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他自然也不太能分辨出普通的琴师对这些历史和古代技法的了解程度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苏云卿说她家里人喜欢这方面所以对这方面有了解,他也很快就接受了。
更何况苏云卿的指法并不完全是唐朝时的技巧,当中糅合了很多大楚朝时流行的指法技巧,而且她刚才还特地观察了沈若的指法,偷偷的学了两招。
虽然这样难免就有些四不像,指法显得纷乱繁杂了,但是怎么也比被怀疑的好。
果然,由于她在最后一段过于简单粗暴的将现代指法给塞了进去,有了这点瑕疵之后康进就完全不怀疑了,说道:“虽然这段指法繁复有余精巧不足,而且很多地方有点狗尾续貂的感觉,但是你的这位长辈能够研究到这种地步已经很厉害了,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介绍给我认识吗?”
苏云卿露出一点难过的表情:“如果他知道有您这么欣赏他,他一定也会很高兴的。可惜的是他在几年前就因病去世了。”
康进听了之后也觉得很惋惜,他轻叹一口气,说道:“太可惜了,看来是我没这个福分啊。”
苏云卿在心里默默的给自己的琴艺先生道歉,紧接着就听到沈若急急说道:“师父,你有决定了吗?”
------题外话------
++
注一:琴声十六字出自冷谦(字起敬,号龙阳子)的《琴声十六法》琴论专著。
注二:关于《高山流水》的部分赏析摘抄自网络,但是这一段说什么该有疾有徐就是我瞎编的……这首曲的最后一段网上的标准答案是【描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了胸襟开阔,百折不挠的思想境界】。
注三:【从高山之巅的云雾缭绕再到山涧小溪的流水潺潺】是百度上对《高山流水》的赏析词句。我跟顾先生一样,对这种高雅艺术属于连门外汉都达不到的最低等级……
++
为了这章,我感觉我学习了一次《高山流水》艺术手法和古琴的相关科普。
我明明写的是现代文啊?
破茧成蝶 430 决定(一更)【修正版】
第四百三十章
沈若原本觉得自己胜券在握,苏云卿在他看来就是个业余人士,再怎么厉害也越不过她去。
可当苏云卿演奏完第一乐段的时候她就惊了。不管从哪方面看,苏云卿今天所表现出来都不可能是业余水平,很多细节的处理甚至比她做得还要好。幸好最后一段是她指法稍显凌乱影响了整体发挥,沈若这才稍微松了口气,觉得自己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沈若到底是年轻气盛又自视甚高了,所以她才没有看出康进眼神中对苏云卿的欣赏和认可,还在纠结这场没什么意义的切磋结果。
康进根本没有看沈若,而是对苏云卿说道:“我答应你。”
沈若大惊,不明白康进怎么就突然答应了她,这不就意味着她输了吗?!
“师父!”
康进回头看了沈若一眼,眼里带了一点惋惜。就是这点惋惜,让沈若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这场切磋,是云卿赢了。”
沈若在看到康进刚才的眼神时就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但她还是想问一句为什么。
她六岁开始学琴,人生有三分之二的时光都是和琴一起度过的,当中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比赛,不要说是同龄人,即便是和她同门的大师姐孔娜,若单论技巧她也不一定会输。况且苏云卿刚才的表现也并不完美,最后一段虽然她使用的是唐朝时的指法,但是指法凌乱,从技巧上来说她就比不过自己。
所以沈若不明白为什么康进会觉得苏云卿弹得比她好。
康进看着一脸倔强的沈若,摇头叹道:“《琴声十六法》你也是学过的,最后一字【徐】的意思你也应该还记得。古人以琴涵养性情,故名其声曰希(通假徐),意思就是要徐徐得之。可你刚才在弹琴的时候满心浮躁,不要说是徐徐得之,涵养性情,你自己的心都静不下来,都无法沉浸进去,你弹出来的曲子又怎么能够让人感受到当中的意境?”
这个问题康进也不是第一次跟沈若说了。他这个徒弟天分有,勤奋也有,可惜就是太过心浮气躁,骄傲自负。在技巧上来说,沈若确实是没有任何问题,若论到曲中意境,她差苏云卿太远。
“弹琴并不是说光有技巧就可以了。”康进苦口婆心的对沈若说道:“你这个问题我也和你说过很多次了,必须要去真实的体会出曲子它本身的意境如何,而不单单只是追求技巧上的华丽。假如单单技巧华丽就能够弹出好曲子的话,那直接让电脑编程来弹也可以啊。你们现在不都说什么人工智能吗,以后让他们给人弹琴就行了,还要我们干什么?还要申请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干什么。”
就算弹奏的是同一首曲子,但是随着演奏者的心情和心境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是见字如见人一样,一个人弹出来的琴声如何表现,出来乐曲的意境如何,在某个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这个人的涵养和心胸。
而在这个方面,在康进看来沈若目前是远不及苏云卿的。
沈若心中不服,可她也知道康进在其他方面都很好说话,只有在古琴这个方面没有任何通融的地方。在他看来,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没有中间模糊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