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瑾拿起外套,说:“走,咱们去几个大商店看看去,看看你说的那几家的产品的销售情况。”
小驹:“好,先去哪家店?”
如果说一开始她是受何小西所托不好推辞,了解了情况以后她有些跃跃欲试了。
对于有挑战又能看到解决希望,而其他人解决不了的事情,一般人兴趣总是很浓郁的。
何小西之所以选这么一件事作为她的重新出山之作,就是看定她经不住诱惑,必定会接手。
这件案子有点难又不是太难。
难就难在对方拒绝过,让他们重新接受不仅要解决那些人的面子问题,还要解决原本就存在的体制内的分配原则。
但是简单也简单在他们曾经有意向要合作,有市场需求。
市里的几家大型商店都是水洞村的客户,小驹跟他们的管理层都有来往,去了解一下其它商品的销售情况并不困难。
不仅是市里的,临近市县的若是有需要,他们也能找到关系牵线搭桥。
相继走了几家店。
市中心百货店烟酒礼品柜台的营业员看到是经理亲自陪同过来,介绍的很详细:“咱们市的这几种产品低档货销售得还可以,
高档的货销售的就差多了,销售最好的是几个大城市的货物,其次是这几种。”
大家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那几种货物摆放的比较丰满位置也靠前,看着就赏心悦目。
销售差的就被挤在角落里,配着本身灰突突的包装,对比相当明显。
第1047章 吝啬是病
李琳瑾和小驹跑了一趟市场做了调查,心里差不多就有底了。
回去的途中李琳瑾对小驹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你看那包装那么粗糙,再说是高档货也得有人信啊?包装那么次,送人都拿不出手。”
又说:“咱们明天开始挨家跑跑,看看能不能先把高档品包装的印刷拿下来。”
虽然高档品的销量低,比不上低端品种的包装用量大,但是也是一个缺口,如果能把这个缺口打开,才能有希望撬开更大的需求。
次日一早,他们先去了其中一家罐头厂。
这家罐头厂的标签印得跟小孩的尿渍似的,纸张粗糙,印刷的颜色也晦暗。
昨日他们看到或许是纸张粗糙的缘故,不好黏贴,有些没开箱呢就脱离下来。
到了罐头厂,门卫跟里头通传了一声,回绝他们:“厂长不在。”
小驹:“你们厂长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再来也行啊!”
“不知道,”语气颇不耐烦。
李琳瑾跟小驹对视一眼:出师不利,第一站就吃了个闭门羹。
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厂长就在厂子里,人家是不想见他们,不然门卫的态度不会前后差别那么大。
一天走下来,只有烟厂答复会考虑一下。
至于是真考虑一下还是敷衍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总归是有点成效,没有被拒之门外。
“他们这些厂子一次印刷的包装和标签应该不少,短期内用不完,这也应该是他们不跟咱们合作的原因,咱们过些日子再去。”
李琳瑾并不气馁。
她娘家原本做果脯的,知道销售不是走一趟就能成功的。
一趟就成功的只是偶然现象,跑很多次才能成功才是常态。
又道:“那几种产品的销售情况咱们还得再摸摸底,看看排除产地因素之外包装对销售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还有,使用过咱们厂包装和标签的产品,统计一下他们产品销售的增长情况。”
因为准备工作做的足,用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印刷厂的订单在逐步的增长,尤其是新印刷设备的订单,增长很快。
又是一年春风来,天气回暖,冰河消融,冰层上不能过河以后,上洞村的桥上行人和车辆都在增加。
一辆过桥的三轮车刹车失灵了,从桥上往下溜,把前头的几个行人给碰到河里去了,造成一人死亡。
远在京城的何小西也很快听到这个消息。
何小西给陆艳明打电话:“能不能跟附近的几个村子商量一下,大家都出点钱先把桥栏杆维修一下,
咱们村多出点钱也行。”
这样光秃秃的没有桥栏杆太容易出事了。
陆艳明:“几个村子早就合计过这件事了,基本上也都愿意拿钱,就是石碑村拦着不让修,还到市里去告了。”
“哦?”
“市里说了,不让咱们修,说这个桥已经不能再使用了,维修的话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信号,让大家觉得这个桥还能用,
如果维修了造成人员伤亡,就要追究维修人的责任。”
何小西无语了。
猛然一听觉得十分有道理,细琢磨荒谬的一塌糊涂。
真心系百姓安危就修个新桥,这样把危桥放在那,百姓没路走还是会冒险走,总是要走,没有栏杆比有栏杆危险多了。
何小西问:“石碑村这么吃里扒外是什么意思?”
“他们等着桥赶紧烂得不能走人了,上级就会给拨款修了,觉得维修了就破得更慢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陆艳明怯怯的问何小西:“咱们村钱暂时还不够吧?”