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杨铁军闷头喝酒,加上心情不好,没吃多少饭菜就醉了。
他们家孩子看到他歪在椅子上醉醺醺的,也没有心情吃饭。
端着碗也不夹菜,只按着白米饭吃。
何小西拿筷子一个孩子给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说:“多吃点,听话,你们能好好吃饭好好上学就是给大人省心了,其它的事情不是你们该管的。”
吃过了饭,把几个孩子撵到小屋里做作业,唐雅君拿了毛巾给杨铁军擦了擦脸。
杨铁军低着头摩挲着额头。
“人走时运马走膘,我这是运气忒差了些。”
这话何小西和陆拥军都不好接话。
不过想想确实是运气不好。
若是换个背景浅的人反而好办,跟那几个孩子的家长赤膊去撕好了,他这样的背景,闹不好就要被人说是以势压人。
一顶大帽子压着,他根本动弹不得。
送走杨家人,何小西他们收拾一下就准备休息。
出了这种事,陆拥军和何小西的心情也受到影响。
陆拥军也顾不上为他们家没出生的小棉袄奋斗了。
“老杨是有点时运背。”陆拥军感叹。
他这个既得利益者,总觉得有些对不起老领导。
第971章 要钱没有
做了这么久的夫妻,何小西了解陆拥军,他这人吃软不吃硬。
在外头看似威风,实际心软的要命,更是不愿意欠人人情。
尤其上次何大毛那件事,是拖了杨铁军的门路摆平的,再加上杨铁军这些年对他确实不薄。
不是杨铁军和唐坤泽郎舅二人多方维护提携,他也走不到今日。
何小西心里有腹稿,这件事也不是没法解决。
如果真闹到最后,就只能把吴家的孩子推出来做筏子。
吴家也不是全然无辜。养儿不教,一而再再而三惹是生非,就不单是孩子的事了。
不过现在事情还没有走到那一步,所以何小西准备再观望观望,或许事情会有其它转机。
对陆拥军劝道:“除了咱们家的缝纫机烧坏了,也没出什么严重的后果,
咱们家不追究,其他人只是小伤养好了就好了,还能有什么事啊?
你就别担心这事了,老杨肯定有法子解决。”
夫妻俩闲话了一会就熄灯休息了。
何小西关注着事情的动态。
这种事领导的解决法子也是拖,等大家的火气消了,事态平息下去,各打二十大板意思意思就算了。
只是领导的想法好,有人却不愿意事态平息下去,总想着搅浑了一池水。
除了原本管煤球那一摊子事的人,之前搞小动作的蒋家也出来上蹿下跳。
蒋楠楠之前因为在陆家试探糖果,被从小圈子里排挤出去,并不代表蒋家就死心了。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杨铁军受伤回国治疗休养,致使大权旁落,被摘了果子的杨铁军应该视陆拥军为眼中钉肉中刺。
杨铁军要么把陆拥军踩下去自己养好伤重新掌权,要么就另外扶持一个人出来跟陆拥军打擂台,不会让陆拥军轻轻松松得了好处。
偏偏杨铁军所作所为就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不仅把陆拥军扶了上去,自家还直接退到了后勤,跌碎一众看客的眼镜。
着火事件出来后不久,就有一种说法在流传,说陆拥军抢了杨铁军的时运,
这次如果不是陆拥军家把缝纫机放在乒乓球室,那些孩子也点不起火来,就不会牵连杨铁军遭受这次无妄之灾。
最后听到谣言的人总是当事人。不过这次何小西听到的并不算迟。
何小西听到这些话,是听经常来收衣服洗的大嫂说的。
洗衣服大嫂得过何小西给买的议价肥皂。
她家洗衣服多,只能买人家的肥皂票拿来买肥皂使,总不够用。
她跟弹棉花家大嫂关系好,知道何小西老家生产肥皂,就找到何小西这里,托她帮着买了一些。
因为跟何小西关系好,听说了这些传言,就说给何小西听,让她提高警惕。
“何大姐,这些话都传遍了,前头的小战士有些都听说了。”
何小西把之前换季收拾出来的穿不着的衣裳包了一包给洗衣服大嫂:“之前收拾出来的,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回去给家里孩子穿。”
大嫂哪里会嫌弃?
虽说市场上有减布票的布卖了,但是还是得花钱买。这些衣服成色比他们家孩子身上的衣裳还新。
之前弹棉胎家的得过一包袱,还送过一件旧军装给她做补丁用,她那时候就羡慕的不得了。
“不嫌弃,让你破费了。”
回头经常摘了自家出的小菜送来给何小西吃个新鲜不提。
何小西都听说了,作为这个局里面一方的杨铁军更是早早就听到了。
比何小西得到消息还早。
要说杨铁军听到以后没有任何想法也不现实,他要是心里没有想法,上次在陆家也不会酒后说出那样的话。
但是杨铁军也不是会轻易让人牵着鼻子走的性子,等这些谣言越传越热闹的时候,杨铁军就想明白了:这是有人从中推波助澜。
蒋家也是弄巧成拙,他们只以为传得越热闹越好,却不知道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