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五零致富经_黑鱼精【完结】(1059)

  “回头你跟陆秫秫商议一下,尽快脱粒五百斤先备着。”

  “嗯。”声音低的好像喉咙里的痰鸣音。不是大家知道他的性子,还以为他不想答应呢。

  实际水洞村的稻谷,跟粮食局对换也能换来粗粮。只是跟官方对换,比例肯定没有跟私人对换的比例高。

  最多能给一比三,撑死了能一比四。不如辛苦点自己去换。

  “我亲自带队,咱们先坐火车去一趟探探路,如果这门生意能做,咱们就组织咱们村的大车去。”何小西说。

  “通知你二哥和陆艳明都赶紧回来。”何小西对陆友江说。

  他们出门,何小西要带着陆艳明。培养陆艳明接班,不能只口头教他,得带着见识一下世面。

  陆友湖则是得回到村里来坐镇。

  大家匆匆去准备了。

  先回来的人是陆艳明。知道何小西准备带他去换粮食,直搓手。

  “小西,我觉着这件事能干。”肯定了何小西的想法。

  “哦?”何小西挑眉。

  “咱们大车店经常有那边过来的人,听他们说,他们那里这几年人口减少的太多了,现在人少地多,

  这两年还都是种的白芋不让种其它东西,白芋干便宜的很。”

  粮贱伤农!

  没有规划的种植,是矫枉过正的后果。

  做好了准备,何小西一行十几个人就冒着小雪出发了。

  走的时候一个人只背着二十来斤的大米。

  身后,有送行的人跟在大车后头。下雪的缘故,送行的人并不多。

  何小西却在送行的人群里看到了豆棵媳妇。何小西眼皮直跳。左右看了一下,没发现需要她来送行的人。

  大车只把他们送到火车站。

  何小西跟车把式说:“我们要是没回来,这几天你先不用回去了,就在大车店住,自己揽点活干。”

  虽然他们回来的日期不定,能换到多少粮食也没有个准说。让大车在城里等他们,有备无患。

  万一他们换到的白芋干多,省的再回村去叫车了。

  第861章 挤车

  绿皮车上,似上班高峰期的地铁一般的拥挤。还没有座位。

  好在路途不远,四个小时不到就到了那位老大娘说的车站。

  下车的时候刚刚天光大亮,大概七点多的样子。

  车站外满目破败和荒凉,暮气沉沉。

  何小西招呼众人:“咱们分开走,抓紧赶路,下午太阳落山之前不论换到换不到,全部回到这儿集合。”

  大家自由组合,分开往各个方向走了。

  何小西带着陆艳明和几个人一起,往能看到的最近的一个村子走过去。

  进了村子,入眼都是土坯草顶的草屋。比水洞村的房屋还不如。

  水洞村的房屋虽然也是土坯房,但是好歹用石头打了地基。而且房屋也高阔一些。不似这里,屋檐矮得何小西站在那里都能碰着头。

  村里静悄悄的,分外寂寥。连个猫狗都没有。进到村子里,才看到有孩子趴在门旁往外看着他们。

  何小西站在一户人家的门外,冲着里头问:“小朋友,有人在家吗?”

  那家的孩子冲着屋子里喊:“奶奶,来人了。”孩子身上衣衫褴褛,含着手指头。

  一个小脚老太太拄着根棍子出来,站在里屋门口。看了他们一会确定不认识,才出来问道:“你们找谁呀?”

  何小西回答:“我们想换些白芋干,我们有大米。”

  老太太似乎对大米很感兴趣。老树枝一般枯瘦的手伸进何小西带来的口袋里,抓了一把看了看。

  “怎么换啊?”

  “你们这都是怎么换法?”何小西问。

  他们初来乍到,不知道行情,先摸摸底。既然那位大娘到他们村里去换,肯定是有市场的。有先例肯定就有行情。

  而且他们这是送货上门,必定对换的比例比去他们村里换的要高。

  “我们跟城里过来换的,是一斤换十二斤。”大娘说。

  “我们这里靠车站近,来换的人多,肯定不能跟往里面远的地方比。”大娘强调着。

  何小西跟陆艳明对视一眼。也就是说,这里的市场饱和度高,比例低,若是再往里去,对换的比例还要高。

  两个人都很惊喜。

  跟大娘换了一些。

  往更远地方的村子走。

  “咱们去那个方向,我看那边有山。”何小西指着远处的山说。

  按照常理,靠近山的偏僻村子一般生活水平更低一些。远离乡镇路途不方便,生意好做。

  望山跑死马。何小西他们看着大山,直走了二十多里路才到。

  “大娘,能给口水喝吗?”何小西跟个要饭的花子一样,站在一家人的门口讨水喝。

  这里近山,似乎并不缺柴火,主人家给他们舀了热水喝。

  几个人喝着开水,把棒子面包白面皮的饼子拿出来吃。

  刚啃了两口,就看到主人家的两个孩子蹲到他们跟前直勾勾的看着。

  这家的爷爷赶紧把孩子往外轰:“去,去外面玩。”

  大一点的小姑娘牵着弟弟的手往外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