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之农家好创业_秋意重【完结+番外】(80)

  一向待他亲热的班主任迎面走来,当没看见他。

  许多熟识或不熟识的老师似有若无地打量他。

  他能听见背后的议论声。

  “就是他吧?”

  “是,和报纸上的人脸一样。应该就是他了。”

  “去年就五个大学生,他分数第二,是个难得的好苗子。可没想到,这人成绩还可以,心眼却不行。这样的人以后就算是走上了国家岗位,恐怕也要危害国家利益的。”

  “嗨,少说两句吧。”

  “我就是看不惯……”

  “听说大学生的政治审核挺严的,遇上这种事,可以写信给录取大学举报。大学一定会重视的……”

  “算了,毕竟考个大学不容易,再说了……”

  ……

  童庆生背后一阵阵窜起凉意。

  不行。

  安省不能再呆了。

  他在这里的名声已经全毁了,还留了把柄在这里。继续留在这里,他只会寸步难行,越来越危险。

  走。

  他必须立刻走。

  和家里打了声招呼,在村里打了介绍信,童庆生连夜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火车上,他的邻座是一个同样去北京的年轻姑娘。那姑娘脾气不太好,一直在发脾气,嫌弃这嫌弃那。童庆生起初很烦她。

  但无意中听到一句:“我要和我爸说,再也不来安省这种小地方了。让他马上把我从安省电视台调回来。”

  童庆生大学毕业后,要十分幸运才能分进安省电视台。

  但这个女孩却说安省电视台是小地方。

  她的父亲能轻易地影响工作安排分配。

  这个女孩家世不得了。

  童庆生看着仍在嫌弃座位靠背上有灰,把她裙角弄脏了的女孩,递过去一张干净的手帕,温柔地道:“长途火车,难免要将就一点,擦擦吧。”

  女孩看了他一眼:“谢谢了。”

  童庆生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同志,听你的口音,你是北京人?”

  女孩原本不想理童庆生,却在抬头的一瞬间,望见了他的脸。那是一张很英俊斯文的脸,她脸红了:“同志,你你好。”

  “我叫童庆生,是今年考到北京去上大学的学生。”童庆生笑容俏皮:“你呢?”

  季彤彤脸羞涩地道:“我叫季彤彤。”

  第七十四章 招人

  秦东方第二天就去了秦武家。

  秦武将提着酒,带着烟过来的秦东方迎了进来。将人迎在炕桌上,秦武让媳妇炒了两个菜。两人就着秦东方拿来的酒喝了起来。

  寒暄了一圈,秦东方说了来意:“三姑父,这次我是来找你帮忙招几个人的。”将他瓜子摊生意不错,家里生产忙不过来,要找几个人帮忙炒瓜子的事说了。

  秦武听得暗自心惊。

  秦东方才从牢里出来吧?他姐姐秦红霞是被婆家赶出来的,一分钱都没有。这才做了多久生意,他们一家都有钱请人了?

  秦东方道:“这事还得三姑父帮忙掌掌眼了,总共要五个人。您跟他们说,只要来的人,我们前两个月给20块钱,做熟了一个月给30块钱。但只有一条,人要老实勤快,不能偷奸耍滑和嘴碎。”

  头两个月20块。

  做熟了30块。

  秦武听见都忍不住道:“这么多?”

  要不是自家有田,实在脱不开身,秦武自己都打算去做这个工了。

  村里不少家庭田少,不会伺候庄稼,一年才赚一两百块钱呢。一个月30块钱,还包三餐。单一个人一年就能赚三四百,这都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把这待遇往村里一说,能让人打破头地抢。

  秦东方摆摆手:“不多。只要能干得好,我还给奖金。大家都是这么多年的乡里乡亲,我还能让大家吃亏不成。不过,就只一样,得本分和能干事。三姑父,您说对不?”

  秦东方的语气半点不勉强,说明手里是真有钱。

  秦武心里泛起了酸。

  招五个人,每人一个月30块。一个月单员工开销就要150块。能开起这个价,岂不是说明秦东方赚得比这个还多?

  时隔三日,他这个表外甥已非昨日阿蒙了啊。

  他面上仍笑呵呵的:“那肯定是。招人做事肯定要手脚麻利的,不然那不是往家里抬了个祖宗回去了。”

  “还是三姑父说得在理。”他捧了一句,话锋一转:“总归是让村里人多点收入的好事,三姑父您做了这么多年村长,心里一定有成算。这事我就托给您了。”

  这是敲打秦武,不要全把自家人塞进去。

  要不然村里会有人说闲话的。

  秦武听懂了。

  他是个聪明人,最懂审时度势。秦东方已经发达了,他心里再酸,钱也是人家的。还不如好好合作,把这每个月30块拿到。

  他也不端架子了,拍着胸脯道:“行,大外甥。这事就全包在我身上了。后天我就把人给你领过去。”

  秦东方给秦武倒了一杯酒:“那这事就麻烦三姑父了。”

  秦武摆摆手,笑道:“这可是给村里创收的好事呢,不麻烦,不麻烦。”态度比之以前更亲密随和几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hw8g.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越重生言情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