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从其他宫人太监处打听到孙兰落水的事了,只是他担心钱太后知道后更是一病不起,才没告诉她。
方才见清云在钱太后半句不提落水之事,他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清云睨了他一眼,皱着眉头回想了一下方才钱太后的神色,料想她应是不知情的,才正颜厉色道:“早就好多了,这事儿你可千万别让你家主子知道了,不然,仔细你的舌头。”
孙荣霆知道闺女没出什么事,心里也是一喜,急忙低眉顺眼地连连称是,一直送她出了慈安宫的宫门才停下。
。。
柳太傅画好棋谱后,给几个孩子布置了今日的功课后就提前散课离开了。
小公主却是个闲不住的,最近孙兰想变了个人一样,赵仙仙不许她们去找她玩儿,她忽地就想起沈家三姐弟来了。
于是她神秘兮兮地小声提议,说要出宫到沈家玩儿。
大皇子一向都听妹妹的,自然没意见。
小皇子这个不爱费心思在闲事上的,也极为罕见地同意了同胞姐姐的话,三人一拍即合。
自从孙兰落水后,沈家三姐弟就再也没有进过宫来了,小皇子一直没机会将西洋镜送给沈蕊。
兄妹三人回露华宫向赵仙仙禀告过后,就分别换了身寻常些的衣衫,乘着马车直接往沈府去了。
沈家宅子在临近东市的胜业坊,街道上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因为出宫前就已经先派人过来传过话了,所以小公主和两位皇子一下马车就直接进了大门。
杨氏、孙氏和沈家三姐弟早已经立在院里候着了,几人的身后还站着一个穿着奇装异服,浓眉大眼,莫约十岁的小少年。
小公主心生好奇,不解地道:“杨夫人,敢问这位公子是”
杨氏笑盈盈道:“回公主的话,这是臣妇的堂侄儿,他刚跟着家里的商队一起出海回来,所以身上穿着洋人的衣裳,没吓着公主罢”
小公主含笑摇了摇头:“没吓着没吓着,原先就看过西洋画里的人穿这样的燕尾服,今日头一回亲眼见到,有些
沈蕊双颊染上薄红,腼腆地跟自家表哥杨帆一一介绍来的这三人分别是谁。
杨帆连忙拱手作揖:“见过公主殿下,见过大皇子,见过二皇子。”
小皇子狭长的凤眼微微眯着,不着痕迹地打量着眼前的杨帆,莫名地心生不喜。
“这日头毒辣得很,不如回正堂里再说话罢”孙氏殷切地笑着,只是眼里多了些担忧的情绪:“怎么不见兰儿听岑儿说她前些天落水了,不知道好些了没”
她前些年就已经知道孙兰是自己侄儿孙荣霆的孩子了,且外头大家都知道孙兰是孙家的血脉,所以孙氏也没多加掩饰对她的关心。
只是沈岑沈蕊姐妹俩一听这话,顿时都心虚极了,尤其是沈岑,面上的自责与愧疚根本掩藏不住。
小公主转了转眼珠子,才巧笑道:“老太太放心,兰姐姐早就好多了,只是母后担心今日天儿热,她出来会中了暑气,才留了她在宫里陪着。”
孙氏闻言这才放心了些,急忙双手合十,闭目虔诚地念了句“阿弥陀佛”。
一行人进来正堂以后,杨氏和孙氏都找借口走开了,免得几个孩子放不开来玩儿。
小公主坐在沈岑和沈蕊中间,望着杨帆笑问:“你真的出过海海外的人是不是真的像西洋画里的人一样,全都是金头发碧绿眼睛的”
一提起这些事,杨帆立马眉飞色舞:“是有不少金发碧眼的,但不全是,也有与我们汉人一样乌发黑眼的,只不过一看就知道是异族人,鼻子格外的高。”说着他还伸手在自己的鼻子上比了比。
“洋人不像咱们汉人这般吃米粮,主食顿顿都是肉,而且做的半生不熟的。我当时忍不住尝了尝,味道倒比想象中要好些,但不知道是不是我这吃惯了熟食的肚子受不住,当夜就腹泻了”
沈家老三沈岩突然插了一嘴:“这肉是生的,表哥又不是真的洋人,当然要腹泻了”
几个孩子一听他这话,立即哄堂大笑起来。
随后,杨帆又站起身来,继续绘声绘色地介绍道:“如今洋人们已经开始大范围的用起蒸汽机了,我爹说,蒸汽机就是用蒸汽产生出来的力道运作起来,可以替代人力呢”
小公主和大皇子听得入了迷,她们有记忆起就一直在皇宫里,偶尔出宫一趟,要么是去岐州离宫避避暑,要么就是在西京城里头逛逛,哪里有过这样的见闻。
小皇子也听着,只是略微有些意兴阑珊,目光时不时就落在沈蕊身上。
见她看向杨帆时,一双眼眸好像含了星子一般亮晶晶的,脸上微微发红,嘴角两侧一对小小的梨涡时隐时现,仿佛藏了蜜一样。
他心里生了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好像缺了什么似的。
又听见杨帆说起,水银镜在海外并不值钱,他们家这次就带回了许多。
言罢,他就打开了桌上他带来的木匣子,展示给大家看,里面放的十几块大小适中,还带着手柄的西洋水银镜。
沈蕊满眼惊喜,拿起其中一块把玩了好一会儿,俏生生地问道:“表哥,这些西洋镜可都是送给咱们家的竟还有手柄,与西京流行的圆镜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