过是糊弄群众,左手腾右手的事罢了。

  刘尔成伸了个懒腰:“总算成了。”

  陈魁放下了匕首,望着楼下的童秀,目光里有一抹志在必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越重生言情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