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正色道:“那日跟你大妞姑说过的话,今日也跟你说一遍,乔家是外来的人,说不定以后就回去了,乔家女儿能跟你白头偕老更好,如若……。”
“姑奶。”小驹喊了一声,让何小西剩下的话没有说出来。
这个话题太沉重,尽管之后小驹插科打诨,努力活跃气氛,气氛依旧凝滞。
何小西之所以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小驹的肩膀上,就是让他能有一个在未来跟乔家匹敌的身份。
就算是夫妻感情走到歧路,爱情没了至少还有事业,不至于人颓废了。
何小西在老家住了几天就回去了,把三颗糖托付给陆大嫂。
虽然对这桩亲事前景不看好,何小西还是用心给操办,回去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票翻找出来,给小驹添置些东西。
到了商场里,何小西发觉商场里的货物品类比往年丰富多了。
捡着小驹分家单过能用上的,何小西都给买了。
在楼下遇到魏大姐,魏大姐问她:“你这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呐?”
“我侄孙结婚。”何小西回答。
魏大姐走了老远还嘀咕:“侄孙结婚?买这么多还以为你儿子结婚呢!把票都用完了日子不过了。”
别人嘀咕她败家娘们何小西并不知道,带着一包棉花下乡找做棉胎的手艺人帮着加工棉胎。
做棉胎的地方离军营不远,何小西骑自行车过去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坐在这家人的院子里,喝着沁凉的井水等着。头顶的柿子还又青又小。
“你们那边有人去卖果子吧?”主人家问何小西。
“嗯,前几天有人去卖杏和李子。”何小西回答。
“到时候俺们也去你们那边卖柿子,俺家的柿子又大又甜,结得多吃不完,你姓啥?俺们到时候去找你中不?”
第946章 中!
这些乡下的水果,耐储存的还好,不耐储存又一星半点的,只能自己拿到集市上去卖。
也有有门路的,送到工厂或是单位的宿舍区,能很快卖掉。
主人家是想托何小西的门路给找销路。
“中!”何小西回答。举手之劳的事,何小西不吝帮忙。
何小西给主人家说了一下地址。“我姓何,你到时候说找我,最后礼拜天去,大家都在家。”
等棉胎弹好,何小西就带着回来了。
在家属院里问了几个年岁大些的军嫂帮着缝被子。
给新人缝被褥有讲究,得找儿女子孙俱全的。主人家还得给帮着缝被子的人准备糖果和烟。
缝被子这天,何小西提前到了乒乓球室,把几个乒乓球台子收拾干净。
来的人比较多,比何小西邀请来的人要多。
何小西事先就准备充足了,就怕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般乐意揽这种闲事的人,都是热心快肠又人缘好的,人以群分,她们交往的人也都是类似性格的人。
听说了她们过来帮忙,也跟着过来帮忙,倒不是看中拿几颗糖两包烟。
何小西准备的糖和烟都足足的,倒不担心不够分。
除了包好的糖,何小西还准备了一些散糖给大家吃,也防止有人带孩子过来,没东西哄孩子。
带孩子过来的倒不多,就两个年岁大些的带着孙子过来。
让何小西意外的是,孩子还带着一只狗。一只威风凛凛的德国黑背。
何小西微愣了一下。孩子奶奶赶紧解释:“贝贝不咬人。”何小西不怕狗,她在老家就养了一只大黄狗。
她愣一下是因为前些年生活困难,犬类遭到灭顶之灾。连大黄那样的中华田园犬都遭了殃,成了稀缺动物。
黑背这种外国血统的犬只,更是少见。
得到七十年代后期,种群才逐渐发展壮大。
现在能养这么一只狗,应该也不是一般人。何小西不由得多看了这位大妈几眼。
花白的短发,带着黑框眼镜,像是知识分子。
何小西看人家,人家也在看她。
何小西给孩子们抓了糖,让他们在一边玩,大人们开始干活。
被子加褥子,一共五条,七八个人按说一两个小时就做好了。不过这些人就是找地方打发时间为主,一边聊天,一边慢悠悠的干活。
何小西知道这种情况,也不心急,今天能做好就行。
一个早上只缝了两条被子。
中午一群人到食堂打了饭回来吃。
贝贝的小主人一边自己吃,一边喂贝贝。吃完了一人一狗不多会就歪在一起睡着了。
他奶奶早有准备,拿了一条小毛毯给孙子盖上。
“咱们干快点啊!我一会得回去做饭。”一位大妈说道。
何小西以为她真着急呢,结果干活的时候她一句也没少说,遇到嘴巴说不过的时候还把鞋子抹下来威胁另一位大妈。
旁边睡着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领着狗走了过来。
贝贝偷偷摸摸的靠到乒乓球台边上,咬着耷拉下来的被子的一角就往下拽。
另一侧的人不知道是狗拽的,赶紧一边按住被子:“你个老东西,捣什么乱呐!”
这边站着的阿姨一看是狗在旁边拉的,赶紧把狗撵一边去:“狗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